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从圆形不规则,到方正规矩

纵观东亚大陆从环壕聚落到垣壕聚落的发展历程,可知圈围设施的平面形制有一个从不规则到规则、从近圆形演变为(长)方形的轨迹。

如前所述,前仰韶时代至仰韶时代的 4000 余年,可称为“环壕时代”。顾名思义,作为圈围聚落的围沟因地制宜,多呈环形,几乎没有例外。在长江中游地区,萌芽于仰韶时代前期甚至前仰韶时代的土围(土垄),乃至后来最早的围垣如湖南澧县城头山遗址,由于源自挖建环壕而挖出的土的堆积,因而也呈圆形。甚至仰韶时代后期最早出现于中原的夯土版筑城邑——河南郑州西山遗址,仍呈圆形。这又从一个侧面显现了环壕聚落与垣壕聚落的连贯性和不可分割性。

在垣壕聚落普遍出现的龙山时代,黄河中下游以外的区域也没有观察到由圆形转为方形的迹象。总体上看,各地区的城墙建造都是因地制宜,是适应当地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产物。如长江中下游多水乡泽国,宽大的壕沟和城垣显然具有行洪防涝的作用。而北方地区的石砌城址,则利用丘陵地带近山多石的条件,垒石成垣。这类城址自然多为圆形和不规则形。长江上游成都平原的城址也系堆筑而成,尽管也有形状略显方正者,但都是沿当地河流山势走向,以接近 45 度角者居多。

众所周知,后世中国古代城市的平面形制基本为(长)方形。有学者指出,方形几乎是中国历史上城市建设规划上的一个根本思想或原则。但细审各地的情况可知,城址平面从圆演变为方的线索比较清楚的是中原地区。(赵辉等 2002)

据最近的考古材料,山东日照尧王城大汶口文化晚期城址可确认的北垣和西垣有接近垂直的交角,复原起来的城址平面呈较规整的长方形。(梁中合 2016)因仅有初步的田野工作的报道,具体信息尚待进一步确认。如果确是如此,这就是年代最早的平面呈较规整矩形的城邑实例。然而,海岱地区龙山时代后期的城邑似乎没有延续这一传统,这一区域龙山时代的城址堆筑与版筑技术互见,虽平面形状多近于规整,但真正规矩方正、秉承夯土版筑技术的城址还是集中出自中原及左近地区,如河南新密古城寨(蔡全法等 2018)、周口淮阳区平粮台(北京大学等2022)等城址。

河南新密古城寨城址卫星影像

方正的城圈,当然首先与平展的地势和直线版筑的工艺有关。但方向最大限度地接近正南正北,追求中规中矩的布局,显然超出了防御的实用范畴,而似乎具有了表达宇宙观和显现政治秩序的意味。由此可知,影响古代中国建筑规划与社会政治思想的方正规矩、建中立极的理念,至少可以上溯到 4000 多年前的中原。而此后,方形几乎成为中国历史上城市建设规划上的一个根本思想和原则。

河南周口淮阳区平粮台城址鸟瞰

从考古发现看,新石器时代的城邑都是因地制宜的产物。从南到北,随着地理环境的变化,城邑的形态也各不相同,大致可分为水城、土城和石城三种类型。 xgdgFhkxuIFyxiAYDZIADzDKwvrOj/gia0Blca1s+AF9lz5XCKNO5QS9l1gkSLw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