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46岁

2月,经奎顺等以办理察哈尔等处教案并追还俄商被失茶箱“异常出力”,请以海关道记名,奉旨照准。(秦国经主编:《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光绪朝,沈敦和)

是月,委署山西冀宁道。报道说:

太原友人来信云,山西洋务局总办沈仲礼观察刻已奉檄署理冀宁道篆务。按观察荷戈塞外,智却敌军,三晋人民赖以全活者数十万,宜乎上游青明,不次超迁也。(《冀北宣猷》,1902年3月3日)

6月初,经督办矿路大臣王文韶等奏调,随办矿路事宜,交卸来京,充矿路总局提调。(秦国经主编:《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光绪朝,沈敦和)

6月17日,山西巡抚岑春煊奏请暂留已奉调北京路矿总局的沈敦和赴晋继续办理教案事宜。 内称:查署冀宁道沈敦和,本系奏调办理教案之员,历办洋务教案,均著成效,且与各公使均称熟识。自应饬令迅速赴京,议办口外教案善后事宜速图清结,以竟全功。惟查沈敦和顷经矿路大臣奏调令随同办理矿路,现晋案未结,关系颇重,合无仰恳天恩准令暂派沈敦和先行赴京,与法使商办一切,刻日完结,再回晋省,将经手事件迅速料理清楚,由臣给咨令赴矿路总局当差,以重交涉。所有暂留奉调道员派令赴京商办天主教案善后事宜缘由,谨恭折具陈,伏乞皇太后、皇上圣鉴。谨奏。

朱批:外务部知道,片并发。(《山西巡抚岑春煊奏请暂留道员沈敦和商办教案事宜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编:《清末教案》第三册,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565页)

6月24日,《申报》第一版刊登山西巡抚岑春煊清理山西教案章程,凡十八条,其中第一条为“本部院已奏请前在张家口内外严惩拳匪、清理教案、中外悦服之江苏候补道沈道敦和来晋派委督办全省洋务”。内中还称沈前在张家口内外所办章程为内外所悦服,其道不外持平两字,要求处理相关教案按照“沈道前在张家口内外办法”。(《照录巡抚岑大中丞清理山西教案章程》,1902年6月24日)

是月前后,为天主教神父仆人胡作非为事致函天主教士刘博第,要求“严行约束,勿令再滋事端”。函录于下:

敬启者,前因乔司铎 自派家人、马兵擅行捉人,责打释罚等情。当即函查该州去后,兹据该署州刘大令禀覆,捉人责罚皆家人耿姓、马兵赵姓所为,并开具被捉受害者共有五户,罚钱者共有二三百千,其余拷索之户甚多,村名、人名尚须续访,家人耿姓即系贵司铎之仆,荐与乔司铎等语。当即禀请抚宪将该马兵迅速调回,以军法从事。至家人耿姓不奉地方官印票,竟致任意勒索赃钱至数百千,种种不法情形,不独犯中国刑章,且于贵教声名大有关碍。贵司铎为人素称平和,而所荐之家人竟如此胡行,亦足为贵司铎声名之累。现在马兵三名既禀抚宪惩办,该家人耿姓之案相同,应请贵教士转致孙司铎,将该家人交出,径由现查永宁州教案李委员兆麟讯明勒索各节,从严惩办,以儆效尤而服民心。并据该州禀称现在州属教案只有十余村未查,不过数日可竣事,应请贵教士转告孙司铎速迅往查,并将随从人等严行约束,勿令再滋事端,致多耽延,且生枝节。贵教士持平有素,当必能照此办理。除函致孙司铎外,专此奉布,顺颂日祉。(《山西洋务局沈仲礼观察致天主教士刘博第书》,《南洋七日报》1902年第23期)

是月,出任山西大学堂(今山西大学)督办(校长)。在任职期间,与李提摩太多次商议,筹建西学专斋,专门从事西方学术的翻译、研究、教学工作,李提摩太出任西学书斋总理。后来,原有的中学专斋和新设的西学专斋合并,成为沈敦和堂,是为今山西大学的前身。1903年春,沈敦和又主持购入地200余亩,开始兴建山西大学堂。1904年9月,山西大学堂主要校舍建成,中学专斋和西学专斋同时迁入。1906年夏离职。

山西大学堂官员与教员在开学典礼时合影

7月7日,《申报》披露,其当年主持张家口洋务局半载,“功效大著”。报道说:

张家口自庚子拳匪肇乱,延及塞外。迨联军入都,奎都统奏请设立洋务局,专办交涉并设警察营,以保卫商旅,以沈仲礼观察敦和总司其事,经营半载,功效大著。而沈观察为晋抚岑中丞奏调赴山西办理交涉。(《中外近事张家口》,1902年7月7日)

8月4日,在其与李提摩太主持下,近代中国最早的新式官报——《晋报》在太原出版。(宁树藩主编:《中国地区比较新闻史》上,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365页)

身穿清装的李提摩太与妻子

8月中旬,前往张家口,“会商教会案并探查路矿”。报道说:

沈仲礼观察敦和奉外务部路矿总局委派来口,会商教案并探查矿路事宜,观察曾总办本城洋务局兼带警察营勇队,中外商民均蒙保护。今旧地重游,各官商感念前情,纷纷具席邀请,应接不暇,亦可见德泽感人之深矣。(《观察莅临》,1902年8月24日)

8月30日,《申报》报道其勘测京张铁路情形:

沈仲礼观察敦和勘视京张铁路,将东西两道详为比较,因西道多山且无商贾辐辏之区,故决拟改由东道,由宣化、延庆、昌平而达北京,其间仅隔一山,余均坦道,施功较易,业已绘就详细图说,呈路矿总局核办。(《纪京张铁路》,1902年8月30日)

9月,主持察勘京张铁路并“将沿途详细情形绘图贴说送呈外务部及总局会核,以便估定工费,奏请施行”。(《京张路程》,1902年10月8日)

1909年建成时的京张铁路

10月10日,进京“陛见太后及皇上,赐头品顶戴以示优宠”。(《沈敦和》,载宁波市政协文史委员会编《上海总商会的宁波人》,中国文史出版社2010年版,第275页;《宫门抄》,1902年10月23日)

11月下旬,在天津出席开平矿务局会议并被推举为开平矿务有限公司董事员。(《开平矿务有限公司议事情形》,《大公报》,1902年11月30日)

12月2日,在天津拜见北洋大臣袁世凯。(《督辕纪事》,《大公报》,1902年12月3日)

是月前后,为处理各事马不停蹄地往返南北,时人称之为“能者多劳”。《顺天时报》报道说:记名海关道沈敦和观察仲礼,前因帮办开平矿务局事来津,旋又电调至京筹办教案。现观察又有要公必须赴沪一行,特于昨日由津乘坐快车赴秦王岛,搭富平轮船南下,能者多劳,观察之谓。(《观察赴沪》,1903年1月1日)

其中对于归化教案的处理,与法方针锋相对,充分显示沈氏之外交才能。报道说:

归化城教案已经王中堂特派沈仲礼观察再三磋磨,让结此案,前经议妥赔款。法使忽尔向丁巽帅前翻词,声称合同可以作废。沈观察答以若然甚好,贵公使既先云合同可废弃,中国庚子大赔款亦可再交弭兵会重议。法公使自知理屈,力辨其无,请补足错算三十万,共需八十万。又经磋磨,减至六十五万两京平银,不必指定抵款,准由山西分年解偿。遂于上月二十日外务部督同沈观察与法公使互相签押,沈观察方于二十四日出京南回,闻请假一月云。(《归化教案述闻》,《顺天时报》,1903年1月15日)

是年,求是斋校辑的《皇朝经世文编五集》卷二《富强》由上海宜今室石印,内收入沈敦和所著《富强求源说》一文,认为“欲图富强,首在得人”。文录于下:

富强求源说

夫欲立至远至大、利国利民、亘古未有之功,旷代绝无之业,虽世上有志虑远大、识见高超之士,存百折不回之心,怀没世不忘之念,亦非可以旦夕期也。何则? 盖一人之力有未逮,一己之财有不足,其能成此功业者,庶几惟君相乎? 盖君相富有四海,役及百僚,苟奋发以图富强,而其民有不风行而草偃者乎? 当此之时,所谓志虑远大、识见高超之士,见在上者既日兴其利、日革其弊,谁不愿竭尽所长以上报国家、成不世之功者? 如或不然,则贤者退而小人进,天下事布置无方,因循粉饰,有利不兴,有弊不革,或保身窃禄、尸位无能,或贪鄙妄为、盘踞要津,以致万民失所,强邻逼视。于此时而欲求治国中、扬威海外,其可得乎? 故愚意以为,欲图富强,首在得人,如其不然,是不求富强之本,而务富强之末也。盖如开筑铁路等富强之策,必须有人焉出而为之经理,始克成其美举,臻至上理。如经理非人,徒使扰害民生,侵蚀国帑,虽任其欲壑饱填,而于国事终于无济。盖愚不肖在位,欲其循旧,尚属非易,安能复望其图新乎? 故自今中国欲图富强,先有二难,一在君相之果欲图新与否,一在经理之能得人与否。以上二难,尤在乎后之一难为更难,盖中国用人往往务声名、限资格,以故肉食无谋者多滥竽在位,而世上一种奇材异能之士,愿出而为世用者,因不肯为帖括之学,以致进身无阶,往往寂处山林,不得其志,及见国事纷纭,亦惟有扼腕太息,自叹其无可报国而已。以故科目之设,国家所以取文人,非所以进奇异之士也。目今欲图富强,当先以人才为本,求人才之法,当今天下怀奇抱异之士,各出奇艺,先发为谠论,呈各处书院山长,山长试之实,则录其名,不实则去之。录名者,以备朝廷需用时之召。以此储才,何患无才。若使鸡鸣狗盗不遗沧海一珠,兄等而上之者乎? 朝廷既知天下之奇士多而合用,料必能力图富,百利俱兴,此所谓人才得而成功易也。若有此一端,则在下者知朝廷之不绝英雄归路,亦必能争自濯磨,成其一艺,以于快捷方式中求功名天下。两美之事,孰有甚于此者乎? 且人既与事合,必能力胜其任,则以上所谓二难者,也已并于一,而富强之基即立于其中矣! clXB5dDojO0cvaIv5Bu2CHqXNNYQO0LgblP1EwYuuQxb+JPGy4BntWH1dIYDTIe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