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张国良:一腔热血铸“刀魂”

实现“细长轴压光刀架”“深孔精密加工”“花键冷挤、冷滚打”等几十个技术革新项目,是一汽建厂早期就成名的金属加工技能高手,被称为“刀具大王”,1977 年获得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

“老家是真好啊!离开这么多年,我也很想回去看看,可我大半生都在长春度过,早已把这里当作老家,离开它还真有点舍不得。是一汽塑造了今天的我,我不能忘本啊!”张国良深情地说。

张国良连襟曾到长春,劝张国良回老家与其合作开一间刀具工厂,并答应送给他一座别墅、10 多万元年薪,但张国良却十分坚定地拒绝。“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的工匠精神,已深深嵌入他的骨子里。

1955 年,张国良调入一汽底盘车间,历任车工、科长、厂革委会副主任、厂工会主席、厂副总工程师。他是一汽建厂早期就成名的金属加工技能高手,外号“刀具大王”。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他实现“细长轴压光刀架”“深孔精密加工”“花键冷挤、冷滚打”等几十个技术革新项目。“文革”前后解决各种技术关键问题 320 余项,帮助省内地区和单位解决 56 个技术关键问题,推广先进技术 100 余项,在换型改造中解决技术难题 4000 余次。20 世纪 70年代后,他又为换型改造、上轻轿实现技术革新几百项,实现发动机引进的英国缸盖阀座加工自动线刀具国产化,每年可节省上百万元外汇。

翠竹凌云仍虚心。1996 年,张国良退休不退岗,凭着一名老党员的责任感,毅然地继续为一汽贡献着自己的余热。他组织一批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能工巧匠开展技术攻关,先后为一汽-大众等单位攻克 30 余项技术难关,3 年期间,每年都研制新刀具百余把,为企业节创价值达数千万元。

一生走来,他荣誉加身。1959 年至 1990 年间,15 次被一汽授予厂劳动模范称号;1959 年至 1983 年间,5 次被长春市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1979 年被长春市政府授予特等劳动模范称号;1960 年至 1983 年间,5 次被吉林省政府授予先进生产者、劳动模范称号;1977 年,被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1992 年,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他还是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十一大代表。

这位闻名全国的劳动模范、“刀具大王”,于高峰处仍然淡泊,逢胜利时依旧坚守,在自我提高中日臻至善,铸就不朽的匠人精神。

以千万锤铸一器

在张国良家中工作室的壁柜里,整齐摆放着他退休后研制的大大小小上百把新型刀具。透过这一件件神奇的刀具和它所产生的魔力,人们不难想象出这位老人为此花费了多少心血。

14 岁时,张国良就到工厂当学徒,饱受旧社会的剥削和压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听说中国要建设第一个汽车制造厂,于是抱着为中国汽车工业作贡献的愿望,第一批报名来到汽车厂。

来厂后,张国良高兴之余又十分忐忑。摆在他面前的汽车厂虽然规模宏大,设备先进,但他备感压力,生怕自己那点文化发挥不了作用。

正当他发愁时,组织上给予他学习机会,学习机械识图、金属切削原理等。由于文化低跟不上课程,他就晚上借别人的笔记来抄。经过一段刻苦的学习,终于获得短训班的毕业证书。

从一无所知到人人钦佩的“刀具大王”,离不开张国良的“两颗心”——一颗为社会主义建设作贡献的雄心,一颗刻苦学习和锻炼的恒心。

对于技术水平的提高,张国良从三个方面学习和总结。

其一,在夜校学习文化。

刚来汽车厂时,张国良连简单图纸都看不懂,更谈不上画图纸。每逢看到文化比较高的同志还在努力上夜校加油充电时,他就暗暗下决心,一定要攻克文化关。于是,他从小学二年级课程开始学起,一直学到中专班。由于上班时间是三班倒,所以只能是克服困难,忙里偷闲进行学习。

通过夜以继日的学习,张国良看技术资料和搞设计革新的能力有了明显提升。根据技术资料,他成功试制内孔高光洁度、高精度的滚压工具,解决了当时不能加工长油缸和气缸的关键问题,还发明了凸轮轴花键冷挤压等新工艺。

其二,到各分厂车间学习各种机床的加工技术。

刚开始工作时,张国良操作的车床是全齿轮高速车床,他之前从未接触过这种设备,也没有高速切削的知识,所以四处碰壁。后来,张国良发现生产车间各种机床加工效率很高,经过了解才知道这些机床加工工艺是在苏联购进的机器上实现的,很多操作功能是自动化设置好的,他瞬间产生了浓厚的学习欲望。

此后一段日子中,他便把生产车间各种机床先进的切削工艺作为学习内容,利用班前班后时间去看、去学,甚至连中午吃饭后休息的半小时也不放过。

他把在生产车间看到的先进刀具角度和切削用量,用于自己的实践和试验,使自己很快掌握了先进的切削用量和加工方法。遇到难活时,他也经常到生产车间学习有关加工工序,回来后改革工具、夹具。

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张国良一点点走向成功。受发动机上的一个小支承架的启发,张国良改革成功“细长轴压光刀架”;试制东风、红旗轿车时急需一台珩磨机,没人接受此任务,张国良挺身而出,背后支撑他的是,平时所学底盘、发动机等各种珩磨机知识带来的启发。

其三,参加技协的活动。

1962 年秋,省、市工会组织张国良等人去沈阳取经学习。学习后,他觉得这种活动形式很好:一方面,能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锻炼革命意志;另一方面,又能向有专长特艺的同志学习,使自己更好地多作贡献。

于是,张国良串联厂劳模彭映倍、刘玉歧、王福成等有专长特艺的同志,开展研究课题和交流先进技术等活动。当时,刘玉歧了解到外国停止供应冲压润滑脂的关键,需要用滤油帆布和滤油纸冲两个大孔的机器,张国良主动用一个月的业余时间,帮其研制一台双轴气动压床,最终研究和配置试验成功。后来,他又帮助彭映倍试制成功通气塞,解决了当时生产中的难题。

1963 年春,张国良等人成立技术协作委员会,组建了车工、电工、电气焊等 10 余个专业协助队。到“文革”前,技协已经形成一支很大的队伍,有 10 个专业研究队,前后为厂内外解决急难关键问题 320 余项,帮助省内外 6 个地区 32 个单位解决了 56 项技术关键问题,还推广了先进技术 11 种共计 100 多项,进行了几十次的先进技术讲座、表演等交流活动。

从那时起,张国良就与一汽技协结下了不解之缘,技协试制车间是他经常流连忘返的试验宝地,这已经成为他的第二个家。

进入 20 世纪 70 年代后,张国良又为换型改造、上轿车,实现技术革新几百项,实现发动机引进的英国缸盖阀座加工自动线刀具国产化,每年可为企业节省上百万元的外汇。

1984 年 9 月,因牙龈癌,张国良的右下颚被切除,严重影响他的咀嚼功能。吃饭时,必须吃一些细软的东西,稍有不慎,就会闹胃病,胃疼时常折磨着他。他的衣服兜里总揣着一大袋饼干,胃病犯了,就嚼上一口,然后依然执着地投身于刀具研究中。不知道多少寒冬酷暑,他都是在车间现场度过的。

张国良从不吝啬自己的技术,甚至为解决一个难题,终日守在车间,披星戴月,精雕细琢。一汽-大众公司发传厂建厂初期,引进了大量进口设备。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大量使用进口刀具,但由于耐用性差、消耗很大,致使单机成本居高不下。传动器车间的领导为此事心急如焚。张国良听说后,主动请缨,帮助改造刀具。他天天蹲在机器旁研究改进方案,起早贪黑地拼命工作。

振奋人心的事情是,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张国良先后攻克技术难关30 余项;其中,用于汽车发动机输入轴加工的刀具革新一项,原使用进口刀片摊入成本超过人民币 10 元,经他改进后的刀片成本仅 0.22 元,降低生产成本 40 余倍,每年按生产 5 万辆整车计算,就可为该厂节约资金40 余万元。

1995 年 5 月,因单缸泵车间用于切削加工活塞环槽的刀具,长时间以来消耗大、精度很难达到技术标准要求,严重影响该厂生产效率和企业效益。辽源制泵厂厂长找到张国良,请他帮助解决。张国良听完情况后,二话没说,连夜赶赴车间现场,研究改进办法。

张国良先后两次来到制泵厂,现场解决了 4 项刀具疑难顽症问题。单缸泵车间的曲轴平衡重块倒角工序,原来采用硬质合金刀片,转速慢、冲击力大,经常发生打刀现象,价值 4.6 元的刀片,每天要更换七八片。张国良提出采用高速合金钢刀片,并且用大块废旧半拉刀改制,不仅解决了问题,延长刀具使用寿命,还大大降低了刀具成本。

“把自己放在低调里,是为了让思想真正成为一种时代的高调。”张国良从不冒失炫耀自身技术,而是大辩不言,韬光晦迹。

有一次,在工具附属厂科研基地试刀时,他一连几天看到旁边工具厂小红旗支架生产线的工人们不时地去磨刀,便好奇地走上前去问:“你们在忙什么?为什么会频繁更换刀具呢?”

线上的工人都很年轻,几乎没有人知道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就是全国著名的“刀具大王”,没人理睬他。他自己到生产线上去看。原来生产线上使用的是高速钢刀具,由于此产品生产效率低、光洁度差,刀具消耗相当严重。

弄清情况后,张国良悄无声息地回到实验室,针对这个问题制定改进方案。他一共为这个产品研制了 7 种硬质合金系列刀片。当他把这个研究成果送到车间时,车间领导激动地说:“张总,我们知道您很忙,一直没敢把这个问题拿去打扰您。您竟主动为我们研制出新型刀具,这可真是雪中送炭啊!真不知道让我们说什么好。”

一个人、一辈子、一件事,以万千锤铸一器——张国良以实际行动践行工匠精神,诠释了何为匠心。

心中有责方为艺

有人说张国良是 20 世纪 50 年代的劳模、90 年代的傻子时,他总是不无感慨地说:“昔日,我能从一个普通青年工人成长为高级工程师,并得到那么多殊荣,无不凝结着党和人民以及一汽父老的厚爱。退休后,更应抓紧时间回报社会。‘小车不倒只管推’,只要身体允许,就应尽我所能为一汽的发展奉献余热。”

1996 年 1 月,在延聘一年后,张国良退休了。即使退休,他传承下来的工匠精神依旧存在。退休后,为了设计出更多的刀具,帮助企业解决更多的难题,张国良自费购置了一套磨削刀具的设备,安装在自己家里。接着他就像着了魔一样——有时半夜起来干活,有时干到半夜。每当试验成功时,他就像孩子获得珍宝般望着、摸着他的科研成果,直到天亮。

1997 年春节,当人们在家中品味着辞旧迎春的幸福欢乐时,张国良独自一人悄悄来到公司技协试制车间,干了整整一个假期。

退休后的张国良到底为一汽、为社会解决了多少技术难题,研制出了多少把刀具,就连他自己也讲不清楚。一直跟着他南征北战搞科研的原工具处副处长高则烈给他做了一个粗略的统计:每年研制刀具百余把,共可为企业创造效益上千万元。如果按照有偿服务计算,张国良退休 3 年,他可收入 100 多万元。可张国良分文不取,就连他一直兼任顾问的四川自贡硬质合金厂、株洲硬质合金厂等企业,每年也只是送给他一本挂历,以表心意而已。有时出差或者购买刀具材料,他还要自己掏腰包。

张国良从不在乎钱财等身外之物,而是执着于脚下的路。从张国良刚退休起,想高薪聘请他的人络绎不绝,可从来没有人打动过他的心。

世界著名刀具公司瑞士山特维克公司便是其中之一。该公司一听到张国良退休的消息,便立即派人来请他出任该公司中国市场代办。可他没等听完有关自身的报酬和待遇条款,就一口回绝。他对公司代表说:“我在一汽搞了一辈子刀具国产化,怎么老了还要去推销洋货,这么做不仅否定我个人一生的成绩,而且还有损于中国的脸面。你们回去吧,希望今后也不要再来找我了。”

张国良视一汽为此生的归宿,宁可满身油泥滚打在工厂里,也不愿离开一汽寻找高薪工作。这也使得其老伴和孩子们有了意见。

有一次,一家人背着张国良商量,要以张国良名字命名,开个家庭工厂或者刀具研究所。凭张国良的名气,不出两年就会成为百万元户。哪个儿子负责设计厂房、哪个儿子负责贷款、哪个女儿负责拉客户……

整个方案都设计好了,张国良一听说此事,当场火冒三丈:“你们这是胡闹!在一汽旁边开工厂,那不是和一汽抢饭碗吗?我为一汽干了一辈子,不能到老做出对不起一汽的事。我张国良就是死,也要死在一汽的生产现场上。”最终,这事儿不了了之。

对于张国良来说,即使自己变成一撮泥土,只要铺到通往汽车技术发展的大道上,让后辈大步流星冲过去,也是一种幸福。

张国良退休后,每逢公司技协举办岗位技能大赛,他都被邀请出任总顾问。可除了帮助出题、制定评分标准外,本应坐在主席台上轻松观赏赛况的张国良,一遇到监考人手不够时,就主动提出要到具体赛项中当监考,60 多岁的人跟年轻人一样,一站就是一天。他说:“当我看到年轻一代能够取得优异的技术成就时,甭提心里有多高兴。看到他们,就像看到一汽的希望与未来。”

55 载春秋,围绕一汽,张国良奉献了很多;无数个日夜,他与一汽共成长。退休后,张国良没有赋闲回家,颐养天年,而是秉承着“甘做人梯托俊彦,但求薪火有传人”的“传帮带”精神,传授技艺。

生活中,无论是谁请教他问题,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反复给人讲解、演示,唯恐自己说不清楚,别人听不懂。社会上很多企业遇到金属工艺难题时,也总向他讨教,不管是本地企业还是外地企业,张国良总是有求必应,耐心解答。有一次,无锡申达股份有限公司承担一项出口汽车雨刮器加工任务。具体操作时发现,原有设备刀具加工出来的零件达不到质量标准。公司领导十分焦急,情急之中他们想到“刀具大王”张国良,迅速向远在长春的张国良发出求救信号。

张国良闻讯后,一连几天昼夜工作,为该公司研制出一种新型刀具,并亲自到该公司进行现场操作指导。用张国良改进的刀具加工出来的零件,不仅达到工艺要求,而且减少了一道工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公司上下对张国良十分感激。

晚年时期,除了专心投入刀具科研,张国良还积极筹备研习班,招收一些有相关专长的技术工人和干部参加,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传授技艺,把自己的知识无私地传给后人,培养出了更多的“小张国良”。

他的精神更是影响着无数未曾谋面的人奋勇向前、不断钻研。不仅如此,他还凭借着博爱与平易近人,让更多的人受到鼓励与启发,在各自的人生轨道上更加努力地前行。

他培养的徒弟已有不少成为学术界顶梁柱,个个都已是刀具专业行家里手,有的还成长为企业领导干部、大学教师。当年,跟着他一起搞革新的张振江、朱洪喜、刘景和等人,也早已成为闻名一汽和汽车行业的劳动模范、先进人物。

多年来,“刀具大王”张国良心怀责任和使命,毅然决然踏上朝圣之路——用一把修复刀、一个小锤头,一颗螺丝钉……为一汽转型和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像一把闪耀的“刀魂”,更像一颗启明星,在前方为大家引领道路…… 4YbpwEA72ng2afYLd8iVa2HWTwlGEI9cl0dcJxFs+FLzmnJj8JufTRFqCtA4znM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