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我国社会情绪学习的兴起

幼儿社会情感发展正成为世界学前教育变革的重要主题,社会情绪学习(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简称为SEL)在世界其他国家,尤其发达国家中已经很早就开始了,但在中国发展较晚,2011年它首次被引入中国,由中国教育部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组织开展。2012年,我国教育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社会情感学习(SEL)”项目启动,该项目旨在提升学生社会技能和情绪情感方面能力,促进中国基础教育实现公平有质量的发展。目前国内学前教育界对于社会情绪学习的研究实践逐渐重视起来,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一、我国社会情绪学习的兴起与进展

我国对社会情绪学习理论引入得比较晚,笔者在中国知网(CNKI)以主题词“社会情绪学习”“社会情感学习”检索发现,2010年至2020年,约有20篇文献,主要研究领域集中在中小学教育领域。最早对社会情绪理论学习进行介绍的国内学者是王福兴、段婷、申继亮3位,他们于2011年发表论文《美国社会情绪学习标准体系及应用》。2012年9月,教育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社会情绪学习”项目正式启动,这一项目的启动,是我国社会情绪学习的重要一步 。之后陆续有一些学者对社会情绪学习理论进行介绍,但主要是对西方国家的相关理论和课程方案进行翻译,还没有本土化;这方面的实证研究也匮乏。笔者主要从社会情绪学习的内涵、意义与实践3个方面对国内这一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述评。

(一)社会情绪学习的概念厘定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这一术语起源于美国,在国内有人将它译作“社会情绪学习”。如王福兴等把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译成社会情绪学习,他将社会情绪学习定义为学生学会认识及控制自己的情绪,发展对别人的关心及照顾,做出负责任的决定,建立并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有效地处理各种问题的学习过程。 许苏从技能学习角度出发,将社会与情绪学习定义为是一个旨在帮助儿童和成年人发展和提高有效生活所需技能的过程,具体包括自我意识、自我管理、社会意识、人际关系技能、做负责任的决策等5项核心技能。” 有学者指出社会情绪学习是使儿童及成人转变认知与态度,获得识别与调控自身情绪、关心与照顾他人、建立与维持积极的人际关系、做负责任的决策以及有效解决问题等技能的过程。”

国内也有人将它译作“社会情感学习”。如我国学者罗建河、陈建华认为“社会情感学习是一项技能学习,而这种技能的学习又是一个实践操作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反馈、不断循环,学生正是在这这样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中逐渐掌握社会情感学习的基本技能。 胡伶、万恒则认为社会情感学习是一种个体监控自我及他人情绪、情感并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思想和行为的能力,具体包括自我认知能力,即认识和激励自己的情绪;自我管理的能力,即对自己的情绪进行管理;人际交往能力,即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社会认知能力,即认识和理解他人情绪,不同年龄段对能力标准要求有所不同。 石义堂则从学习角度出发,将社会情感学习界定为个体在其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建立社会关系、履行社会义务、完成社会工作而进行的情感领域的学习活动,其主要内容指向从事这些活动所必备的情感行为和情感技能。”

有人将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译为社会情绪学习,也有人将其译为社会情感学习。笔者认为对概念理解的出发点不同,翻译结果就会不同。社会情绪学习这一译法体现的是提高儿童社会适应性和情绪智力的学习过程,社会情感学习是一个整合的概念,是人在特定社会需要中一种主观体验,体现了人的自我意识与社会意识的密切联系。两种翻译方式对概念的着眼点各有不同。 卢家楣在其《情感教学心理学》一书中提出,“Emotional”更强调“情绪化的、诉诸感情的、易动感情的”,意思更接近“情绪”,它体现了情感现象的过程和状态。而“情感”在英文中常用“Feeling”来表示,情感主要体现情感现象的内容和性质。 SEL项目重点在于对儿童情绪管理能力的提升,因此本研究采用“社会情绪学习”这一翻译,这一译法更贴合SEL项目的实际内容。

结合以往研究及我国教育现实情况,本研究将幼儿社会情绪学习界定为:它是将儿童情绪能力与社会技能整合实现情绪社会化的一种学习过程,具体内容包括情绪学习、同伴交往与机体适应4个方面。其中情绪学习是指幼儿能够识别与理解自己及他人情绪,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境对自身情绪与行为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与调节。自我意识指的是幼儿能够正确识别自身情绪、进行适宜的感受表达,具有一定的自尊、自信及自我效能感。同伴交往指的是幼儿与他人进行积极交流,形成与他人及集体建立持久的同伴关系。集体适应指的是幼儿能够关爱并尊重他人、具有文化习性,可以做出负责任的行动抉择。幼儿社会情绪学习的4个核心内容相互影响,共同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与社会性。

(二)社会情绪学习项目的特征

社会情绪学习是促进幼儿社会化的过程,是情绪能力与社会技能的结合,它包含了儿童成长与发展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如自我意识、社会意识、自我管理、人际交往、为自己的决策负责5个核心技能,而以学前教育领域的视角看待社会情绪学习,它主要包含了情绪学习、自我意识、自我管理、人际交往与集体适应等技能,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征。

一是系统性。在社会情绪学习开展之前,已有很多研究者提出解决儿童及青少年心理及行为问题的措施,但比较零散,不够系统,而社会情绪学习整合了先前具体、零散的干预措施,以系统的社会情绪学习项目的形式开展。这些项目整合了先前的实践经验与研究成果,开发系统的课程,营造安全、建设性环境,对教师实施培训等,不同的项目采取了不同的实施策略,但最终的目的都是一致的,即促使学生掌握系统、全面的社会情绪技能,以更有效的促进儿童的社会化。

二是全面性。社会情绪学习的全面性体现在两方面:其一,对象的全面性。它能够照顾到全体儿童,以往的问题干预措施主要针对出现问题行为的儿童,所采取措施也比较局限,主要是对问题行为的干预与矫正,而社会情绪学习面对的是全体儿童,除了矫正儿童的问题行为之外,还致力于问题行为的预防,培养全体儿童的社会情绪技能。其二,全面性还体现在社会情绪学习包含了儿童在成长与发展中需要的基本技能,如人际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这些能力在人生发展的各个阶段中都处于核心地位。而且这些技能具有密切的关系,它们是互相影响与互相联系的,在实践中应并驾齐驱。

三是长期性。社会情绪学习的实施“是一项长期的持续性过程,不可能像知识和运动技能的学习那样,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而是需要花费3~5年的时间,才能够产生较为明显的效果。” 因此,实施者面对儿童发展的“沉默期”容易缺乏信心而放弃。我们要相信儿童的绽放力量积蓄到一定程度会成果喜人,而期间我们要做的就是全心致力于项目持续有效的实施,“静等花开”。

(三)我国的社会情绪学习课程

随着社会情绪学习在我国的兴起,一些学者也积极开展了有关的课程建设,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设计了相应的社会情绪学习课程。

1.针对小学生的社会情绪学习课程。

我国研究者刘洋以小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发了小学阶段的社会情绪学习课程,课程围绕社会情感学习的5个核心能力,即自我认知、自我管理、社会认知、人际交往技能和做负责任的决策能力设计而成。

【案例1-1】《社会情感学习对儿童问题行为改善研究》课程设计部分

(1)课程目标。

该课程以认知、情绪和社会交际3个方面为主要模块展开,各单元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课程总体目标是从自我认识开始到认识情绪、学会对自己的情绪负责,在学会管理情绪的方法基础上学习和他人交往的正确表达方式。总体目标之下又包含了4个主要发展目标,分别是通过环境建设帮助儿童认识环境,师生间相互熟悉,建立儿童的归属感与安全感;帮助幼儿自我认识与探索,建立积极的态度;能够对自身情绪有一个很好的情绪管理;能够与他人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

(2)课程内容。

该课程分为4个单元。

第一单元环境建设共2课,分别是初步认识与团队建设,此单元的主要目的是让儿童熟悉课堂环境、建立班级公约和熟悉同伴,营造有安全感和规则感的学习环境,让儿童更快适应课程的学习。

第二单元自我认知共4课,分别是自我认识与探索、自我形象与肯定、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自我意识课程复习。本单元主要涉及核心能力中的自我认识—认识优势和社会认知—赏识差异能力两个子维度,通过提升儿童对自己的认同感,增强自信心。并且通过游戏让儿童认识到人的不同,正确的比较方式不是和别人攀比而是和过去的自己比较。

第三单元情绪管理共8课,分别是认识情绪、情绪需要表达、生气情绪、恐惧情绪、害羞情绪、改变想法、情绪交通灯、情绪管理复习。本单元涉及社会情感学习核心能力中的自我认知、识别情绪、自我管理、管理情绪、社会认知、观点采纳、做负责任的决策分析情境。儿童首先认识情绪和学习情绪的基本知识,了解对于同一件事每个人的感受也是不同的。

第四单元人际交往共6课,分别是信任与被信任、沟通秘籍、倾听的技巧、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温暖的毯子、拒绝同伴压力、非语言沟通方式、人际沟通复习、毕业课。本单元主要训练社会情感学习核心能力中的人际交往技能以及做负责任的决策、尊重他人的能力。通过信任、倾听、沟通三方实践人际沟通技巧,在了解非理性想法和负面情绪的基础上学习同伴压力的伤害,从而明白友好相处的重要性。

(3)课程实施。

社会情感学习课程共23课,每周1节课,课程主要由游戏环节组成,避免儿童感到枯燥。每个单元都有1节复习课,对前面课程学习到的技巧进行系统的复习,最后课程结束后有1节毕业课,让儿童对学习到的知识有一个更全面和深刻的认识,然后颁发毕业证书,加强儿童的成就感。每节课都是由游戏和情境表演环节组成,老师讲解部分比较少,通过实践的方式可以更好地达到知识迁移目的,儿童也可以更好地将能力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在每节课结束后老师都会就学习内容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了解课程内容和家庭策略帮助儿童更好地成长发展。在课程环节上引入了促进可替代性思维策略项目课程、第二步课程、强健儿童课程、问题解决课程以及思考、感受、行动课程等进行本土化改造,选择适合的形式,并最后形成了本课程。

2.针对幼儿的社会情绪学习课程(案例述评)。

我国学者许批博士在《学前儿童社会—情绪学习课程方案及其有效性研究》文章中详细阐述了学前儿童社会情绪课程方案的设计与实施,该研究在我国关于幼儿社会情绪研究中具有全面系统性与实践借鉴意义。

【案例1-2】《学前儿童社会—情绪学习课程方案及其有效性研究》课程设计部分

(1)课程目标。

社会情绪学习的核心技能分为自我意识、自我管理、人际交往、社会适应与做负责任的决策。作者认为五大核心能力并不是独立发展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作者将五大能力归纳为情绪能力和社会能力,并认为情绪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发展最终都会落在儿童的社会适应上,因此他开发了以社会适应为核心来发展幼儿的情绪能力和社会能力的社会情绪学习课程。课程总目标是通过在幼儿园实施该课程提高幼儿的社会—情绪能力,促进幼儿良好的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总目标下又包含了情绪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与亲社会行为3个主要发展目标。

情绪能力之下又包括2个具体目标:理解情绪的成因和结果;运用认知和行为策略来调节情绪。问题解决能力之下又包含了3个具体目标:建立友谊,主动并正确发起交往;尊重和接纳他人的观点;通过语言沟通解决人际冲突。亲社会行为之下包含了2个具体目标:协商并遵守基本的社交规则;关怀、安慰、合作、帮助、共情等。

(2)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是课程目标的载体,是实现课程目标的依据。课程包括5个单元,总共20个课时,5个单元分别是:

①1单元:情绪理解与调节。

本单元的总目标是认识基本情绪,知道情绪名称,能够根据表情与身体反应说出情绪;能够根据情境分析情绪产生的成因及后果;有效调节和表达情绪,学会调节消极情绪的方法。本单元包括5个教学活动,分别是认识各种情绪、理解他人的情绪、安慰他人、积极面对害怕、情绪的调节与改变。

②2单元:沟通接纳与尊重。

本单元的总目标是积极倾听,知道倾听的意义与方法;学习接纳和尊重他人的不同观点,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学习通过语言沟通来解决人际问题,能够大胆说出自己的感受,并理解他人的感受。本单元共包括3个教学活动,分别是积极倾听、接纳和尊重他人,沟通与协商。

③3单元:友谊的发起与维持。

本单元的总目标是学习发起新的友谊,提高交往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维持友谊的方法,为即将来临的分别做好准备;学习分享、帮助、关心与安慰的合适表达方法。本单元包括6个教学活动,分别是好朋友、找朋友、分享、助人、安慰、学习分别。

④4单元:解决人际冲突。

本单元的总目标是能够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运用解决问题的4步骤解决不明原因的冲突;当与好朋友发生争吵时,会用和平的方式和好。本单元共包括3个教学活动,分别是面对冲突、朋友的朋友、生气与和好。

⑤5单元:协商与遵守班级公约。

本单元的总目标是学习遵守基本的社交规则(礼貌、轮流、等候、请求;学习做负责任的决定,具有班级小主人翁精神)。本单元包括2个教学活动,分别是交往的规则与学做小主人。

该课程5个课程单元内容丰富且合理,每个单元之下的教学活动与幼儿的真实生活紧密联结,且课程组织与各领域紧密联结。每个单元即分别完成各自的课程主要目标,相互之间又相互有机联系。

(3)课程实施与方法。

该课程主要通过3种途径开展社会情绪学习的课程,分别是集体教学活动、游戏活动、一日生活与班务活动。

①社会情绪学习集体教学活动在为期10周的儿童社会情绪学习课程中,实验组班级进行了20次集体教学活动。

集体教学活动每周实施2次,每次30分钟,以多种教学方式进行,借助绘本、游戏、多媒体视频、木偶等中介物,采用故事导入、图片讲解、谈话、角色扮演、游戏练习等活动形式进行。

②社会情绪学习游戏活动主要分为两部分阐述。

首先,在每节集体教学活动的结尾处设置有游戏环节,目的是根据不同主题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加深儿童的体验与感受,丰富课堂活动形式,帮助儿童在课堂上体验到交往的乐趣,重点放在儿童情绪认知与社会性行为塑造上。活动中使用的大部分为规则游戏。其次,观察幼儿在园期间自主进行的角色游戏。儿童在自主、自发的角色游戏过程中能够认识并练习人际互动交往中的恰当行为,有机会理解他人的想法,体验不同角色及其行为后果。

③社会情绪学习一日生活与班务活动。

一日活动是儿童每日入园、进餐、饮水、入厕、盥洗、午睡、自由活动、离园等环节的活动总和。在时间量上,一日活动与集体教学活动、游戏活动相比,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人际交往是每日生活中所发生的事,因此在一日生活中,幼儿能够随时随地练习自己所学的技能。另一方面,教师可结合班务活动,对所观察到的幼儿一日活动中的相关事件与问题进行梳理和指导。

(4)课程评价。

从评价方式与评价主体两个角度,该课程分别对幼儿、教师与家长进行了不同类别的评价。从不同评价方法来看,该课程评价对幼儿使用观察法、谈话法、作品分析法;对教师使用观察法与谈话法;对家长使用谈话法、研讨法。根据评价主体的不同,又可分为自评法与他评法。

(5)社会绪学习课程的积极影响作用。

该课程对儿童的积极影响主要是减少了儿童的学习问题与外化行为,降低了幼儿的孤独感,提升了幼儿的社会情绪能力。对教师的积极影响是改善了校园人际氛围,降低工作压力,提升职业效能感及工作满意度。对家长的积极影响是提升了家长情绪能力,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此外,我国研究者施泽娴在社会情绪学习课程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出适合国内小学生实际的社会情绪学习课程实施方案,并以二年级小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社会情绪学习课程的实验研究,以验证课程方案的有效性。虽然课程实施对象是小学阶段,但该课程设计路径与模式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案例1-3】《“社会情绪学习”在国内小学的教育实验研究——以昆山市吴淞江学校为例》课程设计部分

(1)课程目标。

①系统地介绍情绪的内涵与种类,使学生能够认识与分辨情绪。

②讲解释放压力和控制冲动的策略,提高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

③通过共情训练,使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并且理解他人想法,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2)课程教学重难点。

①教学重点:理解他人的情绪,学会管理自我情绪,掌握人际交往策略。

②教学难点:理解他人的情绪,共情训练与换位思考。

(3)课程教学策略与手段。

情绪卡片、角色扮演与课堂讨论、共情训练、归因训练。

(4)课时设计。

总课时为15个课时,每周1课,每课时40分钟。

(5)课程教学内容。

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如表1-1)共分为3个章节,每章节为5个课时。

表1-1 实验课程教学内容

(三)我国开展社会情绪学习的实施策略

目前社会情绪学习的实施路径主要有设置显隐性课程、加强成人的社会情绪能力培养、将社会情绪学习纳入学前儿童发展评价体系中、加强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合作等。其中显性课程一般是高度结构化的课程,即教师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发展目标,提前设计好课程框架、内容。课程实施以集体教学活动为主,每1个课时大约30分钟。显性课程包括面向全体儿童、涉及社会情绪学习各领域的促进性或预防性课程;面向大多数儿童、以社会情绪学习某一领域为主要发展目标的课程;针对个别儿童、关注社会情绪学习个别领域的干预课程。隐性课程指的是幼儿园环境创设与一日生活课程,包括常规活动、物质环境与心理环境。隐性课程内容包括:一创建让儿童安心、舒适的心理环境,提供让儿童能够专注于自己的探索和自身的发展空间;二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物质环境,如为幼儿活动提供足够的空间与材料,创设温馨、富有家庭氛围的教室环境等;三在日常生活中,活动的安排要具有规律性,能够让儿童预测下一步的活动,这样儿童可以根据自我预期调整自己的状态,促进自我管理能力的发展。

有学者主要从学校制度层面、学校环境建设层面、学校管理层面、校长层面、课堂教学层面、家长层面分别详细阐述了社会情绪学习的应用策略。其一,学校制度层面,包括保障机制建设与激励机制建设两个方面。其二,学校环境建设层面,包括物质环境、心理环境和制度环境三个方面。学校的物质环境是指儿童所处周围的环境,如教室、办公室、食堂、绿化、走廊、操场等。其三,学校管理层面,主要是通过完善教师情绪管理关心支持系统,建立教师自身情绪维护系统来加强教师情绪管理能力。其四,校长层面,主要体现在在社会情感学习项目执行学校中校长所应当具备的素质与能力。校长应具有社会情绪学习的基本理念与知识、基本素质与能力,如社会情绪学习的组织设计与实施的素质和能力、社会情绪学习支持服务的素质和能力等。其五,课堂教学层面,关注教师是否能准确评价学习者学习策略的使用水平,并为学生提供有关社会情绪学习策略的知识,并在课堂中运用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情绪的方法。其六,家长层面,主要强调为幼儿创造温馨的家庭环境,帮助儿童建立自信与责任感,经常与孩子沟通交流等。

有学者从课程角度提出社会情绪学习的实施策略,如:应该注重平时的反馈意见及建立合理的评价系统;要对社会情绪学习的各项教学指标及教学结果进行评估,及时有效地解决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做到每一个实施社会情绪学习的老师都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应该建立学校与家庭及社区相互合作的机制,为学生们培养社会情绪学习创造更好的课程学习环境。

公孙一霏从学校与课程两个方面探讨了社会情绪学习的实施方法。学校方面主要是强调学校相关负责人应确保项目顺利、有序地开展,并建立项目指导委员会;教师要制订课程的共同目标,了解并掌握幼儿的需求以及现有的教学资源,在此基础上与指导委员会共同制定实施计划;对教师进行社会情绪理论知识的培训;注重对课程项目实施效果的评估与计划方案的完善。课程方面主要涉及集体教学、隐性课程与教师培训等方面的建设。

小结:我国关于社会情绪学习的研究起步较晚,但从已有研究中可以看出近年来国内对于社会情绪学习的研究正逐渐发展起来,并且出现了试点课程,这些已有的理论与实践对本课题具有非常宝贵的借鉴意义。但同时也可以发现以往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即我国对于社会情绪学习的研究主要是对国外社会情绪学习课程的翻译与初步思考,而关于社会情绪学习的本土化以及应用研究非常少,且主要集中于中小学领域,以学前儿童为研究对象的应用研究极其缺乏。

二、东城幼儿园开展幼儿社会情绪学习的发展历程

随着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对幼儿园教育的要求正发生着从数量到质量的变化,而目前我国教育质量提升的短板正是幼儿社会情绪能力发展受阻,教育工作者逐渐意识到社会情绪发展对幼儿获得情绪技能、建立亲社会行为模式、做出负责任的决定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致力于幼儿社会情绪学习的相关研究。杭州东城幼儿园对教师、家长的教育困惑做过多次调查,其中关于幼儿情绪及社会性教育问题一直是教师与家长心中难以拂去的困惑。基于当下的社会背景与杭州东城幼儿园的现实需求,在杭州东城幼儿园开展社会情绪学习的实践与研究既必要且重要。这一部分将主要通过梳理杭州东城幼儿园关于社会情绪学习相关研究的历程与成果,说明杭州东城幼儿园开展社会情绪学习的研究背景,同时展示该园开展此项研究所具备的研究基础。

(一)杭州东城幼儿园关于社会情绪相关研究历程概况(如图1-1)

杭州东城幼儿园一直以“悦”为园本文化特点,建构以“悦童年、悦成长”为愿景的园本特色课程。2016年,幼儿园以首批浙江省“十二五”浙派名师名校长专项课题“依托绘本促进幼儿健康情绪发展的实践研究”为引领,开展行动研究,尝试以绘本中的具体情绪事件作为建构幼儿健康情绪学习的载体,探索有效促进幼儿健康情绪发展的教学模式和实施策略,凸显绘本教材中的情绪事件在教育价值挖掘并助推幼儿情绪健康和谐发展中的功能和作用,获成果评审二等奖。该研究对幼儿的情绪发展特征的调查研究、按照情绪要素的绘本内容梳理、基于促进健康情绪发展的绘本教学的一般步骤及实施策略等为后期我们开展情绪拓展研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为致力于幼儿的“悦”成长,东城幼儿园在2018年又先后开展了“助推儿童健康情绪发展的绘本教学策略研究——以绘本阅读活动《不要和青蛙跳绳》为例”“幼儿情绪教养园本课程建构的实践研究”等课题的实践研究,从不同角度探讨促进幼儿健康情绪发展的路径与策略,习得方法与经验。2019年,东城幼儿园又进行了“‘悦’文化背景下促进幼儿情绪社会化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旨在探究促进幼儿情绪社会化的路径及不同路径中幼儿情绪社会化养成的实施策略。

图1-3 杭州东城幼儿园社会情绪研究历程概况

(二)依托绘本促进幼儿健康情绪发展的研究

1.研究目的。

绘本是图画语言和文字语言相结合的艺术,其本质在于叙事。该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方法,尝试以绘本中的具体情绪事件作为建构幼儿健康情绪认知的载体,探索有效促进幼儿健康情绪发展的教学模式和实施策略,凸显绘本教材中的情绪事件在价值挖掘、呵护幼儿情绪健康的功能和作用。

2.研究设计与实施。

一、确立了契合健康情绪发展的绘本教材体系,确定了适合该教材的绘本内容特质、形成各年龄段供选择参考的情绪绘本内容序列。二、梳理了基于促进健康情绪发展的绘本教学的一般步骤及实施策略,如“以言表情”—“识别·表达、以知解情”—“理解·体验、情知导行”—“调控·回归”等。三、列出了绘本集体教学延伸活动,如绘画,故事表演、心情空间等。

3.研究成效。

(1)幼儿情绪识别与表达能力明显增强,在教师日常的观察记录中,发现由于依托绘本开展的健康情绪教育活动,幼儿所拥有的关于描述、表达情绪的词汇量大大增加。

(2)幼儿主动表达情绪的意愿不断增强,幼儿非常喜欢告诉老师自己的心情,愿意在心情墙上展示记录自己当下的心情,并开始乐于向教师讲述自己的心情故事。

(3)幼儿应对负面情绪的办法不断增多。通过绘本教学,幼儿的情绪行为已经深受绘本故事中主人公的情绪调节策略的影响。因为在幼儿进行绘本阅读的过程中,自然习得了主人公应对负面情绪的调节策略。

可见,幼儿通过绘本教学及延伸活动获得的情绪知识虽处于隐性状态,但是当幼儿处于日常情景时,在受到成人指导和角色暗示后,幼儿所获得的情绪认知能通过具体行为表现出来,表明绘本对促进幼儿健康情绪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幼儿情绪教养园本课程的建构

1.概念厘定。

幼儿的情绪教育是指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釆取各种适宜的方式培养幼儿正确认识和看待情绪,学会体验他人情绪,学会控制和表达自身情绪,以此保持和发展积极情绪,克服消极情绪的教育活动——即在幼儿园,教师根据幼儿心理发展特点,通过情绪主题教育活动帮助幼儿认识和觉察情绪、体验情绪、管理和内化情绪的过程。

而该课题中的“教养”是指教育和培养,“情绪教养”则是指对幼儿情绪的教育和培养,不仅仅包括幼儿园开展的情绪教育活动,同时也融入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情绪教养是一个不断熏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在后续的生活中更是一个不断渗透和内化的过程。

2.研究内容。

(1)开发幼儿情绪教养园本课程的内容,即构建课程体系,包括渗透式课程、项目式课程、综合式课程的课程纲要并搜集积累典型课例。

(2)探究幼儿情绪教养园本课程的有效实施途径。

(3)制定幼儿情绪教养园本课程的教师指导策略,即探究和梳理各课程模式下教师的支持和指导策略。

3.研究实施。

(1)构建了幼儿园情绪教养园本课程的课程体系,包括渗透式课程、项目式课程、综合式课程。

(2)探究幼儿情绪教养的园本课程有效实施途径,如教学活动的观摩、年级组教研、专家引领等。

(3)探究幼儿情绪教养园本课程的指导策略,如绘本表演、故事复述、经验迁移、有效提问、多元提升等策略。

(4)进行水平评估,对幼儿的情绪能力进行了课前课后水平对比分析,并通过质性访谈了解幼儿的情绪能力发展现状。

4.研究成效。

通过对研究实施前、后测结果的比较分析发现,情绪教养可以提升幼儿情绪能力。幼儿不但能够准确识别和表达日常生活中的基本情绪,甚至能够识别出一些较为复杂的情绪;幼儿能够用一些丰富的词汇或身体动作更合理地表达情绪;在消极情绪的调节方面,幼儿增加了积极策略的使用频率;并且幼儿开始学着关心周围的人,并用积极的情绪感染别人,帮助自己化解消极情绪,增强自信心。

同时,该研究促成了幼儿园情绪教养园本课程的课程体系构建,情绪教养主题资料库得到了丰富,集体教学的指导策略也获得了拓展。

(四)“悦”文化背景下促进幼儿情绪社会化的研究

1.概念厘定。

(1)情绪社会化。情绪社会化是个体不断习得社会允许的情绪表现规则,并使之服务于个体成长的过程,主要包括情绪理解社会化、情绪表达社会化和情绪调节社会化。

(2)“悦”文化。“悦”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体验,是东城幼儿园育全人的终极目标。东城幼儿园以“悦心育人,微笑成长”为办园宗旨,遵循“悦纳、温暖、活力”特质,致力培育“会关爱、乐分享、常微笑”的“悦”宝贝。

2.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包括:通过查找相关文献和实践,梳理幼儿情绪社会化的具体内容和有效途径。通过教学活动、环境创设等一系列实践,探究“悦”文化背景下促进幼儿情绪社会化的有效实施路径。

3.研究实施。

(1)对幼儿情绪社会化的内容进行了梳理,主要有情绪理解的社会化、情绪表达的社会化、情绪调节的社会化。

(2)进行了前测,重在了解幼儿3种情绪能力发展状况。

(3)建构促进幼儿情绪社会化的框架,包括认知引领、游戏体验、环境熏陶与家园共育。

(4)进行了后测,对幼儿的情绪能力进行了前后水平对比分析,并通过质性访谈了解幼儿的情绪能力发展现状。

4.研究成效。

通过对前、后测结果的比较分析得出,该研究促进了幼儿的情绪社会化,幼儿不但能够准确识别和表达日常生活中的基本情绪,甚至能够识别出一些较为复杂的情绪;幼儿能够用比较丰富的词汇或身体动作更合理地表达情绪;在消极情绪的调节方面,幼儿增加了积极策略的使用频率;幼儿能够关心周围的人,并用积极的情绪感染别人,帮助自己化解消极情绪,增强自信心。

同时,通过该研究构建了促进幼儿情绪社会化的内容和路径。幼儿情绪社会化的主要内容是情绪理解社会化、情绪表达社会化和情绪调节社会化。促进幼儿情绪社会化的路径有:认知引领、环境熏陶、游戏体验、家园共育。该研究还建立了园本情绪主题资料库,包括情绪绘本档案、共情课程资源库、经典情绪课例库、经典情绪主题环境创设档案等资源作为情绪教育的素材。在研究的过程中关于促进幼儿情绪社会化的集体教学的指导策略也得到了丰富,包括重点读图、模仿表演、复述故事、经验迁移、有效提问、讨论交流、自主评价、归纳提升、多元化体验、适时回应等。

三、东城幼儿园开展幼儿社会情绪学习的总结

幼儿社会情绪能力培养是儿童终生学习和发展的关键素养,对幼儿未来拥有健全的人格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通过开展社会情绪学习课程既可以帮助儿童获得社会情绪能力,发展良好的社会性与个性;同时教师的专业能力以及社会情绪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这是东城幼儿园开展社会情绪学习的必要性条件,同时,东城幼儿园开展此项研究也具备扎实的基础条件。

由上文可见,从最初以绘本为媒介开启幼儿情绪研究之路,到构建出园本幼儿情绪教养课程,再到进行更有深度的幼儿情绪社会化研究,就是在这样不断探索、创新与实践的过程中,杭州东城幼儿园积累了丰厚的幼儿社会情绪化学习资料库,拓展了教师在幼儿社会情绪相关研究方面的理论知识及实践经验,为本课题奠定了扎实的研究基础。

同时基于以往研究经验,我们发现儿童社会情绪能力的习得不是单纯来源于来自成人的教育,主要还是靠儿童自身的主动学习。因此,我们将最初的“社会情绪教育”更精准地表达为目前的“社会情绪学习”,旨在通过开展此项目提升幼儿社会情绪能力,培育充满活力、自信快乐的“阳光儿童”。 jbTmNm9LMGMDtkOsv+Pg1u9ixA3iKyZJmbsRlRR0Re2h1PUn0icB8ULm+XZB7Eo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