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生存新定律

大部分的人类史前史发生在类似南美洲丛林的气候条件下:雾气重、潮湿、急需空气调节。可以预见,接下来气候发生了变化。科学家们估计,在过去的4 000万年里有不下17个冰河时期。地球上只有在少数几个地方,如亚马孙河流域、非洲的热带雨林,最初闷热并持续百万年之久的气候条件留存了下来。从格陵兰钻取出的冰岩芯显示,那时的气候在难以忍受的炎热与极度残忍的严寒之间摇摆。就在10万年前,你可能还出生在一个如极地般寒冷的环境里,不过,也就过了几十年,你就可以脱下兽皮衣,享受草原太阳的光辉了。

这种气候的不稳定性必将对那些被迫忍受的生物产生强劲的影响,结果大多数生物灭绝了。生存法则也在变化,新的物种开始填补越来越多物种灭绝而造成的缺失。大约1 000万年前,虽然不是即刻发生,却也是不可避免的,北部、东部非洲的热带地区变成干燥、尘土飞扬的平原,我们祖先面临着危机。一些研究人员将这种气候变化归咎于喜马拉雅山的耸起,山的高度扰乱了全球气流;另一些学者指责突然出现的巴拿马地峡,认为它的出现改变了太平洋和大西洋洋流的混合,进而扰乱全球天气形势,就像今天的厄尔尼诺现象。

不管是什么原因,总之,如此强大的变化导致全球的天气陷入混乱,这其中也包括人类的诞生地——非洲。不过,当时的气候变化有一个特点,就是一种被称为金发女孩式效应(Goldilocks Effect) [1] 的现象,表现为变化既不过于强大,也不过于微小,而是刚刚好。如果变化过于突然、强大,残暴的气候可能将我们的祖先直接就“杀”死了,那么今天我也就不会为你们写这本书了;如果变化过于缓慢、微小,那么我们的祖先就可能没有必要发展使用符号的能力了,那么,也没有这本书了。然而,就像金发女孩和第三碗粥一样,当时的情况是刚刚好。变化足够大,让我们的祖先不得不从树上的安乐窝中跳下来,但变化又没大到将跳到地上的祖先全部摧毁的程度。

然而,来到地面仅仅是艰苦工作的开始。我们的祖先很快就发现,他们找到的新穴很快就被别的动物占领了,他们要与当地生物共享食物来源,但是大多数生物都要比我们的祖先强大、跑得比他们快。面对着草原,而不是树林,祖先们粗略地理解了“平坦”的概念。就这样,仿佛屁股后面贴着“吃我吧,我是猎物”的标签,我们的祖先踏上了在一个陌生的水平面进化的旅程,这种想法真是让人不安。 aglEk0JcF6VB2wALFubbwB3OaGHqAmrrJ2TJv7BY8ZnZw6LrIicHf3TChUk9qCf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