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检点言行,注重小节

俗话说:“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古人很早就对人的举止行为做过要求。随着人类文明的提高,人们对自身行为的认识也日益加深。礼貌的举止行为既是个人修养,也是无形的财富。有的人认为“不拘小节”是一种潇洒,一种成就大事的风格。实际上,我们在小节处更应检点。殊不知,日常琐碎所体现的细节,才是一个人的天性、本质、修养的自然流露,这些细节往往将人的言谈举止反映得更客观更全面。

今天,有些人很少注意检点小节,他们将轻浮视为洒脱,将放荡不羁视为追求个性。这种认识上的错误,使他们在人生旅途上与人相处时处处碰壁。有的人在工作单位上班、下班,与人见面从来不打招呼,对面来人了赶紧将头扭向一旁。有的人获得了一点成绩,于是我行我素旁若无人,当他失败时,便无法得到别人的一点安慰和帮助,大家的评语竟是“活该”、“应有此报”,这样的结局多令人心寒!如果他平时能放下自己那副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派头,与周围的人多沟通,又怎么会落得如此狼狈的下场呢?

不要小瞧与别人沟通这一细节。虽然与人沟通感情的最初阶段只是打招呼,但不要忘记,在人的内心里有思想和感情两个方面,心与心之间的轴要想系上纽带,最初的方法就是打招呼,由陌生到认识再到熟悉。如果连最简单的“您好”、“再见”等日常的招呼也不会,又怎么能与人相处呢?

在交往时,言行举止往往与人的内心世界联系在一起,因此,对于个人的言行举止,也必须注意。因为这些言行可能会影响对方对你的印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交往的成败,尤其应该注意的是,尽量不要招致对方的不愉快,所谓“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我们总要时时反省、检视自己的举止言行,虽然只是一些小节,平时稍加注意才会让对方对你有好感。有的人交谈时习惯使用口头禅,甚至时常讲“不可以”、“不行”这一类否定的词语,这样给人的印象多半是态度冷漠。你必须好好注意,加以改善。“入乡随俗”是一句大家都很熟悉的谚语。每个人的举止言行都是环境的产物,但人是能动可变的。要改造环境,首先必须适应环境。这点任何人都需要注意。

与人交往时,就表情而言,应注意的态度主要有:

自鸣得意的态度,傲慢的态度,不屑的态度——这会伤害对方的自尊心。

不稳定的态度——说一些没有自信心的话,使听的人无法信任你。

卑屈的态度——被视为傻瓜、无能,会让人低估你的实际能力以至让人从骨子里看不起,过度热衷于取悦别人,很难给人留下好印象。

冷淡的态度——使人感觉不亲切,缺乏投入感,使人敬而远之。

不识时务的态度——如在酒席上谈论严肃的话题;如诉说悲哀的事情时,脸上无任何表情;或只知谈论个人兴趣,从不理会别人的感觉和反应。

随便的态度——给人马马虎虎、消极的感觉,反应过激,语气浮夸,满口粗话。以上所举的态度,应该随时注意,避免这些不良态度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表现出来。

就动作而言,应注意的姿势或动作主要有:

坐要有坐相,不要随便左右晃动,女士两腿要并拢。

站立时膝盖要伸直,腰板要直,不要抖腿,不要撅臀部。

不要抓头搔耳,两手应自然垂放在两侧,或是轻放在前面。

不要玩弄或吮吸手指,尽量不要跷脚。

表情温和,有亲切的眼神和饱满的精神。

有的人说话时喜欢将手插在口袋里,有时还坐在桌子上,这都不是好习惯,会显得过于散漫、过于随便。在交谈时,将手插在口袋里,不仅很难令对方接受,而且容易让人产生不良的印象,尤其是在多数听众面前,这种姿态会使周围的人觉得这位发言者只沉迷于自己的世界中,而不顾他人感受,且这种人表现欲望非常强,使人感觉到别人不可超越他。不管你有没有这种傲慢的想法,这种姿势都很容易让人误以为你就是这样一种人。

上面说到的,都是人际交往中需要注意的细节,我们并不是提倡处处都谨小慎微、缩手缩脚、婆婆妈妈,但是某些不良的举止还是杜绝为好。 V4AII5WLYAJ6khfEhFWVB/nTO3RrwPmIwJmGlb2+u8o0Cu2QbDpYqTjjhlsewhU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