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浪费哪怕一个钟头时间的人,说明他还不懂得珍惜生命的全部价值。
——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
“时间就是金钱”,是人们普遍认可的一句话。时间可以换来金钱,但金钱未必可以换回我们的时间。工作者把月薪和整月的时间相核算,就能算出一个小时的价值,这是一个时间成本的计算过程。注意到时间的货币价值,将有助于我们自觉地减少时间的浪费和虚度。
在一家书店里,有位犹豫了很久的男士开口问店员:“这本书多少钱?”
店员回答:“1美元。”
“1美元?”这人又问,“能不能便宜些?”
店员说:“这我做不了主,它的价格就是1美元。”
这位顾客又看了一会儿,然后问:“经理先生在吗?”
“在,”店员回答,“他在印刷室忙着呢。”
“那好,我要见见他。”这个人坚持一定要见经理。于是,经理就被请了出来。
这个人问:“经理先生,这本书你能出的最低价格是多少?”
“1.25美元。”经理不假思索地回答。
顾客惊讶地说:“1.25美元?您的店员刚才还说1美元1本呢!”
“这没错,”经理说,“因为我情愿倒给你1美元我也不愿意离开我的工作。”
顾客心想,算了,结束这场自己引起的谈判吧。他说:“好,这样,你说这本书最少要多少钱吧。”
“1.5美元。”
“1.5美元?你刚才不还说1.25美元吗?”
“对。”经理冷冷地说,“我现在能出的最低价钱就是1.5美元。”
这人默默地把钱放到柜台上,拿起书走了。书店经理给他上了终生难忘的一课:时间就是金钱。
本杰明·富兰克林说:“记住,时间就是金钱。比如说,一个每天能挣10个先令的人,玩了半天,或躺在沙发上消磨了半天,他只会认识到仅仅是在娱乐上花费了几个先令而已。不对!他还失去了他本应得到的5个先令。金钱就其本性来讲,绝不是不能开价的。钱能生钱,而且它的子孙还有更多的子孙。谁杀死一头生仔的猪,那就是消灭了它的一切后裔,乃至于它的子孙万代,如果谁毁掉了5先令的钱,那就毁掉了它所能产生的一切。也就是说,毁掉了一座英镑之山。”
英国沃里克大学的经济学教授伊恩·沃克认为,人们的时间价值,等于他的工资除以当地平均生活成本,再乘以0.99。这样,平均下来,一分钟对于英国男人来说值10便士,对于女人来说值8便士。根据沃克教授的理论,时间宝贵极了,甚至你刷3分钟牙便会令你失去30便士;如果自己动手洗一次车,除了水和去污剂要花钱外,还有3个英镑的时间损失费呢。这个公式不仅解答了“时间到底值多少钱”的问题,而且还对人们的生活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比如,时间管理者可以借助这个公式来计算自己加班到底划不划算,打车省钱还是乘公共汽车省钱。
这样计算一下,你浪费了多少时间就是在损失相应数额的金钱,人们就会更具体地体会到“时间就是金钱”这句话的分量,就会开始注意不去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当然,这并不是说让你时时刻刻工作,不与人聊天和休息,那就失去工作的意义了,聊天和休息自有它们的价值。这里的意思只是让每位时间管理者清楚自己的时间价值。
计算出自己每小时的价值,有助于人们在做事时,将机会成本考虑进去。例如,是花3小时的时间到火车站买票,还是花15分钟在附近的售票代办点买票?当然,后者要多付5元的手续费;再如,你是愿意花好几天的工夫把自己的手稿抄一遍,还是索性花100元钱让打字社的小姐为你把手稿打印出来?这类情况会遇到很多,只要你对自己的时间价值心中有数,相信你会做出既节省时间,实际上也是节省金钱的决定。
美国经济学家尼可拉斯·格里高利·曼昆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迈克尔·乔丹应该自己修剪草坪吗?他的观点是,乔丹应该让隔壁的小姑娘杰尼弗用4小时时间去修剪草坪,付给她同样时间在麦当劳打工可以挣到的20美元或再多一些钱,而他自己则可以利用这修剪草坪的4小时时间去拍广告片,2小时就可以挣到1万美元。
时间的价值是通过“充实的劳动”来实现的,而不是凭空想象,而且对于每个人来讲都有不同的价值量,例如在同一天内,甲缝了6个手袋,而乙却只缝了4个手袋。可见甲在这一天的时间价值就大于乙的时间价值。由此可见,时间的价值量正是由个人在这段时间内的劳动量的价值来衡量的,劳动量的价值越大,那么时间的价值也就大。不同的人在对待时间价值上的不同态度和观点,决定了其不同的人生经历。要想成为一名成功的工作者,只有知晓时间的价值,并以实现时间价值目标付诸实践行动。有效地使用自己的时间,就是在创造财富。而要做到这一点,每位工作者都要清楚地算算自己的时间价值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