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言
东西方的交汇

近现代中国画的发展与中国艺术史的研究密不可分。随着考古发现、博物馆藏品和国际艺术展的增多以及国际艺术市场的繁荣,中国艺术史在20世纪逐步获得了国内外的重视,其影响也日益显现。对于许多中国的近现代画家而言,革新的动力并非来自新的图像模型,而是源于书法—这种在19世纪至20世纪初受到金石考古影响的、首要的中国艺术形式。一些颇具学识和经验的西方学者对公元1800年之前较早期中国画的研究已较为深入。但直到近年来,人们对19世纪至20世纪的中国画也还是鲜少细究。这或许是由于创作时代的复杂性所致。即便是在当代中国新锐艺术实验引起了公众关注之后,19世纪60年代至1980年左右这段中国画发展的关键时期(包括20世纪初现代主义者和传统风格大师的作品在内)却还是没能获得应有的重视。 [1]

1840年至1842年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国被迫向西方列强开放通商口岸。此后,地处长江口、江苏以南的上海便取代了位于苏北的南北货运枢纽扬州,成为中国最富庶的商业城市。在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影响下,上海涌现出一批自信的中产阶级。这批新兴的富有消费者由经理人、掮客、会计和当铺老板等组成,他们追求精致的生活,刺激了书画的创作。结果,全国各地的艺术精英们便纷纷涌入大都会上海。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海派职业画家已成功地发展出了符合市场需求的新风格,这种风格源自三种既有的艺术形式,即迎合文人复古旨趣的金石篆隶书风;18世纪“扬州八怪”色彩妍丽,笔法粗犷的花卉画;兼擅半宗教化人物、神话、历史典故及民间故事题材绘画和版画的晚明叙事插画能手陈洪绶(1598—1652)高度风格化的线描表现。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中国的知识分子(许多曾留学于日本和欧洲)立志要将中国改造成一个现代化的国家。为此,他们积极引进西方的科技与知识,并在艺术上尝试借取西方的写实再现风格。他们在用西方的视角审视中国艺术后发现,传统的中国人物、山水和花鸟画已不足以充分地描绘出现代生活。但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在“改造”中国艺术已然成为新时代的议题之后,徐悲鸿(1895—1953)—这位曾求学于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20世纪20年代末至50年代初中国艺术西化运动最具影响力的教育家,秉承的却还是保守的西方学院派传统,而不是去追随激进的新锐潮。徐悲鸿及其追随者们深受儒家传统重教化、讲实用艺术观的浸淫。他们对野兽派、立体派和达达派的艺术感到既震惊又困惑,认为这些只能算是“空洞的形式主义者” 。而在这方面,曾赴巴黎求学的日本艺术家们则与这些20世纪初的中国画家有着很大的不同。尽管存在着一定的民族主义情绪,但前者对各种流行风格大体上还是博采广纳的。 [2] 相比之下,中国画家则不然。他们的做法是,借取明暗造型和线性透视等西方绘画技巧,手执毛笔在宣纸上演绎他们对欧洲风格的自我诠释,以此来改造中国画。鉴于上述背景,我们便能理解,中国画家在1949年后吸纳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风格,其实是与儒家的艺术教化观相适应的。 [3]

[1] 如:J ul ia F. A n d r e w s a n d Kuiyi Shen, A Century in Crisis: Modernity and Tradition in the Art of Twentieth-Century China (exh. cat., New York: Guggenheim Museum Soho; Bilbao: Guggenheim M u s e um. 19 9 8 ):“ C o n f l ic t a n d Consensus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ese Art,”Symposium, Solomon R.Guggenheim Museum, New York, May 23, 1998; Gao Minglu, ed., Inside/ Out: New Chinese Art (exh. cat., San Francisco: San Francisco 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 A sia Society Galleries, 1998); Wu Hung, Transience: Chinese Experimental Art at the End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exh. cat., Chicago: David and Alfred Smart Museum of Art,University of Chicago, 1999) 等等。

[2] Shūji Takashina, J. Thomas Rimer, and Gerald D. Bolas, Paris in Japan : The Japanese Encounter with European Painting, exh. cat., Tokyo: Japan Foundation; Saint Louis: Washington University, 1987.

[3] Michael S ullivan , Art and Ar tis ts of Twentieth-Cent ury China ,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6, pp. 91-106, 135-139. tnu3nqqXKLsDMGXEcE5yLYjBMa/sz1MpuMb+M1lAPwF3vZo972cUTzbz8Id6vFm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