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花间集》序

词是诗歌的一种形式,同时也是一种诗的别体,它萌芽于南朝,兴起于隋唐,全盛于宋代。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又称近体乐府、长短句、曲子、曲词、乐章、诗余等,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以及每句的字数、声调上都有规定。从长度来分,有小令(58 字以下)、中调(59—90 字)和长调(91 字以上)。

词最初起源于民间,后传入上流社会,为文人士大夫所接受,并对此进行了改造。早期的词内容比较狭窄。中唐以后,张志和、韦应物等人尝试着对词进行了一些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晚唐五代时,中原社会衰乱,但西蜀、南唐因地处偏僻,社会环境对文化发展有利,填词风气已十分普遍,《花间集》便在这种背景下产生了。其编撰者为五代后蜀时的赵崇祚(字弘基,生平事迹不详),他收录了从唐文宗开成元年(836)到后晋高祖天福五年(940)时期温庭筠、皇甫松、韦庄等十八家词,共五百首。这些词的内容多描写女子生活、妆饰、容貌、闺怨、伤离惜别等,风格婉丽柔靡、缠绵香艳,且多表达男女相思之情,如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牛希济的《生查子·春山烟欲收》等。但也有一部分作品,如鹿虔扆(yǐ)的《临江仙》抒写“暗伤亡国”之情,欧阳炯(jiǒng)的《南乡子》歌咏南方风土人情,较有现实意义。《花间集》的得名或以为“以花喻诗”,或以为“花”喻女性,或以为“花间”指锦绣锦官城成都,又以为“花间”比拟精美的词作,诸如此等皆言之有理,然“花间词派”则由此而成。花间词派不仅是我国第一个词派,也是中国古代诗词学流派之一。

《花间集》介于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唐诗、宋词两大峰巅期的中间,对宋词的繁荣及以后词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文学艺术上的价值、作用、贡献和地位是不可忽视和否认的。首先,在人性探索上,它打破了以往人们的思想局促,突破了传统观念及封建礼教,描写了人性中最炽热最美好的感情;其次,在词的发展上,它对宋代以来的婉约词的发展和兴盛具有一定的枢纽地位,是汉魏乐府诗的蜕变和唐诗流派的延续发展,奠定了后世词体的风格,规范了“词”的文学体裁和美学特征,最终确立了“词”的文学地位;最后,在文学艺术上,这些词作者纵情下笔,轻松自如地释放着内心深处的真性情,摆脱了“诗以言志,文以载道,歌以咏怀”之说的束缚,加之辞藻华美芬芳、浓艳婉媚,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翻开《花间集》,一股香艳之风扑面而来,让读者醉心其间,爱不释手。

《花间集》集中而典型地反映了我国词史上早期文人词创作的主体取向、审美情趣、体貌风格和艺术成就,真实地体现了早期词由民间状态向文人创作转换、发展过程的全貌。在这些词人中,温庭筠、皇甫嵩为晚唐曲子词作家,列于卷首,表示西蜀词派的源流所自。和凝以制曲著名,时称“曲子相公”,其词和温庭筠风格相近。张泌或疑为南唐词人,此外,从韦庄到李珣十四人,或是蜀中文人,或曾仕于蜀,多为文学侍从之臣。温词浓艳华美,韦词疏淡明秀,代表了《花间集》中的两种风格。其他词人的词作,则多蹈温、韦余风。汤显祖云:“词至西蜀、南唐,作者日盛,往往情至文生,缠绵流露,不独为苏、黄、秦、柳之开山,即宣和、绍兴之盛,皆兆于此矣。”

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复兴与繁荣,有关古典诗词的学习和普及再一次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学问,我们今天想要了解、学习古典诗词,就必须学习包括《花间集》在内的传统典籍。而这版《花间集》除对原词添加注释、译文、赏析、生僻字注音外,还包含汤显祖、李冰若、陈廷焯等历代词学大家的点评,以使读者更为全面地理解《花间集》。另外,书中还配有唐宋元明清等时期的人物、花鸟等名画,一则是视觉美感的享受,再则与词中蕴含的意向和情感相贴合,可提高自我的审美情趣及鉴赏水平。

鉴于词作内容博大精深,历史文化内涵丰富,而编撰者的能力和水平有限,对《花间集》的注释和理解难免存在一些不妥之处,在此衷心地希望广大读者和专家批评指正。

李寅生
2022 年 9 月 16 日 uhFIDQjmGl8HVXMZ22gkGSclt6gXD4jXo9R97Cg5vDP4xs1gUZu6AuOM63/BlGh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