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边界问题是组织理论或企业理论研究核心问题之一。然而理论界对边界的概念和本质并没有统一的认识,不同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对边界下了不同的定义。Helfat(1997)认为边界是公司拥有资源的界线划分,从而塑造企业的成长轨迹。Santos & Eisenhardt (2005)认为边界确定组织的势力范围,包括对行业控制的程度和对外部环境的控制力量。Coase认为“有一点必须被达到,那就是说,在企业内增加一项交易的组织成本等于在公开市场上进行这项交易的成本,或等于有另一企业组织这项交易的成本。”这一点便是企业的边界,它也决定了企业的规模。Santos & Eisenhardt(2005)定义组织边界不仅仅作为组织和环境的界线,提出了效率边界、权力边界、能力边界以及身份边界四个基本概念,并且运用这四个概念的含义为组织边界问题提供一个更深入的理解,拓宽了对组织边界的研究议题。
组织边界理论除包含企业有边界理论外,还有学者提出了无边界企业的观点。如李海舰、陈小勇(2011)认为,企业做大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做大规模,体现企业的实体“实力”,是企业的有形之大;二是做大网络,体现实体和虚拟相融合的“势力”,是企业的无形之大,即企业在有边界的实体上实现无边界发展,是企业高层次上做大。
也有学者提出将多种用于解释企业边界的理论融合,共同解释企业边界问题。崔兵(2011),曾楚宏、王斌(2011)运用交易费用理论和能力理论相融合,发现能力和交易费用在企业边界选择和变动中共同发挥着重要作用,即企业能力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共生演化决定了企业边界。
近30 年来管理思想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也许最深刻的变化是强调获得一种能够为顾客提供更卓越的价值的战略(Martin Christopher,2005)。Michael Porter(1990)提出了价值链的概念,指出竞争优势不能够再理解为一个公司内部的事情,竞争优势来源于设计、生产、市场、传递等活动。而供应链正是这样一条能够为顾客创造价值的价值链。Martin Christopher(2005)认为供应链是一个联系上下游之间的网络组织,它涉及各种不同的过程和活动,这些过程和活动能够创造产品和服务价值,并且把创造的价值传递到消费者手中。
在供应链理论发展过程中,就供应链为什么要存在这一问题,在理论研究和管理实践上都已经取得了相应的成果和成绩,但就供应链边界问题研究不多。现有对企业边界这一问题的研究虽派别众多,但却角色各异,这些研究的主要对象是针对单一的组织或企业开展的。正如陈炳亮(2011)在对现有供应链边界理论综述后指出,目前在企业边界的变化上,出现了很多新的商业实践,带来了新的研究问题和现象,这些新问题的解决一方面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另一方面可能为企业边界的研究增添新的视角。因此,供应链作为一种新型的组织,或企业联盟在其组织边界问题研究上,需要在原有组织边界理论基础上做进一步研究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