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更漏子

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 迢递。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香雾薄,透帘幕,惆怅谢家池阁 。红烛背 ,绣帘垂,梦长君不知。

赏评

柳条丝丝,春雨蒙蒙,花上的雨珠一滴滴落下,好像铜壶的滴漏声。这声音仿佛惊动了鸣雁,惊飞了城乌,那画屏上的鹧鸪好像也被惊起。淡淡的雾气透过了帘幕,让屋内的人更加惆怅。红烛燃尽了,绣帘低垂着,她思念远人,每晚只在梦中与他相见,可梦里有君君却不知。这是一首女子怀念爱人的词作。陈廷焯《词则·大雅集》:“思君之词,托于弃妇,以自写哀怨,品最工,味最厚。”王国维《人间词话》:“‘画屏金鹧鸪’,飞卿语也,其词品似之。”

星斗稀,钟鼓歇,帘外晓莺残月。兰露 重,柳风斜,满庭堆落花。虚阁上 ,倚栏望,还似去年惆怅。春欲暮,思无穷,旧欢如梦中。

赏评

星星渐稀,钟鼓停止,帘外传来了黄莺的鸣叫,月亮渐落,天快亮了。兰花带露,柳枝摇曳,院子里落满了残花。她站在空空的楼阁上,凭栏远眺,还是像去年一样惆怅。春天即将过去,思念却无穷无尽,一想到往日团聚的日子,就如同在梦中一般。这首词描写了女子晨起登阁,望远怀人的情景。汤显祖评曰:“‘帘外晓莺残月’,妙矣。而‘杨柳岸,晓风残月’更过之。宋诗远不及唐,而词多不让,其故殆不可解。”

金雀钗,红粉面,花里暂时相见。知我意,感君怜 ,此情须问天。香作穗 ,蜡成泪,还似两人心意。山枕

〔五代南唐〕 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锦衾寒,觉来更漏残。

赏评

我头戴金钗,红粉扑面,在花丛中与你初次相见。你知道我的情意,我也被你的怜爱而感动,此情此意可以让上天为我们见证。如今,香燃尽成灰,蜡炬如泪,就好像你对我已没有了情意,而我日夜忧伤怀念。泪水浸湿了枕头,锦被里仍觉寒冷,醒来时听见阵阵更漏声,更觉悲苦凄惨。这首词主要描写女子对负心人的怨恨之情,将其曲折痛苦的遭遇和爱悔交加的心理状态刻画得细致入微,委婉动人。

相见稀,相忆久,眉浅淡烟如柳。垂翠幕,结同心,待郎熏绣衾。城上月,白如雪,蝉鬓美人愁绝。宫树暗,鹊桥横 ,玉签 初报明。

赏评

与君相见时少,相忆时久,使得眉间黛色淡如轻烟细柳。垂下翠色帘幕,绾好同心结,用香料熏着绣花被子,等待郎君的到来。皎洁的月亮挂在城头之上,梳着蝉鬓的美人极其忧愁。树木渐暗,银河横斜,玉签报声,天又快亮了。这首词写女子思念远人,上阕写她相忆成梦,下阕写梦醒愁极。汤显祖评曰:“口头语,平衍不俗,亦是填词当家。”

背江楼,临海月,城上角声 呜咽。堤柳动,岛烟昏,两行征雁分。京口 路,归帆渡,正是芳菲欲度。银烛尽,玉绳 低,一声村落鸡。

赏评

背靠着江楼,眺望着海上的明月,耳畔传来城头上画角的呜咽之声。堤上柳枝摇曳,岛上暮烟昏暗,远去的鸿雁分成了两行。去往京口的途中,归舟停靠在渡口。已经是芳菲将尽的暮春时节,远行的人是否即将启程了?银烛燃尽,玉绳星落下去了。忽然听到村里鸡鸣声声,天色将晓。这首词上阕写女子一夜远望,刻画其心中所思;下阕写远人欲归,却久久未到,显示出女子心中的急切。汤显祖评曰:“(两行征雁飞)句好。”丁寿田等《唐五代四大名家词》甲篇:“全词从头到尾写舟中所见实景,条理井然,景色如画。”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黛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梧桐树,三更雨,不道 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赏评

玉炉香燃,红蜡滴泪,偏偏让画堂里充满秋日的愁思。她翠色的眉黛已经淡薄,鬓发也已散乱,秋夜漫长,锦被绣枕也透着寒意。梧桐叶落,三更秋雨,此时她的心情更加愁苦。一片片叶落,一滴滴雨声,落在了空阶上,一直到了天明。这首词描写女子的愁思离情,及长夜不眠的情景。李廷机《草堂诗余评林》:“前以夜阑为思,后以夜雨为思,善能体出秋夜之思者。” Q2RVrWtfmYJ468WwnyxTZ7kzJjQCirlMld1TALx3qQlSEGAaUGOkjzw81BqDEMk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