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才的价值不可忽视。古有诸葛亮舌战群儒、苏秦游说六国,凭三寸不烂之舌,化干戈为玉帛;今有李敖妙语清华、北大,笑谈古今天下。口才已成为现代人际交往、思想交流、自我推销的重要手段之一。
当今社会处处充斥着变数、竞争,而一切的转变也必将通过人们的口才予以完美的诠释。所以,口才的价值越来越高,它是现代智能型人才的基本素质。思维敏捷、能言善辩是事业成功的保证,一个善于说话的人,首先必定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能深刻认识事物,只有这样,说出话来才能一针见血,准确地反映事物的本质,使之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文,并以有声、有形、有情的立体方式展现给他人,从而反映事物的本质,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达到传递真理、交流思想感情、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目的。同时也促使一个人心态积极、自信主动、开发潜能,增强其整体素质和交流能力。这样的人当然可以称得上是人才,而且是出类拔萃的人才。所以说,有口才者必定是人才,此言极是。
颜永平在北大做知识讲座时讲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我想这个故事也是对有口才必定是人才的最好诠释。
从前,一个国王有着一项很特别的忌讳,任何人在国王的宴席上都不可翻动菜肴,而只能吃上面的那部分。不然就是侮辱国王,是要被杀头的。一次,一个国外的使臣来到这个国家,国王非常高兴地设宴招待这个使臣。宴会开始了,侍者端上来一条盖着香料的鱼。这个使者不知道国王的忌讳,就把鱼翻了过来。
大臣们看见了,齐声喊道:“陛下,您遭到了侮辱,您必须马上处死他!”
国王叹了口气,对使臣说:“你听见了吗?如果我不处死你,我就会遭到臣民们的嘲笑。不过,看在你并不知道这个规定、贵国和我国又非常友好的关系上,你在临死前可以向我请求一件事,我一定允许。”
使臣想了想说:“既然这样,我也没办法,我就向您提一个微小的请求吧!”
国王说:“好,除了给你生命,什么要求我都能满足。”
于是使臣说:“我希望在我死之前,把每一个看见我翻转鱼的人都挖去双眼。”
大臣们面面相觑,然后一个个站起来,指天画地发誓说自己什么也没看见,因此不应该被挖掉双眼。
最后,使臣微笑着站了起来:“既然你们没看见我翻动那条鱼,为什么要处死我呢?”
众臣们没办法,只好招呼使臣继续吃饭。
就这样,使臣凭着自己的智慧和口才又回到了故土。
李开复在一次《21 世纪最需要的七种人才》的演讲中将“高尚的沟通者”列为 21 世纪最需要的七种人才之一。的确,无论在远古的社会、当今的社会还是未来的社会中,只有能很好地与人沟通的人,才具有高尚的思想。有了才干没有口才,也许能获得成功;但既有才干,又有口才之人成功的概率一定会更高。因为许多机遇的把握都需要通过口才来赢得。我们看现代社会中很多人都有着他们自己的所长,比如,做出突出成绩的记者、创造世界纪录的运动员、做出美味佳肴的烹饪高手等,他们都可以称得上是人才,但这样的人才一旦让他们说些什么的时候,他们就会语无伦次或者言谈晦涩,和他们的专业技能比起来简直有着天壤之别。然而面对这样的人群,我们不能直言说他们不是人才,但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他们晦涩的语言使他们头上的“人才”桂冠无法得到更完美的展现。因为,一个人的才干往往是通过言语谈吐得到证实和发挥的,有才干但没有口才的人,比起有才干又有口才的人,成功的可能性要小许多,就如同人们说的:“干得好不如写得好,写得好不如说得好,辛辛苦苦干一年不如大会发个言。”没有口才就好像鸟儿失去羽翼,无法飞上天空自由翱翔一样。可见,口才对人才的重要性。
社会需要人才,而人才需要口才,口才已成为现代人必备的重要能力,口才的作用已渗透到当代生活的各个领域。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正常人不需要说话不需要和别人交流,也没有任何一种工作不需要和别人打交道。所以,成功的沟通者当之无愧为 21 世纪最需要的人才之一。
人们常说:“心实不能仕途,言拙难会经济。”在现代社会中,大多成功者都会表现出妙语连珠、出口成章的基本素质。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随之变得频繁起来,如果没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便无法适应这种信息社会,所以说社会向人才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只会默默耕耘的“老黄牛”,还需要一个能说会道的“百灵鸟”。
【智言慧语】
说话能力是人们驾驭生活、改善人生、追求成功的无价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