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本在得人,得人在慎举,慎举在核真。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人才犹如冰山,浮于水面者仅 30%,沉于水低者达 70%。因此,识别人才一定要使使“放大镜”,用用“望远镜”,这样才能合理地使用人才。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就是指耳闻之不如目见。所以,知人特别强调和讲究知人的艺术,知人不能光凭耳朵听,还要用眼睛看。齐威王时期的即墨大夫,自从到即墨之后,勤于理政,公正廉洁,使那里五谷丰登,百姓安居乐业,没有什么官司之类的事情发生。就是这样的一位即墨大夫,齐威王左右的人却不断地在齐威王面前讲他的坏话。齐威王没有听信这些坏话,派人到即墨那里了解情况,发现他左右的人之所以讲即墨大夫的坏话,是因为即墨大夫没有给他左右的人送礼求情。于是,他加封了即墨大夫的官爵。
管理者如果对人多怀有疑心,那么,形形色色的离间术就会趁虚而入。离间术能扩大他人之间的分歧,或加深误会,或编选谎言、制造矛盾、破坏他人团结。离间术的目的就是抑人扬己、损人利己。作为管理者,在对下属产生怀疑时,一定要警惕离间术乘虚而入。
“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对离间术的破译方法是,要建立在对怀疑对象的行为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之上,既不能盲目猜疑,又不可掉以轻心,不能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而是要让事实来说话。
另有一个阿大夫,到阿地之后,整日花天酒地,不理政事,使那里田地荒芜,民不聊生。赵攻鄄,他不去救;卫取薛陵,他竟不晓得此事。就是这样的一个阿大夫,齐威王左右的人却经常在齐威王面前讲他的好话。齐威王也没有听信这些好话,派人到阿地做了解,知道了其中的奥秘。于是召见了阿大夫,对阿大夫说:“自从你到了阿地之后,天天有人讲你的好话,可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可见你必是送了些礼物给我手下的人,让他们尽在我耳边讲你的好话!”接着,就把阿大夫和夸过阿大夫的那几位手下都杀了。这一来,齐威王手下的臣子个个既惊又怕,再也不敢谎报情况了。齐国的兴盛强大与此不无关系。
上面这两个故事告诉人们这样一个道理:人讲话是有其目的性的。管理者身居高位,对下情不可能事事清楚,他需要别人提供情况。管理者为官一任,最可怕的是被蒙蔽而听不到真切的声音。进耳之言,究竟可靠与否,还是需要调查研究的。齐威王能从被毁者中看出好人,从被誉者中找出坏人,不被谎报“军情”的小人所欺骗,就是因为他搞了调查研究,弄清了产生坏话和好话的原因。
千百年的经验告诉管理者,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这是千真万确的。人的眼睛识人可能会因种种原因产生某些错觉。所以,要从根本上知人,只有通过实践,实践出真知。既要识人,就要重在其实践,通过实践看其表现如何。日常生活中,一些人可以用花言巧语去骗人,但要用其实践去掩盖自己的虚伪面目是很难的,虽然假动作也可以骗人于一时,但不可能骗人一世。随着事物的不断发展,其真面目终将暴露。实践将说明真的就是真的,假的就是假的。
在历史上,不能够识破下属的欺骗行为,而错误地以己观人,以己心观他心,以个人的经历、常识、观点、内心思想为标准、为参照来判断他人的思想活动,这样的教训也是很多的。
北魏节闵帝时期,尔朱荣把持朝政,另一个大臣贺欢带兵攻打尔朱荣,以清理君侧为名博得人心,聚集了正面力量,最后功成,杀了尔朱荣一家。尔朱荣的弟弟尔朱世隆在外省为将,招兵买马,准备报仇雪恨。他的一个部将叫房弼,当时任青州刺史,是一员猛将对尔朱氏一家一向忠心耿耿。他招集部下,欲割手臂上的血为盟,尽心尽力地去帮助尔朱世隆。都督冯绍基是房弼的助手,深得房弼的信任。他对房弼献计说:“现在天下大乱,人心不齐,要表现真诚之心,应该冒着严寒,割心前之血为盟,岂不是更能得天下人之心?”房弼是个血性之人、直肠子,将心比心,认为这个主意很好,就招集所有部下和当地老百姓,当着众人的面,在冰天雪地里,赤裸着上身,气壮声雄地叫冯绍基动手。看着冯绍基微微发抖的手,房弼禁不住笑了,骂道:“他奶奶个熊,抖个啥子!快动手,老子冷着呢!”冯绍基一鼓劲,举刀割房弼胸前时,出乎意料地轻轻一推,就把房弼杀死了,带着人马投奔节闵帝。
可见,管理者如果没有完全认识下属对整体的影响是十分可怕的,这将导致整个集体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