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Ⅰ 概述

璧山中学自 1907 年创办以来,就一直注重学校文化建设。以文化育人,是历代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共识。虽然学校文化在不同时期赋予了不同的内涵,但爱国、爱校、求实、勤学、守纪、民主、科学、自由、平等、文明等文化精神一脉相承,延绵不断。

高凌霄兴办之初,就提出教育救国的主张。在上世纪初,璧中学生王德惠等人赴法勤工俭学,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上世纪二十年代,璧中学生到重庆结对游行,抵制日货;抗战时期,璧中学生为了反抗日本法西斯,投笔从戎,血洒疆场;解放战争时期,璧中学生为了反对国民党的专制独裁,上街游行示威,表现了璧中学生不畏强暴,追求民主与光明的斗争精神。1949 年 12 月 1 日,璧中学生整队欢迎解放军入城,庆祝解放。上世纪五十年代,璧中学子纷纷参加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成为了那个时代的最可爱的人,谱写了中国人民誓死捍卫国家主权的壮丽诗篇。

在一百多年的办学历史中,曾有 5 所学校(璧山县立女子初级中学,璧山县立第二初级中学、青木关中学、私立甘棠中学、重庆市璧山实验中学校)先后并入。黄炎培、陶行知、郭沫若等一大批学者名流曾在本校讲学论道,成百上千名璧中教师坚守教育初心,传道受业,不断继承和丰富学校文化,为百年璧中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纵观璧山中学一百多年的办学历史和校园文化建设史,追求爱国、科学、民主是璧山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主线。璧山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在不断丰富、完善、提炼、升华的过程中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国家民族的命运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本章探讨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概念,梳理了璧山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提出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对学校的基本情况,特别是近几年的发展现状,作了概括性的介绍。 /LkHZ7WeyBZveKUip250rab+eLVKLLljQP70zM2g9gTibObVj7pCefAt0GdE+i5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