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同孩子相处时,也应遵守“人人平等”的原则。孩子也有自尊心,作为父母,不可当众损伤孩子的自尊,而应时时刻刻把孩子当其他人一样尊重。
北大附中副校长程翔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一篇题为《一块手帕》的文章深深吸引了他,他便当做范文在班上进行点评。
“这篇文章是抄来的!”程老师刚读完这篇作文,一个学生举起手大声地说。他的话音刚落,全班哗然,大家议论纷纷,目光齐刷刷地扫向那个抄袭的同学,她满脸绯红地低下了头。
面对这突然的变故,程老师停顿了一下,转过话头问大家:“同学们,这篇文章写得好不好?”
“好是好,可是……”
“我问的是这篇文章写得好不好,不管其他。”
“太好了!”
“那就请同学们谈谈这篇文章好在哪里,请发言的同学到讲台上来说。”
结果,有八位同学发言,大家高度评价了这篇文章。程老师接着说:“同学们,这样好的文章我以前读得不多,可能同学们读得也不多,以后多给同学们推荐一些优秀的文章,在班上宣读,你们以为如何?”
“太好了!”
“那么,对今天第一个给我们推荐优秀文章的同学大家说应该怎么办?”
“谢谢!”“非常感谢!”此时,同学们对老师的用意已心领神会。
“从今天开始,每周推荐一篇优秀作文,全班同学轮流推荐。可以拿原文来读,也可以写到自己的作文本上。不过别忘记注明原作者和出处。”同学们会心地笑了,那个抄袭作文的同学也舒心地笑了。
孩子的心灵总是比较脆弱,容易受到伤害,并且受伤的心灵还不易愈合。程翔副校长的做法,既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又能让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且还给全班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宽容课。
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尊严,在生活中,你不妨学一学给人“下台阶”的技巧,以使你能适时地为陷入尴尬境地的对方提供一个恰当的“台阶”,使他免丢面子,保持尊严。这不仅能使你获得对方的好感,而且也有助于你树立良好的形象。
为避免由于自己的某种不慎而使对方陷入难堪境地,我们应注意掌握这样几个原则:
(1)不要当众揭对方的错处或隐私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谁都不愿把自己的错处或隐私在公众面前“曝光”,一旦被人曝光,就会感到难堪或恼怒。因此,如果不是为了某种特殊需要,一般应尽量避免触及这些敏感区,避免使对方当众出丑。必要时可委婉地暗示对方已知道他的错处或隐私,便可造成一种对他的压力。但不可过分,只须“点到即可”。
(2)不要故意渲染张扬对方的失误
谁都会弄出点小失误,比如念了错别字,讲了外行话,记错了对方的姓名职务,礼节有些失当,等等。当我们发现对方出现这类情况时,只要是无关大局,就不必对此大加张扬,故意搞得人人皆知,使本来已被忽视了的小过失一下变得显眼起来。更不应抱着讥讽的态度,以为“这回可抓住笑柄啦”,来个小题大做,拿人家的失误在众人面前取乐。因为这样做不仅会使对方难堪,伤害他的自尊心,使他对你反感或报复,而且也容易使别人觉得你为人刻薄,在今后的交往中对你敬而远之,产生戒心。
(3)不要使对方失败得太惨
我们常会进行一些带有比赛性、竞争性的文化活动,比如棋类比赛、乒乓球赛、羽毛球赛等。尽管这是一些文娱活动,但大家都希望成为胜利者。有经验的人,在自己“实力雄厚”能绝对取胜的情况下,往往并不使对方失败得狼狈不堪,反倒是有意让对方胜一两局,既不妨碍自己总体上的获胜,又不使对方太失面子。比如有些象棋高手,在连赢几盘棋后,往往会有意走错几步,让对方最后赢一两盘。只有那些阅历不深的人才会一连赢对方七八盘,对方已涨红了脸、抬不起头,他还在那儿一个劲儿地喊“将”。
这里,我们还要注意的是不但要尽量避免因自己的不慎造成别人下不了台,而且要学会在对方可能不好下台时巧妙及时地为其提供一个“台阶”。否则,很可能会由于方法不当,本来是帮助对方下台,结果反而弄得对方更尴尬。
对待孩子,尤其需要宽容来保护他们的自尊。
批评孩子须注意态度和方式,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孩子成才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言传身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