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宣德早逝,留下严重后患

人生旅程想要走得又快又好,往往离不开高人指点,贵人提携,小人鞭策。

“三杨”和顾佐,就是仁宣时代的高人。他们的言传身教,令年轻的于谦受益匪浅。

鞭策过于谦的小人很多,后面我们都会陆续讲到。

而这位两省巡抚生命中最重要的贵人,自然非一人莫属。如果不是他的慧眼,于谦不知道还要在底层蹉跎多长时间。如果不是他的坚持,于谦就不能由正七品破格提拔为巡抚。如果不是他的信任,于谦的巡抚生涯,当然也不可能那么顺利。

可惜,他明明比于谦还年轻,却早早离开了人间。他就是宣德皇帝。

宣德一直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兴趣广泛,对军国大事也算不放松。宣德九年(1434)九月,朱瞻基还兴致勃勃地巡幸了洗马林(今属河北省张家口市),这已经是他登基以来的第四次巡边了。但就在十二月,宣德突然不豫,次年正月初就离开了人间,死得可以说相当蹊跷。

宣德十年,正好是朱瞻基的三十六岁本命年。这岁数放到今天完全是个小伙子,可新年伊始,整个大明就陷入了无限悲痛之中,元宵节当然是没法过了。

宣德之死,似乎为明朝皇帝的短命奠定了基调。他之后的十一个皇帝,只有嘉靖、万历和成化三人活过了四十一岁。而按今天的标准,成化还没过四十岁生日就告别人间了。但这些君主的直系祖先朱元璋和朱棣,可是分别活到了七十一岁和六十五岁。

九岁的皇太子朱祁镇继位,是为英宗,改次年年号为正统,并为先皇上庙号宣宗,谥号“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葬于景陵。

这么一来,朱棣祖孙三代,就在天寿山下团聚了。而对于谦来说,皇帝之死的影响也是相当微妙的。

以宣德一贯对于谦的欣赏,如果不是他的英年早逝,于谦很可能会早早被调到京城,开启京官生涯,甚至当上内阁大学士。不过如此一来,恐怕也就不会出现北京保卫战,不需要于谦以血肉之躯捍卫大明江山了。

宣德皇帝的离世,更是为大明日后的发展留下了巨大隐患和太多变数。说起来也许没人相信,别看宣德有几十位妃子,居然只留下了两个皇子,在明朝十六帝中排名倒数第二。

宣德不光儿子少,得子也太晚。朱棣十九岁有了朱高炽,朱高炽二十二岁有了朱瞻基。可朱瞻基倒好,在老爹驾崩时,他结婚已近十年,眼看就到三字头了,还只有三位千金,害得洪熙抱不上孙子,永乐没法抱重孙子。不过这也证明,不是宣德完全没有造人能力,他只是运气不好而已。

盼星星盼月亮,宣德二年(1427)十一月,孙贵妃终于为宣德生下了长子朱祁镇。 二十九岁才终于有了第一个儿子,皇帝的激动之情无以言表,比灭了汉王全家还开心。次年二月,朱祁镇才三个月大时,就被正式册封为皇太子。如此一来,他也成为大明开国以来,第一个出生在坤宁宫的皇太子,身份自然是更加高贵了。

顺便说一下,朱棣的后世子孙,名字中的第二个字,早就被老爹安排好:“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而第三个字,则必须按金木水火土五行来安排偏旁。朱瞻基这一代是“土”字旁。到了朱祁镇这一代,第三字则是“金”字旁。而他的儿子朱见深,第三字是“水”字旁。

不久之后,失宠的胡皇后主动提出要出家当女道士,并移居长安宫。皇帝假意挽留一番之后,为她赐号“静慈仙师”。随后,宣德顺理成章地将孙氏晋封为皇后,实现了多年夙愿。

宣德三年(1428)八月,吴贤妃又为宣德生下了次子朱祁钰。形势似乎一片大好。

但宣德显然高兴太早了。从这时候起直到驾崩,虽说这位皇帝把大把时间折腾在床笫之间,却再也没有留下任何骨肉——别说皇子,连公主都没有了。一个妃子不怀胎,很可能是她自己的问题;几十个妃子都没有留下龙种,原因显然不难猜测了。

后世史家对朱棣评价不高,但对仁宗、宣宗二帝却不吝溢美之词,称这二位皇帝执政的十年为“仁宣之治”,堪比西汉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

朱棣执政的二十二年,重大举措接二连三,让国人眼花缭乱。能和他老人家争夺“好大喜功”奖牌的,可能只有把江山玩丢的隋炀帝杨广了。五次北征蒙古,南平安南,修建北京新都,疏通大运河,六下西洋,等等,都使国库消耗得着实不轻,令百姓负担相当沉重。

朱棣一贯看人比较准,他以为亲自选定的皇太孙,可以将自己开创的大业进行到底,彻底解决蒙古问题。但事实上,宣德的施政措施明显更接近洪熙。

今天看来,仁宣统治的十年中,二位皇帝审时度势,果断放弃朱棣的积极进取政策,重用以“三杨”、夏原吉和蹇义为代表的三朝老臣(大多是洪熙嫡系),整顿吏治,虚心纳谏,颇有一些北宋“君主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风范。他们爷俩坚持轻徭薄役,关怀民生,休养生息方面做得还算不错,民众负担也显然小于永乐时期。

但是,对外政策方面,仁宣二帝可以说是相当保守,甚至缺乏长远眼光,难免给后人一种不思进取的印象。更糟糕的是,宣德突然去世引发的朝堂动荡,令北方的威胁势力趁机野蛮生长,最终酿成了巨大祸患。

宣德二年(1427),朱瞻基宣布撤销交趾布政司,大明核心区域从此固定为两京十三省。安南这片永乐时期付出很大代价和牺牲而收复的领土,之后就永久性地脱离了中国管辖。

宣德五年(1430),朱瞻基又下令内迁开平卫,使得北部防线不得不大大收缩。广为后世诟病的“天子守国门”,正是由此拉开了序幕。朱棣当年从北京起兵造反时,承诺将大宁卫交给朵颜三卫“自治”,换来三卫骑兵加入靖难大军。因此也有人说,明朝的背部边患,始作俑者恰恰是永乐皇帝。

不过,朱棣迁都北京并非出于私利,而是有着彻底征服蒙古草原和东北森林的远大构想,并指望子孙后代能完成自己的未竟大业。可惜,朱瞻基表面上有朱棣之风,骨子里更认同老爹的保守理念。

朱棣生前五次北征,有四次针对鞑靼。朱瞻基的主要精力,也放在了防御鞑靼上,但对于定期朝贡、态度恭顺的瓦剌,这位宣德皇帝过于宽容,甚至默许脱欢统一整个瓦剌,使得后来也先统一整个蒙古成为可能。这方面的内容,笔者将在下一章详细讲述。

宣德九年(1434),明廷又宣布放弃奴儿干都司。如果这个机构一直存在的话,努尔哈赤想崛起的难度,恐怕要增加不少。朱瞻基曾对边将赋诗:“慎守只需师李牧,贪功何用学陈汤。”战国末期,李牧为赵国守边,令匈奴不敢进犯;而西汉名将陈汤却矫诏攻击匈奴,尽管大胜,历代皇帝都不欣赏,宣德同样不能免俗。

宣德在位期间,还做了几件跟太监有关的事情,对明朝之后的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永乐执政时期,完善了朱元璋开启的内阁制。朝中大臣的奏章,首先送到内阁。大学士们审阅之后,将处理意见写在纸上并贴在奏章上面,即为“票拟”,随后交给皇帝。

可见,内阁只有议政权,没有决策权,也无法直接对六部发出指示。而皇帝用红字做批示,称为“批红”。

到了宣德年间,由于时局相当稳定,而皇帝兴趣爱好相当广泛,精力实在有限,他就改变了太祖“内官不得干政”的规定,安排司礼监协助自己处理公务。秉笔太监代替皇帝批阅不太重要的奏章,并行使“批红”之权,而掌印太监则负责最终的审核盖印。

如此一来,六部、内阁与司礼监各司其职,大致相当于唐朝的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倒也其乐融融。拥有议政权的内阁成为最重要的行政部门,他们办公的地方在午门内、宫城东南角的文渊阁,而六部和五军都督府官署都在承天门(天安门)外。

不过,更方便见到皇帝的司礼监太监们,就渐渐在内廷形成了第二“内阁”,权势甚至不输那些阁老。这恐怕是当初宣德没有想到的。我们不妨类比一下:秉笔太监大体相当于“大学士”,位高权重的掌印太监就可以看成是内宫里的“首辅”了。用黄宗羲的话说,就是“无宰相之名,有宰相之实”。

当然,宣德是何等精明的帝王,他能让渡出权力,自然能够随时收回,秉笔太监们如果不嫌自己命长,是断不敢在批红上做手脚的。但宣德一死,后世君主如果没有他的能力,又比他还懒政的话,那后果就别提有多严重了。

为了提高内官的文化素质,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宣德四年(1429),朱瞻基下旨在宫内开设内书堂,挑选几百名十岁左右的小太监,让大学士陈山等人传授他们文化知识。这真是太监学文化从娃娃抓起了。

内书堂似乎可以看作内廷的“翰林院”,能有幸进入这里学习的小宦官,可以类比“翰林学士”,出去就有了吹牛的资本。而其中表现优异的,未来就有了进入司礼监和御马监,参与审核奏章、处理朝政的资格。

宣德不但让太监学文化,更是钦点了一位太监,让他指导皇太子朱祁镇读书。平心而论,皇帝的动机和出发点并没有太大问题,不能否定。对此人的能力与素质,宣德肯定是考察过的。可哪里知道,正是由于这个安排,在朱瞻基意外去世之后,这个太监就凭借与小皇帝的特殊关系,掌控了国家大权,甚至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第三次宦官专权时代。

事态有这么糟糕吗? H5OVrEL0cC8SUEobmEdUpT1b8Zaawl2KrB5hhaO+iCHoMY0btfQo7Jfin6ifVk9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