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导读

一、茶余饭后的随笔

《阅微草堂笔记》是清代纪昀的作品。纪昀从出生到去世,经历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主要活动是在乾隆朝,科举考试中举之后一直在朝廷中央机关任职。作为总编辑,纪昀领衔编纂了《四库全书》,参与编纂了《热河志》等,他还选编了不少科举考试的辅导材料;他一生写过很多文章,除了应景、应酬的官样文章,还有诗评、诗歌等,《阅微草堂笔记》是他主动面向社会大众的一本书。

《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的随笔记录,有空了写一篇,有所见闻记一笔,有的是自己亲身经历的,有的是亲属说的,最多的信息来源则是同僚、门生,还有仆人、轿夫等。纪昀为了强调这些故事不是想象出来的,特别在每一则开头标明出处,用以表明这个故事是某地某人讲述的,是真实的,不是编造的,但实际上,如果细加考究,就能发现有些故事的真正出处是《太平广记》等志怪笔记小说。

《阅微草堂笔记》分为五本,一本写完,随即付印发行,前后陆陆续续写了十年,最后集为一本。《阅微草堂笔记》一共有1290则,每一则独立成篇,互相之间并无关联,全书五本共二十四卷,各卷的体例相同,忽而说鬼狐精怪,忽而记人间的稀奇古怪,上一篇的故事发生在城镇,下一篇的主人公也许就在偏僻的山林,没有规律可循。故事的主题、叙说的主体,纪昀都没有分类。每一篇末尾,作者有时略加评论,有时戛然收住。加之这本书是纪昀利用工余饭后的零碎时间写成的,一则故事,长则三五百字,短则一两百字,千字篇幅的只有几篇,因此特别适合现代社会忙碌的我们利用零碎时间来阅读。

二、独具一格的“志怪”小说

中国古代文学史将《阅微草堂笔记》归类为“志怪”笔记小说,是因为这本书要么写鬼狐精怪的所言所行、所作所为,要么写人遇到的或者自己做的怪事;而纪昀在叙述这些故事之后,分析、推理、说教,揭示的道理,却是平常而朴实的。总之,《阅微草堂笔记》1290则笔记,充满神秘的气息,处处闪烁着作者睿智的辉光。当然,作为现代人,我们了解中国历史,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生活,懂科学,明事理,因此不难发现两百多年前这位“大才子”的种种破绽。

在《阅微草堂笔记》写作和出版发行的年代,“志怪”小说这种类型的作品很是流行,我们熟悉的有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有袁枚的《子不语》,有人还认为《阅微草堂笔记》是模仿《聊斋志异》来写的。的确,《阅微草堂笔记》中的鬼、怪、狐、神、精、灵各种形象,不是纪晓岚的原创。纪晓岚利用大众对鬼狐精怪的敬畏、恐惧和好奇,来宣扬道德、伦理,实现教化和训导的写作目的。因此,《阅微草堂笔记》中对鬼狐精怪的形象没有细致的刻画,也没有性格的发展,没有像《聊斋志异》那样塑造文学形象,而是完全服从其说理、说教的需要,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并不考虑是否符合文学作品细节描写的逻辑。书中的鬼狐精怪,有的言语犀利,思想敏锐,但是很少面对面与人交流,经常在屋檐边、窗户外、天花板上、屋梁上大声说着那些让人振聋发聩的话语;有的虽与人密切接触,但是解决了人类的纷争之后,就不知所终了。纪晓岚特别强调鬼狐精怪不仅知晓人们的过去,预测人们的未来,更厉害的是能知道极为隐秘的个人往事,就连人们内心深处隐藏得很深、极其短暂的一闪念,都瞒不过他们。又因为鬼狐精怪们有着人类想象不到的洞察力,因此,当他们进行道德训诫时,一开口就语出惊人。此外,人们一般认为,鬼狐精怪都无所不知、无所不能,《阅微草堂笔记》中则记叙了不少鬼狐精怪孜孜读书学习的故事,在志怪小说中显得很独特。《阅微草堂笔记》里的鬼,有的善良,有的无恶不作;害人的鬼魅,有的蠢笨,有的狡诈,其中的恶鬼形象其实是纪晓岚对现实社会的一种影射。

这个世界到底有没有鬼、有没有神?在这个问题上,纪晓岚是摇摆的。他曾经发问,为什么没有中土境外的鬼?为什么没有上古时期的鬼?灶神到底有多少个?还有另外一些名目的鬼,到底是全天下只有这一个还是每个地区都有?为了坚持他的道德说教,他坚信有鬼神,可是一旦深入思考,他又忍不住发出疑问。相信我们的读者在读过《阅微草堂笔记》之后能够做出解答。

纪晓岚从未怀疑过狐狸能成精,他笔下成精后的狐狸,处于人物、幽冥、仙妖之间,都受到人世间习俗的影响,品行也是有好有坏。作为精怪,狐狸精有许多特异功能,比如能随心所欲变换自己的相貌,知晓过往,还能预知未来。《阅微草堂笔记》中狐狸精所在的世界其实是人世间的写照,书中的狐精故事其实就是纪晓岚用来道德教化的素材。

三、寄予爱恨褒贬的书写

纪昀写《阅微草堂笔记》的目的,是宣扬道德伦理。但他的设想有点过于理想化。他期待人们读过这本书后在忠孝节义各个方面都能恪守规矩,能够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能因此建立起符合道德伦理的各种和谐关系。作为警示,纪昀给那些不忠不孝不守道义的人安排了各种可怕的结局,有的是断子绝孙,有的是穷病而亡,总之,都很凄惨。

纪晓岚希望人们忠君孝亲,以此推理,官宦世界也罢,家庭生活也罢,都必须有义仆,但现实世界中义仆太少,刁仆豪奴却太多。比如跟随官员的长随,这个人群让纪晓岚绝望。纪晓岚没有认识到长随问题不仅仅是某个官员或长随的个人品质问题,而是政治体制问题,他没有追究社会和政治方面的原因,只是在书中一味表达对长随的不满。书中还写了不少刁仆,有的吞没主人钱财,有的造谣生事败坏主人名声,有的蒙骗主人。

《阅微草堂笔记》主要批评了文人和官员。纪晓岚认为,这是个饱读圣贤书的人群,引领着社会风气,理所当然应该成为全社会的道德楷模,如果这些人只是混同于一般的平民百姓,那都是罪过。

对于普通民众,纪晓岚采取的是居高临下的视角。《阅微草堂笔记》写了普通民众的愚顽、无知,也写了他们的质朴、单纯,记叙了平民百姓的好人故事。纪昀认为,民众的愚昧,根本的原因是无知;通过形形色色的民间生活记录,纪昀强调,必须加强对民众的道德教化,引导民众掌握最原始最本真的儒学教义,引导他们有意向善,这才是知识阶层应该做的。他痛恨那些整天夸夸其谈的人,痛恨他们曲解“圣贤书”,揭露他们把宣讲“圣贤书”当成谋生手段、当成敛财手段、当成给自己涂抹光环的手段,于是,用百姓民众最欢迎的方法,为这些欺世盗名的人安排了凄惨悲凉的结局。

纪晓岚痛恨讲学家。在《阅微草堂笔记》里,“讲学家”是个贬义词,是反面形象。书中揭露,这些所谓的讲学家,有的是有名望的老儒,有的是退休官员,他们招收学生或者是门徒并且以传授“儒学”为生。这些人高谈阔论,夸夸其谈,似乎代表了圣贤,代表着真理,内心却阴暗肮脏、龌龊卑鄙。作者对他们极其愤恨和厌恶,能惩治他们的,却只有鬼神。而由鬼神形象充当道德教化的代言人,痛斥讲学家,甚至飞砖追打,这也表现了纪晓岚自己的局限。他洞察到了讲学家的丑陋,他看到了社会的病态,也想拯救,却无能为力、无所作为,只是引导读者把希望寄托在冥冥之中形形色色的鬼神身上。

纪晓岚要求教师言传身教,不仅通过教学内容,更要通过自己的行为来教育学生。《阅微草堂笔记》批评讥刺了无德无行、虚伪的教师,还不止一次嘲笑讥讽死读经书的“腐儒”。书中记叙,违反师德的教师都要受到冥罚。同样,作为知识阶层的医生,《阅微草堂笔记》极少有正面赞扬,而是揭露了各种不良医生,比如,有的趁病人之危勒索钱财,人命危急时刻,有的医生甚至缺德地要妇人“荐枕”,还有的医生迂腐刻板、泥古不化。

纪晓岚本人的人生道路是“学而优则仕”,但是在《阅微草堂笔记》这本书里,他却从来没有宣扬过“学而优则仕”,他强调的是:读书要领会真正的儒学真谛,学习要以提高道德修养为首要目标。他这个学霸、考霸,根本看不起青灯黄卷寒窗苦读的书呆子。《阅微草堂笔记》里,作者批评得最多的是腐儒,这群人,不能适应时代潮流,言行举止都要按照古时候的旧准则,把自己困在古时候的规矩里出不来。表面上,腐儒们饱读诗书,其实在现实社会生活里,表现得百无一用;腐儒们整天讲理学,讲道义,其实是不学无术,见识浅陋;腐儒们看起来事事循规蹈矩,实际上是不近人情;还有些腐儒言行卑俗,人格分裂,人前仁义道德,背地里男盗女娼;腐儒们妄自尊大,只知道诵读,只注重死记硬背,完全脱离实际,完全背离真正的文士精神。他们自己的生活秩序混乱不堪,哪里还有能力整顿社会、教化民众。

纪晓岚从科举进身,一生经历宦海沉浮,也目睹了官场内幕,在《阅微草堂笔记》中,他像有知情人揭老底那样,表现了官场百态,对官场腐败的暴露和谴责,揭露得深刻,批评得准确。他揭露欺世盗名的昏官,沽名钓誉;他批评昏官颠倒是非,胡乱断案;他指出是昏官败坏了社会风气。《阅微草堂笔记》还揭示了吏役生事、各种舞弊是封建社会吏制腐败的一个重要症结。有感于小吏的腐败却无能为力,《阅微草堂笔记》一而再、再而三地描述了阴司冥官惩治的种种场景,以此表达作者的愤怒和祈愿。

四、不只有“官邸气”,更有开盲盒的惊喜

对于《阅微草堂笔记》的评价,一般的公论是“官邸气”重。是的,纪昀在全书字里行间下意识流露出来的,尤其是讲完故事之后的议论,的确有不少地方是打着官腔;但,也不全是。在写作时,纪昀显然是想教育全社会的,因此,他努力放下身段,引述“婆婆妈妈”的见闻,分析平民百姓的家长里短,从民众生活中的鸡毛蒜皮琐屑小事中引申出有普遍教育意义的大道理来。比如,不要虐杀动物,不要做守财奴,不要贪小便宜,不要以讹传讹惹是非,要饮食有节、不要胡吃海塞等等,诸如此类。

读《阅微草堂笔记》,看到那些说理、说教的文字时,似乎感觉到是不苟言笑的纪昀端坐在面前;书中也有不少诙谐风趣的文字,这让我们看到了那个风流才子纪晓岚。他写笨拙的鹊鸟,写千杯不醉的同僚,写砗磲棋子,写神奇的大风,写树皮可以当床的万年松……他写了当时内地人不知道的新疆很多奇闻逸事,写得活灵活现轻松愉快,让人误以为他去新疆做了一次深度游。为了应试、为了考证做学问,他读过万卷书;因为工作,他因公出差走过很多地方,渊博的学识再加上细心的观察,他的发现特别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记录了很多有趣的见闻,还有他的迷惑和猜疑,这些,在交通、信息传播高度发达的今天读来,有不少仍然觉得很新奇。可以想见,这本书中那么多有趣的随记,给当时的读者带来多少收获和欢喜。

一本《阅微草堂笔记》,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大千世界,读它,就可以读到封建社会走到末世时,各色人等的种种言行举止;读它,就能了解在封建制度即将土崩瓦解之际,一个朝廷高官、一个读书人内心的焦灼和思虑;读它,也能探知在凶险万端的环境里,如何巧妙地保全自己。读《阅微草堂笔记》一则笔记,长则十分钟,短则两三分钟,在短暂的碎片阅读里,总能获得一点真知。

韩希明 uiFAc0/L7235H6pKixTt2Q8lDmksGEM4A/ak1ARdpHcPnpmjhxtgLCP/HLi/NTZ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