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篇
创业成长
(1953—1978)

1953 年 7 月 15 日,长春市西南郊孟家屯,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正式动工兴建,上万名建设者齐聚,吹响了新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号角,伟大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也从此在一汽生根发芽。

这些建设者来自五湖四海、各行各业。例如,锅炉房主任温恒德来自河北行唐县,到一汽之前是热河省合作社总社科长,来一汽时已经 46岁;技术员李龙天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系,毕业后即加入汽车工业筹备组,1952 年调入一汽筹建处;技术处的姚贵升原来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物资分配局,1953 年调到重工业部汽车工业筹备组材料科,同年划归一汽……

在这些建设者中,有不少其他省市的劳模,例如何文安、王德福曾是天津市劳模。他们都是响应国家号召,为了一个共同的使命而来——建成我国第一个汽车制造厂。

新中国成立伊始,百废待兴、百业待举,为加快建立现代工业体系,党中央集中资源建设一批工业项目,而汽车是现代工业文明的标志,因此建设新中国汽车工业被率先提上了议程。建设一汽就是为了弥补我国汽车制造工业的空白,1953 年 6 月,毛主席签发《中共中央关于力争三年建设长春汽车厂的指示》,在全国掀起轰轰烈烈支援一汽建设的热潮。

1953 年前后,全国各地支援一汽建设的队伍来到长春。据统计,在一汽筹建之初,中央和东北局选调了 679 名干部,成立工厂领导班子,又从全国 20 多个省市选调、招聘了一批过去从事过汽车维修和机器制造的工程技术人员、能工巧匠,还动员了清华大学、北京铁道学院(今北京交通大学)等著名高校的应届毕业生来一汽参加建设。这些人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产业报国、工业强国”使命的感召下,放弃了原来舒适的生活和工作,不远千里来到祖国东北,在资源极度匮乏、环境非常恶劣的条件下参加到一汽建设中。

从1953 年到 1956 年,这支建设大军仅用了 3 年时间,就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提前半年完成了建厂任务。1956 年 7 月 13 日,第一辆解放牌汽车CA10 型载货车正式下线,新中国汽车业实现了从 0 到 1 的突破,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汽车的历史,圆了无数人期盼已久的汽车梦。继解放载货车之后,1958 年 5 月 12 日,新中国第一辆轿车“东风”出厂,9 天后,“东风”轿车开进怀仁堂后花园。同年 8 月 1 日,“红旗”牌高级轿车面世。

1953 年至 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是一汽创业成长期。这段时期,一汽不但完成了从无到有的突破,建设成了亚洲最大、具有生活配套设施的汽车生产基地,还实现了从有到大的蜕变。到 1978 年,一汽成为我国汽车工业最大的生产企业,年产能从 3 万辆迈进 6 万辆,25 年累计生产汽车 74.1 万辆。

一汽这段时期的创业成长,离不开一大批从祖国各地来的建设者的自我牺牲和无私奉献,他们是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的真实写照。他们当中,有不少像何文安、黄林森、刘耀宗等这样懂技术、懂设备的工人,也有不少像李文龙、彭映蓉、沈惠敏等一毕业就投身于一汽建设的技术型人才,还有不少像温恒德这样兢兢业业做好后勤工作的人。创业者们带着建设新中国的豪情壮志,在一片荒芜大地上创造了中国汽车工业史上的奇迹。

据初步统计,在这 25 年中,一汽涌现出 12 名全国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仅 1956 年一年,就有刘耀宗、胡年荣、温恒德、王继义、李龙天、关麒麟、沈惠敏、毛儒宝 8 人获此殊荣。这些劳模先进凭着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为一汽如期投产作出了卓越贡献:胡年荣提出的“掏内眼管刀”,在提高加工效率的同时,还降低了刀具的磨损量;王继义大胆采用三点定圈加工方法,提高功效 51 倍,完成热处理车间贯通式渗透炉的煤气分离重点铬钢管加工任务,为解放牌汽车按期出厂赢得了时间。

当时的一汽天地广阔,每个人都大有可为。在这幅等待描绘的蓝图上,来自各行各业、背景迥异的建设者们,从老到少都能找到发挥自己的光和热的机会。这一时期的 12 位全国劳模中,最年轻的是底盘车间齿轮工部调整工刘耀宗,1956 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时才 20 岁,距离他调入一汽仅一年时间;最年长的是一汽当时的锅炉房主任温恒德,来一汽之前他是河北行唐县一等人民功臣,1956 年荣获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时,他 49 岁,近知天命之年。

此外,该时期一汽有 232 人次新获得省部级劳动模范称号,他们大多是来自基层的建设者,多数为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和工人,还有部分来自行政后勤、职工医院、职工大学等。

今天,从这些劳模先进身上,人们能真切地感受到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以及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地付出,用智慧和汗水为一汽创业成长贡献力量,在一汽初期发展历程上留下了鲜明的时代烙印。

勇于超越的技术尖兵

在一汽刚创建时,国内汽车制造技术几乎是一片空白,除少数外国专家外,大部分一汽建设者缺乏大规模生产汽车的经验和技能,一汽面临缺人才、缺技术、缺经验、缺资源的“四缺”极端困难局面。

以李龙天、彭映蓓、沈惠敏、姚贵升等为代表的技术员,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硬是攻克一道道技术难关,为“三年建成长春汽车厂”“解放牌汽车如期投产”赢得了时间。

其中,清华大学机械系毕业的李龙天和同事一起,通过精心钻研和反复琢磨,攻克了当时国内无人能掌握的专门加工螺旋伞齿轮的格里森设备,生产出国内第一批为摩托车配套的齿轮产品,被称作“格里森专家”。姚贵升带领结构钢科研小组,试制出符合我国资源条件的锰硼钢,把汽车用镍量减少到原设计的 1%,用铬量减少 30%;他带领小组与鞍钢和中科院沈阳金属研究所合作,开展含磷冷轧钢板研制并取得成功,每辆车降低材料消耗 11 公斤,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这些技术尖兵以创业者的姿态,突破技术瓶颈,填补了我国在汽车工业技术上的空白,解决了建厂、东风牌轿车及红旗牌轿车投产过程中的各种技术难题,不仅提升了工作效率,而且还在物资匮乏时期为一汽节省了大量原材料,提升了经济效益。例如,铸工一车间技术员彭映蓓通过反复调试,把碾砂机自转一周的时间从 97 秒缩短到 27 秒,操作人员从 14 人减少到 4 人。

正是他们在技术上不断突破的勇气,一汽第一辆解放牌载货车才能如期下线。第一辆东风牌轿车和红旗牌轿车的诞生,背后也有他们的心血和付出。

精益求精的能工巧匠

一汽创业时堪称“一穷二白”,然而,扎根生产一线的工人们艰苦奋斗、精益求精,在学中干、干中学,突破生产瓶颈、总结特色操作方法,实现了技能突破,一汽打赢“三年建厂”攻坚战的军功章里,有着他们的巨大贡献。

例如,机修车间车工、班长胡年荣独创“掏内眼管刀”,把加工一根镍铬矽耐热钢管的效率提升了 30 倍,刀具磨损量从 7%下降到 1%,提前 4 天完成了热处理车间交给的加工任务,确保了解放牌汽车按时投产。他的事迹被广泛报道后,全厂掀起“比学赶帮超”竞赛活动,加快了建设和生产的速度。时年 19 岁的刘耀宗虚心学习齿轮机床调整技术,在苏联专家没来之前,提前掌握了格里森调整技术,实现调整百次“无事故、无废品、不损坏工具”。

在那个技术、经验都极度匮乏的年代,这些劳模先进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不仅助力自己和其他人精进技能、实现了人生价值,还影响和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一汽人不断精进专业,在突破中提升工作质量。

此外,当技术出身的劳模先进在一线“冲锋陷阵”时,也有很多人在平凡的岗位上,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一起建设好一汽这个大家庭,巩固好大后方。

来自一汽职工医院的护士孙桂英,在岗位上苦学医疗护理知识,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爱厂如家的工作作风,不计较个人得失,悉心照料病人,对工作尽心尽力,赢得了病人和家属的赞扬。1954 年,她被吉林省政府授予一等劳动模范称号,是一汽第一位省部级劳模。

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一汽有很多人像孙桂英那样,带着建设新中国的满腔热情和热血,克服种种困难,为一汽这个大家庭的成员做好炊事、保育等后勤保障,让冲在一线的工人、技术人员能心无旁骛地投入工作。为了满足冬季取暖的需要,负责锅炉房的温恒德在文化水平不高也不懂技术的情况下,组织 100 多名锅炉工边学边干,吃住在锅炉房,几个月没回家,确保锅炉房正常运转,保障了建厂工期。福利处第一托儿所保育员张士珍、采购科采购员王敏福、消防队司机胡友林等,都爱厂如家,全身心投入工作中,把平凡的工作做得不平凡。

回顾 1953 年至 1978 年期间一汽榜样的事迹,也是在重温中国汽车工业和一汽的创业史。从 12 位全国劳模和 38 位省部级劳模在那片荒地上战天斗地的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艰难起步。他们的事迹折射出那代汽车人产业报国、振兴民族工业的情怀和面对困难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特别是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70年来,这种精神一直在一汽传承,影响和激励一代又一代一汽人不畏艰难、创业创新,是支持和引领一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做大到强的力量源泉。 hW2WjJ0GoZM2pNrl2zzE+cTKREBLn1CGRVnAwiLeHJ54pkN3lfWJeVyB33PFGli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