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读懂食物的“性”与“味”

中医学早就有“药食同源”之说,许多食物即药物,它们之间并无绝对的分界线。古代医学家将中药的“四性”“五味”理论运用到食物之中,认为每种食物同样也具有“四性”“五味”。

食物的“四性”又称为四气,即寒、热、温、凉。寒和凉的食物能起清热、泻火、解毒的作用,在炎热的夏季饮用菊花茶、绿豆汤、荷叶粥、苦瓜茶等,可清热解暑,生津止渴。热和温的食物能起温中除寒的作用,在严冬季节选用姜、葱、蒜,以及羊肉之类食物,能起到除寒助阳、健脾和胃的作用等。

食物除“四性”外,尚有性质平和的“平性”食物,如谷类的米、麦及豆类等。

食物的“五味”即辛、甘、酸、苦、咸。食物的“味”不同,对人体的作用有明显的区别。

辛味食物:祛风散寒,舒筋活血,行气止痛。如生姜可发汗解表、健胃进食;胡椒可暖肠胃、除寒湿;韭菜可行瘀散滞、温中利气;大葱可发表散寒等。

甘味食物:补养身体,缓和痉挛,调和性味。如白糖可助脾、润肺、生津;红糖可活血化瘀;冰糖可化痰止咳;蜂蜜可和脾养胃、清热解毒;大枣可补脾益阴。

酸味食物:可收敛固涩,增进食欲,健脾开胃。如米醋可消积解毒;乌梅可生津止渴、敛肺止咳;山楂可健胃消食;木瓜可平肝和胃。

苦味食物:燥湿、清热、泻实。如苦瓜可清热、解毒明目;杏仁可止咳平喘、润肠通便;枇杷叶可清肺和胃、降气解暑;茶叶可强心、利尿、清神志。

咸味食物:软坚散结,滋润潜降。如食盐可清热解毒、涌吐、凉血;海参可补肾益精,养血润燥;海带可软坚化痰、利水泻热;海蜇可清热润肠。

传统医药理论认为,辛入肺,甘入脾,酸入肝,苦入心,咸入肾。肝病忌辛味,肺病忌苦味,心肾病忌咸味,脾胃病忌甘酸味。

每种食物都有不同的“性味”,应把“性”和“味”结合起来,才能准确分析食物的功效。因此,不能将食物的性与味孤立起来,否则食之不当。

麻辣烫要少吃

麻辣烫是很多人喜爱的美食,确实,各种街头麻辣烫,风味独特、口味够“劲”。但是麻辣烫也被评为“街头十大垃圾食品”之首。街头食品的卫生状况本来就堪忧,而麻辣烫更是隐藏着一些健康隐患。

1.食材不够新鲜卫生

麻辣烫都是已经洗好摆在那里的,来了客人之后,涮涮就可以吃了。至于食材是否清洗干净,是否有农药残留等问题,食客都无从知晓。而这些都是隐藏的危险因素。

2.千滚汤底危害更多

麻辣烫的汤底都是反复使用的,一般不会轻易更换。反复使用的汤底里,由于长时间涮肉丸和蔬菜等食物,会产生很多的亚硝酸盐、草酸以及蘑菇中的嘌呤,浓度还在不断上升,长期食用对身体危害很大,有导致胃癌、食道癌、肝癌、大肠癌的可能。还有些不法商贩在汤底里放罂粟,让你越吃越想吃,其危害就不言而喻了。

3.辛辣咸香重口味掩盖了危害

浓郁的辛辣味可以掩盖食材的不良味道,同时,刺激食欲胃口大开,多吃的同时也会对胃肠产生更多的刺激,随着辣度的增加,刺激也在增加,长期下去可能出现胃肠的问题如胃炎和胃溃疡等。调味料过咸,盐摄入超标,增加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的发生风险。

4.生熟一锅易惹病菌

麻辣烫都是生熟一锅的,已经煮熟的、刚刚下锅的、半生不熟的都在同一个锅里,而病菌和寄生虫卵也在那一起传来传去,吃了很容易引起消化道疾病。

5.麻辣烫都是经过高温煮过的

有很多人喜欢吃过烫的食物,通常我们口腔忍耐的最大温度是 65℃,而食道的忍耐温度为 45℃。吃到口中觉得烫的食物,在食道更会觉得烫,这样高温容易将食道黏膜损伤,如此就会增加食道癌的风险。 LWle7bIIk7K7e0HIar7/rSj8v3YdYj73nZ19ZLzIglm+wzhfT2DjCtm107dJzwE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