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体热(积热型、发热型)

体热是体内含“热”的状态。 从阴阳平衡的角度来看,体热属于阳盛阴衰。体热分为下列两种。

一种是怕热、体内有余热的“积热型”;另一种是为身体降温的“阴液(血和津液)”不足,导致身体发热的“发热型”。

第21页的“气血津液检查表”中,“血虚”“阴虚”处打钩较多的人属于发热型。类型不同,调理方法也不同,请参考下一页及后文描述的特征,分清自己属于哪种类型。

体寒

体寒分为“受寒型”和“阳虚型”

体热

体热分为“积热型”和“发热型”

积热型

能量过剩、喜欢喝酒或喜欢吃辛辣和油腻食物的人,体内的热量就容易积在体内,无法排出。很多体力旺盛的人都属于积热型。还有某些急性疾病(如发热等)也属于这一类。

症状 面部发红、眼睛发红,喜冷饮、易口渴、便秘、皮肤炎症,尿量少近橙色。

舌检 舌头发红,舌苔呈黄色。

积热型

体力比较旺盛,皮肤容易发炎或长痘痘

发热型

这种类型的人体质相对虚弱,因体内为身体降温的水液不足,身体容易发热。

症状 手脚发热、上火,身体渐渐变热、脸颊泛红,喜冷饮、易口渴、易盗汗,有时会出现低热(多发于下午或傍晚)。

舌检 舌头发红,几乎没有舌苔,或舌头上有裂痕。

※属阴虚型。

基础篇 阴虚型(参考P37)。

发热型

多数相对较瘦,皮肤干燥

不同的酒类“寒热”不同?不同的蔬菜和食用方式“寒热”也不同?

食疗重“阴阳平衡”。食材的属性 分为冷却身体的寒性和凉性,以及温暖身体的温性和热性。 请先检查一下自己平日的饮食是否偏向于某一方。

比如同样喜欢喝酒,经常喝啤酒和经常喝葡萄酒对身体的影响就不同。 啤酒属凉性,会让身体受寒,而葡萄酒属于温性,会让身体暖和。 除了啤酒之外,其他大多数酒都属于温性或热性的。另外,生菜、黄瓜、西红柿等可以生吃的蔬菜也属于凉性。经水煮后,其冷却身体的效力会有所减弱,但 经常生食或用它们做成沙拉、思慕雪等食用会让身体受寒。

我遇到过一个每天都喝2~3杯葡萄酒的人。他从小就有特应性皮炎,长大后也一直没治好。在检查体质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体内有积热、面红、皮肤干燥。因此我建议他减少酒精的摄入,同时多食用寒性或凉性食材。他实践之后,不仅皮肤不再瘙痒了,气色也变好了。

也就是说, 如果每天只吃自己喜欢的食物,也有可能令体内的阴阳失衡。

请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采取对策进行改善,以实现身体的阴阳平衡。你可以根据自身的体质或目前的身体状态、季节等,通过改变烹饪方式,调节食材的属性。比如 身体容易发冷的人可以将食材煮一下,而不是生吃。

另外,太偏向于某一方也不好。不要因为体寒就只吃温性或热性的食材,也不要因为体内有积热就只吃寒性或凉性的食材。 可以在温性或热性的食材中加入平性(既不会温暖也不会冷却身体的性质)的食材或少许寒性或凉性的食材,也可以在寒性或凉性食材中搭配平性的食材或少许温性或热性的食材,以调节阴阳平衡。

关于邪气

邪气是损害身体的根源, 分为六种。

风邪 一年四季都有,尤属春季最多。容易影响肝。症状多变且易转移,常出现在上半身。会引发头痛、发热、恶寒、喉咙发炎、头晕目眩、身体发麻等症状。

暑邪 多发于夏季,容易影响心。受高温影响,津液容易被大量消耗。会引发高热、多汗、面红、口渴、喘气等症状。

湿邪 多发于潮湿的梅雨季到夏季这段湿气较重的时期,容易影响脾。会引发浮肿、痰、身体沉重乏力、倦怠、关节痛等。症状多现于下半身,且难以治愈。

燥邪 多发于秋季到冬季期间,容易影响肺。会引发咳嗽、眼睛和皮肤干燥、口渴、咳嗽等症状。多出现于上半身。

寒邪 冬季尤其多,容易影响肾。症状多现于下半身。寒邪会减弱身体的温煦能力,阻碍气血的运行,引发身体疼痛。容易出现身体发冷、手脚冰冷、腹部发冷、肚子疼、腹泻等症状。

火邪(热邪) 像火一样燃烧、发热的状态。容易引发脸和眼睛发红、高热、发炎、出血、便秘、心神不宁、失眠等症状。

邪气有外邪和内邪。而且致病原因不仅限于一种,有时是多种同时出现。 adUePg9ScbX/D18cmxrWe2jMs+C1BZGsKGjuLEZ8ORM4dnbtG2bBbJiqE7s2QyJ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