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即其所短,而痛自克治,则官无难事,事无不集者矣。
——(元)张养浩《牧民忠告·拜命》
管理者是一个团队的核心,管理者素质的高低、修养的好坏,既决定着管理者的业绩也关系到企业的盛衰。但是套用一句俗话来说,“管理者也是人”,也有各种各样的毛病。因此管理者必须克服一些不良的心理倾向,才能保证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张养浩提倡的“克性之偏”,就是加强内省,克服自己的缺点,如此,则“官无难事,事无不集”。
管理者作为团队中享有权利的分子,有的容易产生忌妒心理,这种忌妒是对强于自己的同事或下级产生的恐惧、愤怒和忌恨,由此而采取贬低甚至诽谤别人的手段来摆脱恐惧和愤怒的困扰,以求心理上的平衡。而能干的管理者懂得训练接班人,他会把许多详细资料移交给接班人。只有这样,管理者才能加强自己,从各方面提升自己。人们凭自己的能力促使别人去干工作获得的报酬多于自己亲自去干所获得的报酬,这是永恒的事实。但是管理者的忌妒心理却在抑制人的积极性,扼制人才的发现和开发,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心理相容性、群体凝聚性,对个人的身心健康和不断进步都会造成很大的损害。
三国时代,杨修在曹操手下担任主簿。杨修非常聪明,据说有一次丞相府建造花园,工匠们请曹操验收。曹操看了什么也没说只在园门上写了一个“活”字。工匠们不解其意,就去问杨修。杨修说:“丞相嫌园门设计得太‘阔’了。”工匠们按杨修的提示修改了方案。曹操见改造后的园门,问工匠们是如何知道自己心意的,工匠们说多亏了杨主簿的指点。曹操口中称赞杨修,心里却嫉恨杨修的才华。后来就借故把杨修杀掉了。还有同样才华横溢的祢衡,也被曹操用借刀杀人的方法害死了。曹操患有头痛病,与他嫉妒的性格有一定的关系。
固执心理是另一种容易影响管理者的不良心理。固执是坚持成见、不懂变通的心理现象。在日常工作中表现为一意孤行,只相信自己不相信别人。固执心理对于管理者,尤其是主要管理者来说,其危害性是很大的。久而久之不仅影响事业发展,也会使管理者处于苦恼的孤立地位。某些管理者在进行重大决策时,不听取多方意见,不进行实际的调查研究,一味坚持自己从第一印象中得出的错误结论,作出错误的决断,其结果将最终导致重大的损失。例如明代的“土木之变”就是因为明英宗固执己见,不听取臣下意见,轻率出兵所致。现代社会发展瞬息万变,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全军覆没。因此,作为管理者绝不能固执轻率而应当集思广益,作出正确的判断。只有这样才不致在社会竞争中被淘汰。
还有少数管理者喜欢被奉承。奉承是一种只听好话、听不进坏话,爱听报喜、厌听报忧的心理现象。爱听报喜、不爱听报忧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处处可见,明明是企业亏损,却上报赢利;明明企业问题严重,却说成“形势一片大好”。喜好奉承的管理者,往往不能了解下面的实情,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给事业造成极大的损失。
另外,许多人认为在一个团体中高高在上的管理者总是意气风发的,其实不然,管理者也会被忧郁心理所困扰。忧郁心理是一种情绪低落、遇事多虑甚至焦虑的心理现象。过分的小心谨慎,就会寸步难行、丧失机遇,就会斗志衰退、疑而不决,有时后果会不堪设想。忧郁心理的最大危害是影响管理者果断决策,影响管理团队的奋进斗志。犹豫不决不等于深谋远虑,特别是在信息社会,不抓住机遇及时决策,就会耽误大事。
总之,作为管理者,首先要努力加强自身的修养,要勇于“纳谏”,虚心听取他人的不同意见,甘当伯乐,也要敢于正视问题,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另外还要尽量克服以上几种不良的心理现象,争取发挥最高的管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