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流动性的内涵

一、流动性的概念

“流动性”源于凯恩斯(Keynes)于1936年发表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流动性偏好”这一概念。凯恩斯提出货币需求理论,而货币需求理论的核心就是流动性偏好理论。流动性偏好是指人们愿意以货币形态保存其收入或财富的心理动机,人们持有货币可以满足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流动性偏好理论使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不同于传统理论将货币纯粹作为交易媒介的观点,首次将货币作为一种资产来分析考量,并从流动性偏好出发,提出了流动性陷阱等概念,进而分析提出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凯恩斯的流动性理论成为现代流动性理论的基础。由于现金不用转换为其他资产就可直接用于支付和购买,因而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因此,从凯恩斯提出的流动性偏好理论可以看出,凯恩斯所说的“流动性”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就是货币资金。

在凯恩斯提出流动性偏好理论后,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流动性理论成为宏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凯恩斯学派建立了IS-LM模型,此模型中包括了流动性因素;蒙代尔、克鲁格曼等经济学家又在此基础上结合开放条件的特征研究流动性问题,比如将国际收支作为传导货币危机(亦称流动性危机)的渠道进行了研究。

随着现代金融体系的发展以及研究的深入,流动性的概念正变得更加复杂、宽泛、抽象,从最初的等价于货币资金,逐渐演变为某种资产快速的不受损失的变现能力,或资产转换为支付清偿手段的难易程度。表0-1所列为部分代表性学者和机构对流动性的定义及解释。

表0-1 部分代表性学者和机构对流动性的定义及解释

续表

除上述定义外,《新帕尔格雷夫货币金融大辞典》从三个方面对流动性进行了解释:一是从“到期日”(Maturity)来界定流动性,即金融工具转化为现金这一交易媒介而不受损失的能力;二是从“便捷性”(Easiness)来说明流动性,确认货币作为金融中介所起到的关键作用,并将流动性定义为货币余额与产出流量的比率,即M/Y;三是从“金融实力”(Financial Strength)来理解流动性,即从整个经济的资产负债表出发来定义流动性。

总之,流动性已演变为一个十分抽象的概念,内涵具有多样性,界定的标准不唯一,界定的范围也扩展到交易时间、交易价格、交易数量等内容。

二、流动性的本质

尽管流动性的内涵已变得愈加宽泛、抽象,但综合起来,主要有两个含义。

一个是具象的含义 。流动性即为货币资金,中央银行通过金融工具向金融机构释放的资金被通俗地称为央行释放了流动性,或称“放水”。因此,央行对货币资金的投放也被称为对货币“总闸门”的调节。这些基础货币资金经过派生和流动,进入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形成了全社会的流动性。

另一个是抽象的含义 。流动性被定义为某种资产转化为现金而不受损失的能力,流动性即为变现能力。资产可以是流动性最好的货币资金,也可以是有价证券、投资收益甚至借入资金等。抽象意义上的流动性,既包括现金(具象意义上的流动性),也包括可以变现的其他资产。企业使用现金或通过资产处置满足支付的需要,则称该企业具有流动性;银行在需要资金的时候,若能以合理的成本得到资金,则认为该银行具有流动性。

流动性的这两个含义,共通之处在于货币的等价性。尽管流动性在不同语境和场合下有不同的内涵,但归根结底都与货币有关。具象的流动性等同于货币资金,而抽象的流动性则是资产转换为货币资金的能力,并考虑了转换的成本和时间。

两个含义的差异也是明显的。具象的流动性范围更窄,而抽象的流动性包含多种多样的资产,甚至包括利用融资渠道清偿到期债务的能力;具象的流动性通常不涉及所有者,比如央行释放了流动性,关注的是流动性的规模和价格,而不是所有者,层次上更加宏观一些;而抽象的流动性通常有明晰的所有者,因为所持有资产的产权必须是明晰的,然后才能谈到资产的变现能力,层次上更加微观一些。

三、流动性过剩成为21世纪经济金融的显著特点

进入新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经济金融化的发展,国际的贸易和投资飞速发展,全球流动性出现了新的变化,即以短期金融资产为核心的流动性大规模膨胀,进而导致依靠创造和炒作虚拟资产的经济活动大量增加。它表现为:货币市场中货币供应量多于实际商品、服务交易乃至资产交易所产生的货币需求;银行间准备金市场供给大于需求,商业银行持有过多的超过意愿的超额准备金;金融市场显现“资产荒”,高收益资产缺乏,大量资金找不到合适的投资品,出现了资产配置混乱、期限过度错配和高杠杆的局面;股市、债市、房地产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外汇市场等已经不再是相互独立运行的市场,各市场之间因经常性、大规模的资金流动已经连成一个整体。

流动性过剩主要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在现代信用制度下,主要发达经济体为稳定经济发展和应对危机,持续采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超大规模发行货币,导致货币供给大大超过货币需求,流动性过剩成为常态。二是全球经济失衡,美国经常项目逆差,而新兴经济体由于积极参与全球分工,经常项目长期处于顺差状态,进一步巩固了美元的全球金融循环。通过贸易渠道,新兴经济体的贸易顺差导致其被动承受美元输入和膨胀输入,同时又将持有的美元购买美国国债和其他债券,美元重新回到美国政府及其金融机构手中,美国金融市场继续利用这些美元采购全球商品并进行投资,全球流动性过剩进一步加剧。三是发达国家积极推动经济金融自由化,跨国金融公司基于逐利的目的,国际游资跨国家、跨市场广泛进行套利、套汇的双重行为,对新兴经济体输出金融资本,进一步加剧了国际金融流动性的波动和全球流动性的过剩。

在流动性过剩这一新常态下,我国金融系统和资本市场普遍处于“顺周期”的环境中,银行信贷高速增长,潜在的信用违约风险逐渐积累,银行理财资金经过各类通道大量涌入资本市场;为应对资产荒、追求高收益,各类杠杆资金加速流动,杠杆率显著上升,极易形成风险快速积聚。如何有效识别流动性失衡和冲击,及时开展“逆周期”调节,提高市场稳定性,保障市场功能有效发挥,成为重要的课题。 KTvLiMgHx8vSV3/yURKEsptKRifG22uIENO1HxMGWhOKUiN90lVgGGoSO8nUqz6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