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自省自修,不断成长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

一个人不管多聪明,认识总会有局限。智慧是建立在不断犯错误、不断总结反思的基础上的。作为管理者更应该经常反躬自省,反思自己的不足,这是因为管理者所处的地位使其人格具有放大效应,而更重要的是,管理者只有时时看到自己的短处,知道自己的不足才能找到自己在思想上、作风上、知识上的差距,才有前进的动力和方向。

亨利·明茨伯格在《管理者的工作》中指出:管理者的工作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管理必须在不断地自省中改进。专注于日常管理的同时,学会自省,才能使组织不会迷失发展方向。没有什么人是天生的管理者。在成为一个成熟的管理者之前,每个人都要经历一个心理发展过程。

首先,作为团队管理者,必须要有充当管理者的要求和愿望。拿破仑曾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一个管理者如果没有领导他人的意愿,只是满足于做一名追随者,那么何以成为优秀的管理者呢?

一旦走上某个管理岗位,成为正式的管理者,某些人就会立即感到能力、观念、素质及其他方面的极大的心理不适应,因为复杂的管理工作远远不像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这就是所谓的“心理—现实错位现象”。这个阶段称为管理者的心理震荡阶段。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事:一些优秀的工程师或科学家被提拔到管理者的位置上,然而其中许多人对管理知之甚少或者毫无兴趣,其结果是因为不懂得如何处理各种问题,破绽百出,大煞风景,致使工作受到严重影响。如何调整这一错位现象,如何适应管理工作,便成了这一阶段的重要任务。当新任的管理者开始扮演新的角色时,首先要决定预期达到的目标,要把起初的几个星期花在了解员工上,弄清楚每个员工在做什么,读一读他们的人事档案,与他们建立密切的关系。要记住,事情的解决不会一帆风顺,越难处理的事,越要从容、冷静地对待。

随着管理者在管理岗位上的时间刻度的增加和管理空间的拓展,他们的工作经验得到了不断的积累,其情绪逐渐趋于稳定,其管理能力和心理素质基本适应管理工作的需要和各种环境,这种心理上的适应性就是“心理—现实正位现象”。

随着管理实践的进一步发展,管理者的个体心理发展到了比较高的水平,能够自如地应付各种场面,适应多种环境,自觉地、有效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心理与行为。这一切都需要管理者在“自省”中不断成长。

国内有一家企业,在历经了 10 年的跨越式发展以后,陷入了困境。面对销售业绩下滑、公司利润减少等严酷的现实,管理层各执己见,出现了严重的分歧。最后,公司聘请专业咨询机构为自己把脉。顾问人员进驻公司以后,参加了大大小小的会议,组织管理人员、普通员工进行了充分的沟通,最后得出结论:企业的日常管理没有问题。既然公司每天都在“正常运转”,为什么会出现业绩下滑等无法令人满意的结果呢?通过进一步的考察和分析,咨询机构认为是公司的“管理”出了问题。

也就是说,日新月异的市场环境需要管理者从战略上把握组织发展方向,但是这家企业的管理者还停留在创业的思维方式中,不能跟随外部环境和市场需要进行变革,就会使企业在辉煌之后陷入发展困境。

TCL总裁李东生是一个强调“自省”的领导者。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他养成了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怨天尤人的管理理念,比如:先找对人,再决定做什么;强调纪律的文化改进团队内部建设。而面对来自外部的压力和冲突,李东生更学会了从内部寻找积极力量实现平衡。他曾经说过:“中国有中国的情况,为达到一个目的,必须要去适应,而非去改变一个环境。”

司马牛曾经向孔子询问何为“君子”,孔子说:“君子没有忧愁,没有恐惧。”司马牛接着问:“为什么这就称得上君子呢?”孔子回答说:“一个人坚持自省没有愧疚,还有什么忧愁和恐惧呢?”如此一来,他生活得坦坦荡荡,在工作上也没有失误,这就是一种理想的人生境界。

“自省没有愧疚”,对管理者来说就是实现了卓越管理;而通过自省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则可以不断提升管理与领导水平,从而避免陷入“夜郎自大”的困境。从领导力模式上看,拥有自省,才能使管理者在冲突来临之前实现一种恰当的平衡,才能卓有成效地“做正确的事情”。善于自省和自制,是儒家倡导的君子之道;而管理者学会自省,才能成为卓越的领导人。 mMwgGjiP99EiC7Sx23qihDagmX8Ukv3ilAkPpLFmZ39bO/vpJcPvU7DcFS7FxQy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