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十九章 争分夺秒

“组长,如果闫建波的电台经常使用,那么一定会被电讯组监听,可不可以问问电讯组,这一片是否曾经有过异常的电波信号?”方如今仍是不甘心。

电讯科有专门监听各种电台的技术人员,如果监听到了陌生的电台信号,都会进行排查,进一步确定发报的频率、地点范围。

即便闫建波发报的次数和频率并不多,但依旧会留下一丝蛛丝马迹。

“你说的倒是一个办法!”张鑫华顿时眼前一亮。

不得不说,胡德胜见好处就上的丑恶嘴脸,多少对他的思维还是产生了一定的干扰。

之前并未关注到已经摔得粉身碎骨的电台,一门心思地搜查密码本。

如果电讯组那帮家伙尽职尽责的话,闫建波的电台联络频率极有可能会出现在他们的监听记录当中。

不过,以目前电讯科的技术设备和手段来说,怕是难以精准地匹配。

但是,张鑫华很快想到了一个关键环节。

他和“鹞子”是在十天前通过电台进行联络,才决定在临城进行接头交易。

考虑到闫建波的出现就是为了刺杀“鹞子”,那么闫建波和上级的这次联络一定是在十天内进行的。

如此,排查的范围就大大地减少了。

张鑫华也是个急性子,当即派了一名队员回电讯科查询监听记录,并将损坏的电台一同带了回去。

不多时,得到消息的吴剑光匆匆赶来,他原本有心和胡德胜好好地掰扯一番,但实在又放心不下这边的搜查,只能是强压怒气。

听了张鑫华的汇报,吴剑光更是气得鼻子都歪了,下定决心要在站长面前好好地告上胡德胜这个混蛋一状。

其实,他心里对张鑫华也是有所不满,竟然让情报组的人抢先寻到了闫建波的住处,当真是起了个大早赶了晚集。

“鑫华啊,你看这事怎么办?”吴剑光很清楚,现在正是用人之际,自己也不便发作,告状甚至是争长短的事可以由自己来做,但继续追查线索的事还得依靠张鑫华。

“组长,虽然情报组在抓捕过程中出现了纰漏,但对于闫建波来说,还是相当突然的,我不相信他能够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将一切痕迹都清理干净,一定会有所遗漏,而这正是我们的机会。”

“鑫华啊,要不说你是咱们临城站的第一行动高手呢。再难的事情到了你的手上最终也会迎刃而解、拨云见日。哈哈哈,现在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吴剑光暗自松了一口气,别看他是组长,但一点也不会因为这样当着众人的面放低姿态恭维自己的副手而感到难堪和掉价。

他很清楚,最后自己得到的远比这小小的面子多的多。

这个账他还是能够算清楚的。

而且,吴剑光已经得到了小道消息,南京特务处本部已经有人在关注这个业务能力极强的张鑫华了。

如果张鑫华将来能够调到本部去,其发展是不可限量的,此时当然要多加笼络。

张鑫华低头不语,吴剑光便将目光转移到了方如今的脸上:“怎么样,你有什么发现没有?”

方如今在吴剑光这个笑面虎面前不敢有任何的怠慢,忙道:“回组长,刚才张副组长都已经跟您汇报过了。主要有三点,一是我们怀疑这本列女传就是闫建波接收广播电台指令所用的密码本;二是希望通过电台能够找到闫建波的一些蛛丝马迹;三是继续搜查,还原闫建波的工作、生活轨迹,从中找出有用的线索。”

前两点是之前和张鑫华商量的,但第三点是自己加上去,不过这也只能算是常规动作,算不上出彩。

吴剑光面色和煦点点头,在没有经过任何特工训练的情况下,方如今的表现已经算是不错了。

他用勉励地目光看着方如今,开口说道:“很好,年轻人就是要多学习,多经历一些事情。你跟着张副组长好好地学,争取多学一些本事。”

方如今挺身答道:“是!卑职一定竭尽全力,找出日本间谍组织的踪迹!”

吴剑光走后,方如今继续和张鑫华讨论案情。

张鑫华给他的感觉更像是以往见到过的专业技术人员一样,踏实肯干,只是一门心思地研究业务,从不端着架子。

大家都是一心做事的,反倒是很好沟通。

“副组长,既然这个闫建波是日谍,他一定会和自己的同伴联络,除了电台,会采取哪一种方式传递情报呢?”

张鑫华摇头:“据我所知,这个闫建波还从未出现在我们的视线范围之内。关于的此人的具体情况,我们还需要做大量的调查工作。”

方如今暗暗叹气,闫建波一死,很多信息便无法从他口中得知,给案件的侦破带来的难度无疑是巨大的。

张鑫华拍了拍方如今的肩膀,说道:“你在这里继续找线索,我带韦忠去闫建波的办公室看看。”

接下来,他要做的事情很多,搜查闫建波的办公室,检查来往信件以及电话通信记录等等,还要询问闫建波的同事。

方如今不禁暗暗佩服张鑫华雷厉风行的作风,看来这位副组长是等不及天亮便要展开调查了。

方如今也开始忙碌起来,情报工作本就是争分夺秒的事情,关乎生死,就看谁能走在谁的前面,一旦闫建波暴露的情况被其他同伙知悉,这条线索就断了。

望着密密麻麻的书架,方如今直皱眉头,这些书要是一本本地翻一遍,起码要到天亮。

这时,看到一个三十左右的行动队员端来了一盆凉水,没等方如今开口,那个队员先说道:“来,洗把脸,清醒清醒。你可能不太了解张副组长,他每天晚上都要很晚才睡。好像除了办案子,没什么爱好。”

方如今道了声谢,接过脸盆,但一想屋里是现场,有些不合适,便端着脸盆走到了楼道里洗脸,水珠沾到脸上,顿时一股清凉的感觉扑面而来,脑子也清醒了很多。

那个队员解释道:“这是刚打来的井水,清凉的很,附近就有个豆花馆子,用的就是这里的井水,他家的石磨豆花味道十分纯正……”

这个队员面向憨厚,但是十分健谈,自我介绍说叫纪成林,是第一行动队的一名队员,曾经是军中的一名老兵。

“书架我们都拍了照片,不用担心打乱了书的顺序。”纪成林又说道。

“老纪,谢谢了!”方如今说道。

一直以来,他为人处事都有独到之处,对任何人都无轻视之心,即便对方只是一个普通的行动队员。

“有什么需要尽管吩咐!”纪成林对方如今十分恭敬。

能够在行动组混的都不是省油的灯,尽管不太清楚方如今的具体背景,但从两位组长的态度来看,也知道这个年轻人不简单,便有心结纳这位被长官们看中的年轻人。

方如今哈哈一笑:“你太客气了,大家都是兄弟!”

“好,那你忙着,我就不打扰了!” Cv4IZvzj9TPXTrAq22wEMHo+nGe6fg59+KkEwNpWazqGIpeGgX8Rd1quEFPKBbO6



第三十章 换个思路

方如今点点头,也不再多说,自己肩上的担子可不轻,必须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

方如今仔细看这些书柜才知道,闫建波的涉猎极广,文学、经济、哲学、语言、艺术、中医……甚至还有一些英文书籍。

如果这是在图书馆或者书店闲逛挑选图书,一定会觉得十分惬意。且不说翻开一本书仔细阅读,便是看着那琳琅满目的书名,都是一种享受。

但是,此刻看着满满的四大书架、将近数百本的图书,简直就是一种折磨。

每一本书都要仔细地翻看,检查里面是否夹着纸条或者其他的物品,是否有笔迹,又或者是其他的不同寻常之处。

为了不出纰漏,他从靠近窗户的一个书架最上层开始检查,检查完一本之后便迅速地将书籍放回到原来的位置。

看上去十分有条理,但实在是乏味。

屋子里,包括老纪在内,一共有六个行动队员,都在有条不紊地搜查着房间的各个角落。

他们的动作十分熟练,检查的也很仔细,查完一个部位之后很快便将其恢复原状。

其实,方如今的出现,便引起了这些队员的好奇,只是这种好奇都被他们憋在心里,竟是没有一个人主动去询问。

老纪搜查的是闫建波的木架床,床底下也是重点搜查区域,不时地钻进钻出,不肯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只是,他不时地抬头看看方如今,以便确定他是否需要自己的帮助。

只见方如今一会儿眉头紧皱低头沉思,一会儿又望着手里的书本喃喃自语,一副十分专注的模样。

方如今以往最不喜欢的就是没有意义的加班,既没有丝毫的成就感,还会把身体熬坏了。

但是此刻,他不得不承认,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渴望加班。

作为一个熟知历史走向的人,方如今很清楚令这个国家和民族身陷险境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间谍之害。

不仅仅是东北,抗战之前整个中国,四处渗透着日军间谍活动的痕迹。

正是由于这些间谍的存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战场上的日军取得了绝对优势。

“九一八”之后,日军半年不到就占领了整个东三省;“七七”之后,日军一年多就占领了华北、华东、华中、华南的大片领土……不知有多少国人的牺牲,都是拜这些可恶的间谍所赐。

一个半小时之后,第一个书柜的书整个翻了一遍,足足近百本,这些书都被闫建波分门别类地摆放的很是整齐。

方如今还不太习惯从右到左的竖行排版阅读,看得眼睛都要花了。

他揉揉眼睛,屋中的硝烟味尚未完全散去,闫建波的尸体此时已经被运回了站里做进一步的检验,但至今方如今还记得闫建波那张惨白的脸上带着一丝抹不去的笑意,似乎是在讥讽和嘲笑中国特工们的无能。

仿佛是在说——看,虽然我死了,但你们休想从我身上得到一丝线索。

这一刻,方如今只觉得自己被一种无法名状的感觉包围着。

他轻轻地合上手里的书,渐渐将头脑放空,进入冥想状态。

这一行为看在老纪等人眼里颇为怪异,但并没有人上前打扰他。

大约过了五六分钟的样子,方如今终于想明白了那种感觉是什么。

应战!

谍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于无声处听惊雷。

死去的闫建波已经向他发起了挑战,他必须要应战。

像闫建波一样隐藏在临城的间谍应该还有很多,他们普通的不能再普通,混迹在中国的各个角落和人群中,比中国人更像中国人。

可是,不管是光明还是黑暗,他们就像是毒蛇一样窥探着临城的每一个角落,在关键时刻发出致命的一击。

方如今将头缓缓地抬起,看着剩下的三个书柜,有那么一刹那间,上面的每本书似乎都幻化成了闫建波带着讥讽和嘲笑的脸。

方如今狠狠地在自己的大腿上掐了一把,让自己更加清醒起来。

随后,他继续翻着书,心里却是将自己幻想成闫建波的样子。

一开始,这样的代入并不容易,他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一个精神分裂者。

可是,当告诉自己这样做是为了更快地了解事实真相,更好地打败闫建波这个日谍时,便略略感到释然。

过了片刻,他发现自己竟然在不知不觉中揣测闫建波的心思。

就好像自己隐藏在闫建波这个日谍的身体里,随着对方的血液,不断地流经闫建波的大脑,每次奔涌而过,方如今都要挣扎着回过头来,看看那最隐蔽的角落里,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答案。

他开始慢慢地理顺自己的思路。

忽然,在某一刻,他的嘴角也露出了一丝笑容。

看似闫建波是在仓促之间动了那本列女传,但这并不是唯一的答案。

之前,自己的思维走向了一个明显的误区。

就在刚才,他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也许那本列女传只是闫建波在取出其他的书籍是不小心被挪动了位置而已。

这个念头闪过不到三秒钟,他一个箭步来打了原来摆放列女传的书柜前。

方如今的这个动作让老纪等人感到十分诧异,他们急忙扭头,目光不约而同地落在了方如今的身上。

方如今先是取出了原本摆放在列女传左侧的一本东三省履痕记,一页一页的翻看,不肯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民国时期,公路、铁路、水路(内河与沿海航运)和航空等交通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一些过去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的旅游景点逐渐为人们所认识,甚至成为旅游热点。

旅游发展的这些新动向直接推动了游记图书的创作与出版。

民国十八年,日报公会组织东北考察团,历时近一个月,行程约万里。方如今手里拿的这本书正是参加这次东北考察团的一名旅游杂志编辑所著。

翻看这本书足足花了方如今二十多分钟的时间,可令人失望的是,这只是一本普通的游记,书中并无特别之处。

方如今剑眉微蹙,难道是自己的推断有误?

他并不甘心,将原本摆放在列女传右侧的那本书取了下来,轻轻地抚摸封面,观察着——

同样是一本游记类书籍——天下名山胜景记! aNOzSktgTeTwVgqnYJl/dqLmOf17WmXrGr7yCWTVwqr1QzpfvKtwyoQX9yKPZF/F



第三十一章 一夜无眠

看来这个闫建波对旅游很感兴趣。

不过,这可不是单纯的爱好。

多年前,日本间谍就开始在东北等地开展“非法测绘”活动,这些都是为了日后的军事侵略做准备的。

闫建波也许就是当年众多测绘人员中的一员,又或者是他们的崇拜者。

他,似还乎在追忆着以往的“光荣”岁月。

这一刻,方如今隐隐感觉到自己已经接近真相了,以闫建波这种近似强迫症似的性格,为什么会让两本游记类的书籍分开摆放呢?

张鑫华和王韦忠从闫建波的办公室赶回来的时候,已经是接近凌晨四点了,两人一进屋就看到地上堆满了书,一片凌乱,都是一愣。

老纪有些尴尬地望着两位长官,其实他是想提醒方如今注意保护现场来着,可想了想还是把话咽到了肚子里,毕竟摸不清这个年轻人的底细。

方如今抬起头,看看张鑫华和王韦忠淡淡一笑。

张鑫华看到方如今累得满脸,便让王韦忠赶紧过去帮忙。

王韦忠明显愣了一下,之前副组长可是不让他接触这些书籍的。

“师兄,你帮将书中有借书卡的都单独挑出来!”方如今也没客气,这些工作紧靠他一个人完成,时间上怕是来不及。

就在不久前,他发现那本天下名山胜景记的封底上有被撕掉的痕迹,只不过撕掉的并不是书本身的纸张,而是后来粘在书页上的东西。

他随后翻看了其他几本书,发现一些书并不都是闫建波自己购买的,有相当的一部分是从临城图书馆或者是书店借阅的。

方如今推测,被撕掉的那个东西,很有可能就是一张借书卡。

这样的借书卡,他之前警校的图书馆也用过。

其规则是:读者选好要借的书后,把插在封底纸袋中的借书卡拿出来,在指定的位置填好自己的姓名和专业、学生证号码。然后把借书卡交给管理员,就可以把书拿走了。

还书的时候,管理员做好登记后,再把借书卡插回书里。如果一本书被借阅的次数很多的话,借书卡很快就被写满了,因此需要定时更换。

方如今目前已经在图书里发现了临城图书馆和五家书店的借书卡。

这些借书卡的样式虽然不尽相同,但用来装借书卡的纸袋材质和颜色很难分辨,是以无法确定这本天下名山胜景记的出处。

张鑫华不愧是老特工,当即看出了门道,问道:“如今,你的意思是闫建波在最后时刻毁掉了这张借书卡?”

“副组长,我初步判断是这样:列女传之所以看上去挪动了位置,其实是因为闫建波在取出又放回天下名山胜景记时不小心碰到的,当时事情紧急,我想他应该是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

张鑫华点点头,照这么说来,闫建波在生死关头还想着将这张借书卡毁掉,足以说明借书卡对于他而言有着特殊的意义。

“如今,这个线索很重要!”张鑫华说道,“我们刚刚问了闫建波所在洋行的同事,一致说此人很聪明也很能干,也很好相处,除了工作需要之外根本不与外人接触,倒是经常看到他将书带到洋行去。所以说,图书馆和书店应该是他经常去的地方,不排除利用去这些地方传递情报的可能性。”

张鑫华带着大批人马直接根据警察局的户籍资料找到了洋行经理的住址,并将其带到了洋行,又根据洋行的人事资料将闫建波的十余个同事连夜从床上揪了起来,进行了详细的询问排查。

方如今接过口供仔细地翻看一番,不得不承认,闫建波身上并没有任何的疑点,这个家伙甚至没有往来信件。

就连他的办公室里也没有任何有价值的线索。

但越是这样,越说明闫建波身上有问题。

方如今略一思付后说道:“副组长,图书馆和书店这种场所是传递情报的好去处,最简单的方法便是闫建波将情报夹在某本书中,而他的同伴随后将情报取走。

当然,这样也是存在风险的,为了保证情报不被不相干的人发现,闫建波的同伴就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取走情报。所以,两人极有可能会同时出现在图书馆或者是书店当中。

等到天亮之后,挨个去查这几个书店和图书馆,也许有人会对闫建波有印象。”

“不错!”张鑫华点点头,这件事他在回来的路上就仔细地推敲过,闫建波向外传递情报除了电台之外,势必要走出去,要么跟人接头,要么是使用死信箱等方式。

目前是顺着闫建波的上线查找的,还有一种思路便是查找闫建波的下线,也就是他的情报都是从哪里得来的,这也很关键,因为这个下线极有可能是闫建波安插在军队、政府或者是其他要害部门的鼹鼠。

就在这时,一个行动队员从外面走过来报告说,电讯组连夜对摔碎的电台进行了检查,得出的结论是部电台的使用频率很低,基本上没有使用过,甚至可以说是全新的。

至于侦听记录中是否发现这一片区域出现过异常的电波,电讯组表示这根本就无从查起。

方如今等人听了都是微微蹙眉。

这个结果显然不尽如人意。

这部电台即便是全新的,但不代表之前闫建波没有使用其他的电台。

至此,通过电台追查线索的路似乎是不通了。

张鑫华看了看方如今:“这里的书是不是挨个都看过了?”

方如今苦笑:“还有小半个书架!”

“这样,让韦忠一起查,查完之后稍微休息一下,咱们一早就去查图书馆和书店。”

有了王韦忠的加入,小半个书架在半个小时不到就查看完毕。

其实,王韦忠虽然长得五大三粗,但其实人家也是正儿八经的警校毕业的,比张鑫华的文化水平高的多。

随后,自有其他的队员将这些书恢复原状。

方如今虽说可以休息,但根本没有一丝睡意。

夏季天亮得早,虽然才五点钟,但朝阳已经跃升于地平线。

有队员买来了早餐,方如今等人就在楼道里简单地对付了一餐。

这一夜虽然辛苦,但是总是看到了一丝希望。

不过,方如今心里也很清楚,图书馆和书店中能否找到线索,至今还是个未知数。

因为这一切都是基于推测。

其实,闫建波传递情报的地点并非一定得是图书馆和书店。

他可以事先将情报投送到死信箱中,然后在住处和上班的路上任何特定的地点标注上特定的标记。

而他的同伴看到这个标记之后就会去死信箱取走情报。

这样做,双方根本不需要接触,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

当然了,这样做也会令这条线索根本就无从查起。

至于事实的真相究竟如何,恐怕还是要到图书馆或者是书店查了才知道。 aNOzSktgTeTwVgqnYJl/dqLmOf17WmXrGr7yCWTVwqr1QzpfvKtwyoQX9yKPZF/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