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出版说明

中国近代新型艺术教育在“西学”的影响下萌生,以晚清新式学堂的兴办为起点而改变了传统师徒授受的方式。20世纪上半叶,许多具有现代意味的学科相继滥觞,艺术教育也被作为一门专科,前所未有地得到了独立的发展,一批学通中外的名家为近现代艺术教育付出了筚路蓝缕之功,而此后层出不断的艺界人才成长也多得益于此。建国后,艺术教育向专业化、体系化发展,并呈现出“多元并存”的态势与格局,尤其是讲座的“传道”、“解惑”方式,不仅为传统授课方式的重要补充,更因其浅出而深入、灵活而多样的特性,从象牙塔走向了社会,为大众所广为接受。艺术各科,尤其是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因有着广泛而厚实的大众基础,许多不在教学岗位但从事专业工作且取得一定艺术创作或学术成就的精英,在不同时期,也多有运用讲座的授课方式为艺术爱好者传授技艺、传播心得、启蒙情操。几代艺术教育家为学科内容的充实和发展胼手胝足、孜孜以求,为艺术普及、提升素质贡献了重要的实践总结和精神思想。讲座的形式成为了艺术普及和提高的重要载体。

讲座以其传播的有效性,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也被越来越多的出版社所重视。我社立足中国传统艺术而长期耕耘,也一直致力于探索大众易于接受的呈现方式,来多维度地记录、反映和传播人类的精神创造力和世界文明的伟大结晶。我们注意到近现代以来,一批先贤的教育思想、艺术主张往往就凝聚在讲稿中,但因历经社会动荡而存世已非常有限;而更多的是当代一批学重古今又极力借鉴中西教育、创作之长的大家,也因种种原因对讲稿的汇集、保存重视不够。有鉴于此,我们拟以有限力量,抢救、整理、出版一批在艺术各科建设中均有建树,于当代艺术教育仍具有指导、借鉴作用的珍贵文献,以利大众吸取其中的营养,学者批阅到不易获得的文献,开掘其现实的教育价值和历史的学术价值。这其中有的是纵横捭阖、学养深厚、史识精湛,经得起大浪淘沙,将成经典;有的深入开掘、不拘一格、个性鲜明,也成一家之言;有的囿于条件,或显成旧,但以浅显易读,功著当时。它们或许是反映艺术教育的万花筒,或许也可以串联成一部别样的中国现当代教育史。这在历经社会变革、思潮变换与教育观念的更迭后,今天,我们或许站在了一个全新的高地上,但如何对待这笔文化积累,如何回顾、分析、总结这笔历史财富,都将是一系列重要的课题。

《朵云名家 ·艺术讲堂》将有计划地出版现当代名家关于艺术教育、理论、创作等为主旨的各种讲稿或具有类似性质的文稿。我们也知道,在教育和学习资源不均衡的今天,能得名家亲炙而奉教讲堂者仍然是少数。因此,绍衣先哲,甄别良莠,择其善者而编入梓行,以泽被学子,无疑是继续发扬其现实功用的重要体现。

愿我们的《朵云名家 ·艺术讲堂》是登堂入奥的良师益友,是庋藏学人贤达艺术文献的琳琅金匮。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13年6月 NIGQ4yvXK1m+hjPf9UmwQKWGkJfcPBs7W4mmQJuYA4zS5G3mAaJPUeZZDOgevXO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