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必有实,事必有功。
——(东汉)荀悦《申鉴·俗嫌》
《孟子》中有个著名的“揠苗助长”的故事,说的是宋国一个农夫担心自己田里的禾苗长不高,就天天到田边观望。接连几天,他都看不到禾苗有明显长高的迹象,不禁心急如焚。后来,他想了一个帮助禾苗快速生长的办法,那就是把禾苗一棵棵地拔高。农夫从早上一直忙到太阳落山,累得筋疲力尽。他高兴地回到家,竭力夸耀自己今天的功劳。但是第二天早上,他的儿子跑到田里一看,发现禾苗全都枯死了。
不以务实的态度做事,而是盲目地急于求成,这既是宋国农夫失败的原因,也是许多现代企业管理者经常犯的错误。
组织管理者往往需要建立自己的权威,所以永远保持“正确”的决策和言行就成为他们努力的方向之一。与之相对应,当自己在某方面不甚了解时,就会自然地掩饰这种不足,表现出无所不知的样子。然而,这对管理者自身成长和组织发展是非常有害的。安德鲁·伯罗斯说过:优秀的首席执行官在讲话时从不装腔作势,他的员工也是如此。
三国时期,曹操在一次行军打仗的过程中,为了保护即将成熟的庄稼,下令不得马踏或人为踩坏禾苗。这时,一只野兔惊扰了曹操的坐骑,马受惊后疯狂奔跑,结果踩坏了大片庄稼。刚颁布法令,自己马上就违反了,但曹操没有装腔作势地为自己开脱,也没有解释管理者可以有免除的机会,而是削发以抵斩头的罪行。曹操知法犯法,主动接受惩罚,赢得了将士的信赖和拥护。这种务实的管理作风不但没有损害他的威信,反而极大提升了他的个人声誉。
对一件事情或某方面的状况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历来是为人处世的一条根本原则。孔子教育人们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既是老实做人、踏实做事的忠告,也是现代企业管理者从事管理工作应该具备的一种智慧——坚持实事求是,务实赢得成功。
声名远播的西点军校有一个久远的传统,学生遇到军官问话时,只能有四种回答:“报告长官,是!”“报告长官,不是!”“报告长官,不知道!”“报告长官,没有任何借口!”除此之外,不能多说一个字。管理者每天忙忙碌碌,是否能够接受良心的拷问而做出如上的回答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管理工作千头万绪、管理情况错综复杂,管理者只有坚持务实的作风,才能正确地做事,有力地推进管理活动,促进公司发展。特别是当犯错不可避免时,我们更需要以务实的精神应对,这样才能纠正错误,化解危机,转危为安。
有哲学家说过:“正是因为自以为是,人们才会迷失自己。”因此,在沟通、团队协作、激励等管理工作中,企业管理者务必要秉承实事求是的原则,既不被外界欺骗,更不自欺做到“知之为知之”,从而避免自我迷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