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如故是很多刚刚见面相识的人习惯使用的一句话,意思是,虽然是初次见面,可是彼此的感觉就好像已经认识了很久,都有相见恨晚之感。
在生活中,人会呈现出其多面性,在不同的时空,善与恶会因不同的刺激而以不同的面貌出现。也就是说,本性属恶的人在某些状况下也会出现善的一面;本性属善的人也会因为某些状况的引动、催化而表现出恶的作为。而何时何地出现善与恶,自己无法预测及掌握。例如,一辈子循规蹈矩的正人君子就有可能因为一时缺钱而忽然浮现恶念,这是他过去所无法想象的事,但就是发生了,连他自己都感到不解。
当一个人和你初次见面,并且热情地向你表示和你一见如故时,你可以不必拒绝他的热情,甚至也回他一句一见如故!但你一定要理性地看待这句话,思索这句话的真正意义,因为这句话纯粹是一句客套话,也有可能是一颗裹上糖衣的毒药,他是想用温情来拉近和你的距离,好从你身上获得某些利益。如果这是一句客套话,你的热切回应不但无法给对方产生效用,自己也会因为对方随之而来的冷淡而受伤,更有可能暴露了自己,反给有心人以可乘之机;而最有可能的是,你把对方吓跑了。如果对方真的另有所图,你的热切回应,正好自投罗网,结果也就不用多说了。
如果对方的一见如故之后还有其他的后续动作,你应该与之保持一种善意的距离,保持距离的目的是为检验对方的真伪,以免自己受伤。如果对方和你彼此都一见如故,这是最危险的状况,你应该立刻向后退,以免引火自焚,或因为太过接近而彼此伤害,葬送有可能好好发展的友情;如果一见如故只是对方一相情愿,话不投机半句多,不必花心思在这上面。当然,如果双方一见如故,也都理智地各取所需,那就另当别论了。
一见如故是一种人生的幸运,但有时也会成为千种不幸的开始。对刚结识的朋友,不分青红皂白的把其当做知交好友,什么话都对他说,这可是交友的大忌。对刚结识的朋友说话一定要有所保留,该说三分的千万不能说四分。在人际交往中,你若与朋友初交就把心掏出来给对方,用心和他交往,那么有可能“受伤”。
小张是一家公司的业务经理,在一次聚会上,与另一家公司的业务员相遇,两人很投缘,话也越说越投机,大有相见恨晚之感。小张把对方当成了自己的贴心朋友,结果在耳热酒酣之后,把自己公司将要开展的业务计划说了出来。一个月后,当小张的公司把新的业务计划投入实际运作时,却被客户告知别的公司已经在做了,并签了合同。作为与老板共知计划机密的小张,自然被上司批评一番,并罚俸降职,永不重用了。小张没想到把对方当成朋友,对方反而害了自己。
萍水相逢,却一见如故,的确是人生中的一大幸事,彼此道尽肺腑之言,知心相待,固然很好。但人生中何处去寻找如此多的一见如故的朋友呢?茫茫人海,一面之交者却是大多数,怎可将满腹的想法与之倾吐?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可能与你一见如故,初次见面,感觉彼此不讨厌,当然可以浅交,但不要因为别人的一句“一见如故”就欣喜若狂,像见到久别重逢的故知一样与之推心置腹。有时,你的坦诚相待,真心相对可能会被别人所利用,这样的“一见如故”最好敬而远之。
与人交往或办事情的过程中,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说“一见如故”时,可能会掺杂很多奉承语言,目的是扰乱你的判断。如果你不加以防范,很可能就陷入了对方设计好的陷阱。因此,当听到这类话语时,最好提高警惕,不要因为虚荣心得到了满足而使自己深陷泥潭。
逢人只说三分话之中的这三分话,还不在重要话之内,重要话是一句都说不得的。你所说的三分话,应该是风花雪月,应该是柴米油盐,应该是天上地下,应该是山海奇观,应该是稗官野史……总而言之,应该是无关紧要的内容,虽然说得头头是道,说得兴味淋漓,说得皆大欢喜,其实是言之无物,这就是有效防止“交浅言深”的办法。
一定要谨慎把握好语言,不该说的话千万别乱说。朋友之间相处,话不可露尽,于人于己都有好处,这是交友之道。
理智地去分析“一见如故”中的真伪。
一见如故是一种人生的幸运,但有时也会成为千种不幸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