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令人难以回答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论回答“是”或“否”都可能给人带来麻烦。面对这样的问题,先不要急于给出答案,一定要想好了再说。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
百兽之王狮子想吃其他兽类,但是需要找借口,于是张开大口让百兽闻自己的口是香还是臭。首先轮到狗熊,狗熊闻后实话实说:“有股肉的腥臭味。”狮子发怒道:“你不尊重我,留你何用!”将它吃掉了。第二天,轮到猴子来闻。鉴于狗熊的教训,猴子乖巧地说:“哟,好一股肉的清香味啊!”狮子又发怒:“你溜须拍马,留你何用。”又将它吃掉了。
第三天,轮到兔子来闻。它知道,说臭要被吃掉,说香也要被吃掉。于是它凑到狮子嘴边,故意闻得十分认真,但却老不开口。狮子急了,催它快说。它便说道:“报告大王,我昨晚受了风寒,感冒鼻塞,闻了这么久,实在闻不出是臭还是香。等我好了,鼻子通了,再来闻吧。”狮子无奈,只好放了它。
兔子正是巧妙地回避了这个难于答复的问题,才得以保全自己的性命。其实不仅是寓言,在现实社会中也有因为会说话而保住性命的。
一些令人难以回答的问题,经常带有明显的挑衅色彩,不论回答“是”或“否”都可能给人带来麻烦。面对这样的问题,先不要急于给出答案,一定要想好了再说。而面对这样怎么回答都不对的问题,会说话的人通常会想办法巧妙地避开。
项羽称王后,想谋杀刘邦。范增出主意说:“等刘邦上朝,大王就问他:‘寡人封你到南郑去,你愿不愿意去?’如果他说愿意,你就说他意图养精蓄锐,有谋反之心,可以绑出去杀掉;如果他说不愿意去,你则以其违抗王命杀掉他。”
刘邦上殿后,项羽一拍案桌,高声问道:“刘邦,寡人封你到南郑去,你愿不愿意去?”
刘邦答道:“臣食君禄,命悬于君。臣如陛下坐骑,鞭之则行,收辔则止。臣唯命是听。”项羽一听,无可奈何,只好说:“刘邦,你要听我的,南郑你就不要去了。”
刘邦说:“臣遵旨。”
刘邦的言语避开了项羽问话的前提,故意说对项羽忠心耿耿、“唯命是从”,从而使项羽找不到借口杀自己,为以后成就霸业保留了机会。
对于一些刁钻的问题,无论你的答案是肯定还是否定,都可能带来麻烦,所以有时不要直面问题,绕一圈后,你会发现原来这里柳暗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