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罗马哲学家西赛罗说:“任凭怎么脆弱的人,只要把全部精力倾注在唯一的目的上,必能有所成就。”当今社会是一个极易让人迷失的社会,有个明确的目标,清晰的方向,是件非常值得庆幸的事。每个人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应该专注于既定目标,并为之不懈努力。无论在生活、工作或人际交往方面,很多人都有过要改变自己的想法。但是,却很少有人将这种欲望化为清晰明确的具体目标来执行。结果,这些人的愿望也仅仅是空谈而已。
美国在 20 世纪 60 年代,曾经对 1 万名大学毕业生做了一次有关目标设定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没有目标的占 27%,有模糊目标的占 60%,有明确目标的只有 10%,而有非常明确目标的就更加少得可怜,仅仅 3%。25 年后的跟踪调查又给出了清晰的结果——目标与个人的成功是息息相关的。那 27%没有目标的毕业生大都穷困潦倒,靠社会救济及子女赡养百无聊赖地勉强度日;而那 60%有模糊目标的毕业生大多成为蓝领阶层,靠出卖体力和简单重复的劳动养家糊口;10%有明确目标的毕业生成了白领阶层、专业人士,经济宽裕而且仍在不断进步;3%有非常明确目标的毕业生成了各行业的顶尖人物、成功的佼佼者。
由此可见,目标对人生具有巨大的导向作用,有目标会让人更加专注。有什么样的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所以,设定目标以及对目标认识的明确度,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乃至一个团队的发展道路。
相传,大唐贞观年间,在长安城西的一家磨坊里有一匹马和一头驴子。它们是好朋友,经常在一起谈心。马负责为主人拉车运货,驴子的工作是在屋里推磨。贞观四年,这匹马被玄奘大师选中,接受了一项艰巨的任务,与大师一起去天竺国大雷音寺取三藏真经。
13 年后,这匹马跟着大师经历了千辛万苦,驮着佛经回到长安。大师受到重赏,而马也被人们精心打扮一番与大师形影不离,跟随大师去全国各地讲经。不久,朋友见面,老马跟驴子谈起了旅途的经历:浩瀚无边的沙漠、高入云霄的峻岭、火焰山的热浪、流沙河的黑水……驴子听了神话般的故事,大为惊异。驴子惊叹说:“马大哥,你的经历这么丰富呀!那么遥远的路程,那种神奇的景色,我连想都不敢想。”
马思索了一下,感叹道:“老弟,其实这几年来我们走过的路程是差不多的。”
驴子不理解:“哪里?我的确一点儿见识都没有长!”
马说:“你想,我在往西域走的时候,你不是一天也没有停止拉磨吗?不同的是,我同玄奘大师有一个遥远而明确的目标,始终按照一贯的方向前进,所以我们开了眼界;而你却被人蒙住了眼睛,一直围着磨盘打转转,所以总也无法走出这个狭隘的天地。”
没有大目标的人,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事业上,都容易随波逐流。世界上最贫穷的人并不是身无分文的人,而是没有大目标的人。想别人之不敢想,做别人之不敢做。只有胸怀天下,目标远大才会有巨大的成功。
每个人来到世上,就是希望快乐地生活,实现自己的理想。如果你追求的是大目标,你就不会满足于现状,你就会奋斗不息、追求不止。作家高尔基告诉人们:“目标愈远大,人的进步愈大。”大目标会告诉人们能够得到什么东西。大目标会召唤人们采取积极的行动。
当然,光有大目标还不够,还要确立这个目标必须符合实际、科学合理。在企业管理中,每一家企业都希望自己定的目标是个科学的、正确的目标,能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的资源获得最好的发展,但是在如何得到一个“正确目标”上,管理者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老板把自己的目标当成是企业的目标。很多企业不是没目标,他们都觉得自己有目标。而这个目标往往是老板的目标,不是企业的目标,很多老板把自己的个人目标和企业的发展目标搞混了,老板的目标是与个人的理想、抱负和兴趣有直接关系,但它往往与企业自身的资源和能力并不完全一致。比如,有的老板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希望自己的企业规模越大越好,于是不计成本地兼并、扩张,这对企业的发展是非常危险的。
第二,目标总是变来变去。曾有人很形象地比喻自己老板的目标,“我们老板的目标是一个移动靶,他给了我一个目标,我刚往这儿跑了,他又移到另外一个地方了,没几天他又变方向了,我们就在不停地追他的目标。”有些员工还说,“现在不仅是移动靶,简直是飞靶,我们根本不知道下一步它会往哪儿变,假如是导弹发射,我们还可以计算一个抛物线的轨迹,提前做点准备,但我们老板的目标变化一点轨迹都没有,这靶你说怎么打。”
第三,目标十分模糊。最常见的情况是有总体的目标,没有具体的目标。比如,企业谈得最多的就是明年的销售额在增长到 500 万元还是 5000 万元,利润要达到多少多少,却没有规划过具体的目标,如成本如何控制、销售费用如何投放、营销部门是要增加人员还是通过培训来提高人员的水平,这都没有具体的方向。说白了,这种目标完全是一种“口号式”的目标,没法具体指导企业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