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七节
肿瘤登记信息表及填写说明

根据癌种发病和诊治特征,以医院为基础肿瘤登记信息收集表分为详细版和通用版,详细版主要是针对每个常见高发癌种的特点而独立设计的表格,包括肺癌、肝癌、结直肠癌、胃癌、食管癌、乳腺癌、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甲状腺癌和前列腺癌等11大癌种;剩余的癌种,由于经费和人力的限制,目前采用通用版信息登记表,后期会不断地开发完善。

肿瘤登记表基本项目是指任何一个肿瘤登记机构最低限度必须收集的肿瘤登记资料,即为保证肿瘤登记资料的利用而收集的最少内容。基本项目由五部分组成,基本信息、诊断信息、治疗信息、随访信息、费用信息,不管是通用版还是详细版都包括这五个部分的内容,只是通用版表格相对比较简单,易于填写,但不能针对各癌种个性化的诊断和治疗特点进行登记报告,而且内容不够详细。

为保证肿瘤登记的质量,让工作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正确填写表格,本节对主要变量进行如下解释。

1. 病例登记编号:病例登记编号为全市肿瘤登记内部资料管理专用。患者每登记一次就会有一个登记编号。登记编号是由系统根据年份、地区、医院及序号等信息自动生成的17位阿拉伯数字。

2. 身份证号码:确认患者身份最可靠的根据。

3. 病案号:这一号码是识别患者的唯一标志,对患者后期的诊治和随访信息更新是非常重要的。

4. 姓名:户籍簿或身份证上的正式姓名,填写时不能用同音异形字。

5. 出生日期:应以户籍簿或身份证日期为准,为计算实足年龄的重要依据。可通过家庭访视,查阅户籍簿,身份证等方法获得。

6. 住址:填写病例发病时常住的实际居住地址和(或)户籍地址。

7. 职业:详细填写工作的性质、类别(工种)。统计分类标准要求采用《国家卫生统计调查制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中所列国家标准。

8. 发病日期:因怀疑恶性肿瘤而第一次就诊或入院的日期;医生第一次诊断或第一次由病理报告提及恶性肿瘤的日期;第一次有尸检诊断的病例或DCO病例的死亡日期。IARC对上述日期报告优先级排序为:组织学、细胞学确诊日期 > 因恶性肿瘤住院日期 > 门诊诊断为恶性肿瘤的日期 > 其他诊断肿瘤日期 > DCO确认的死亡日期 > 尸检发现肿瘤的死亡日期。

9. 多原发肿瘤:同一个体同时或先后发生两个及以上原发肿瘤,这些肿瘤称为多原发肿瘤,而肿瘤的多灶、复发、转移及扩散不属于多原发肿瘤。若为多原发肿瘤,则需要根据部位、组织类型、出现时间判断是否需要新增记录。

10. 病理学类型:反映肿瘤诊断的可靠性。分类方法可参照国际分类标准,见国际肿瘤分类(ICD-O-3)。

11. TNM分期:采用国际抗癌联盟(Union for International Cancer Control,UICC)制定的恶性肿瘤TNM分期规则,用以评估原发性肿瘤的范围、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等信息。

12. 诊断依据:采用IARC/IACR标准反映肿瘤诊断的可靠程度,病理组织学和死亡后尸体解剖是最可靠的诊断依据。通常把诊断依据是否有显微镜检查分为两类。

(1)无显微镜检查:①临床诊断:仅根据症状、体征及疾病发展规律的临床诊断;②其他专门检查:包括X线、超声波、核素扫描、CT、磁共振、生化、免疫检查等;③手术诊断:根据所见赘生物诊断,包括外科手术和内镜检查,但未做病理组织学检查;④特殊的生化和免疫学检查。

(2)显微镜检查:①细胞学或血片:白血病血片检查,脱落细胞学检查;②病理(继发);③病理(原发):包括骨髓涂片与病理切片;④尸体解剖;⑤不详;⑥由死亡补发病,指仅有医学死亡证明书而无任何其他诊断依据资料的病例。

13. 肿瘤标志物及基因检测情况:包括针对特殊肿瘤部位的生化、免疫学标志物及基因检测结果。

14. 治疗项目:治疗过程中采取的治疗项目。

15. 治疗效果:整体治疗效果。

16. 死亡原因:恶性肿瘤患者多数死于肿瘤,但有部分死于其他疾病或其他原因,需根据有关死因分类规定加以确定。

完整登记表详见附录1。 uIkK6wKe5vUtm4NTQfZof221Z2azBYvrMOdK+gdbOt1gdhKqlAiZhjKxd7qZ3cc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