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用共情接纳理解孩子的情绪

带娃是世界上最辛苦的工作,没有之一。有一次,我一个同学生二胎,我跑过去看她,那时候她家老大6岁,放在老家给爷爷奶奶带,我问她为什么不放在身边带,她说:“怀二胎很累,觉得带女儿在身边很烦。”我问为什么呢,她说:“因为孩子经常无理取闹发脾气,弄得她心情很糟糕,拿孩子一点办法都没有。”她问我:“不觉得孩子很烦吗?”我说:“还好,其实掌握了沟通方法,孩子还是会听的。”于是和她谈起了我之前带儿子去日本旅游时的一个经历。

我儿子20个月的时候,我们带他一起坐飞机去冲绳岛上度假。到了目的地之后,我们叫醒了他,他睡了还不到一个小时,醒来的时候他被周边的环境吸引了,四处张望,并没有表示任何不满。因为需要等待飞机上的行李,我们就在机场内的一个商店逛了一会,打算买几本杂志。

很快,他就看中了一袋在我看来添加剂和化学成分太多的糖果。我不想给他买,试图和他商量,并向他提出了其他的替代品,比如小汽车、小摩托车,但是都无济于事。

他在地上打滚,大喊大叫。我想碰他,但是他却双脚乱踢乱叫,完全“失去了理智”。

我从来没有见过儿子耍赖成这样。

我该采取什么态度呢?

给他买一袋糖果,这是一种解决方案,但这种方案在我看来比任何其他选择都更具有破坏性。

一方面,糖果对他的牙齿和身体毫无益处,而更关键的是,他的怒气如此强烈夸张,这很可能和糖果没有关系。其实,他喊叫着要糖果的时候,已经快要发火了,因为他没有睡够,所以对任何挫折都无法忍受。

有经验的父母都知道,孩子筋疲力尽时就容易大发脾气。

因为在那个时候,即便是最小的挫折,他也没有力气去处理。他感受到自己身上有一种难以名状的疲惫和不舒服感,并且为此寻找原因。

他可能紧抓住一些小事情作为发泄的借口,比如他想要糖果,他不喜欢吃面条,他很想玩妹妹手里的玩具,汤不好喝,等等。他得找到一个理由,这样他就可以将自己的能量定位并把它释放出来。

对待孩子大哭大闹、大发脾气,我们作为父母不假思索的做法和反应,通常会是什么呢?

1.贴标签式的说教、劝告

“在公共场合,你不能无理胡闹。”

“糖果里面添加剂很多,会把你的牙齿蛀掉的。”

“你是大宝宝了,怎么这么不懂事?”

“你怎么这么小气,玩具要和小朋友一起分享啊。”

“你这样很不乖,你要学会尊重别人。”

2.警告、训诫、威胁

告诉孩子如果他做某件事会有什么后果:

“如果你那样做,以后妈妈再也不带你出来玩了!”“你再闹,以后就不给你小熊饼干吃了。”

“你如果再哭闹,妈妈就不理你了。”

“如果你再这样闹,我们就不能出去玩了。”

3.命令、指挥、控制

“不许那样和妈妈说话!”

“不要再无理取闹了!”

“不准哭,男子汉大丈夫,哭什么哭呢?”

“现在马上收拾好玩具,回去屋子里做作业!”

4.评论、批评、责备

“你看你怎么这么不小心啊?把好好的牛奶都洒在地毯上了!”

“你比妹妹大这么多,为什么要去抢她的玩具?你这样做是不对的。”

“你这样做太危险了,以后绝对不能这样。”

5.调查、质问

“你为什么不喜欢上英语课?”

“你为什么要去抢别人的乐高玩具?”

“是谁让你这么做的?”

6.回避、分散注意力

“好了好了,不要哭了,我们去玩其他的玩具吧!”

“不就是一个气球吗?破了就破了,有什么好哭的,爸爸下次去超市给你买一个就好了。”

“不要和妈妈无理取闹,妈妈很忙,你自己去找点别的事情做好了。”

但是,当我们以这样的态度或者语言面对一个无理取闹、大发脾气的孩子的时候,会发现,孩子不仅没有停止哭闹,有些时候,反而哭得更伤心,闹得更凶了。

在孩子大哭大闹的时候,父母命令、训斥、责备、质问孩子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孩子还没有足够成熟的心智去表达自己的情绪,他们唯一的途径是哭闹和喊叫。

而做一个有觉醒的理性的父母,我们需要学会用共情、接纳的方式去理解孩子的情绪。

1.包容孩子的情绪

有时这很难做到。尤其是孩子在大庭广众之下大哭大闹、大喊大叫的时候。但是我们需要记住,孩子就是孩子,幼儿没有办法调节自己的情绪,这种能力需要慢慢培养。另外,幼儿很容易因为疲倦或者累积的紧张感而失控。

我们作为成年人,首先需要做的,是让自己内心保持平和、冷静,我们需要练习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因为孩子的哭闹而引发自己的粗暴冲动的行为。

所以,当我儿子在冲绳机场大发脾气的时候,我就陪着他,始终在他身边看着他。等到他不再打滚、大哭大闹的时候,我抱着他,帮助他稳定自己的情绪,对他说:“我很抱歉,我们选择了一个你很犯困的时间乘坐飞机,并没有考虑到你要睡觉,如果你愿意,我们可以待会在去酒店的大巴上再继续睡一会儿。”

2.接纳孩子的情绪,帮助他用语言把情绪表达清楚

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通过一些短小的句子来鼓励他表达自己的感受。

比如蹲下来,看着孩子的眼睛说话:“你现在很伤心是吧。”

“你的乐高玩具被其他小朋友推倒了,所以你很难过。”

“妈妈明白你现在很生气。”

“你觉得妹妹的蛋糕比你大,你感觉到不公平。”

“你很生气,因为你本来想跟着我们一起走。”

不要担心孩子太小听不懂你的话,其实孩子对父母的共情、理解、接纳的语言的理解能力和感受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

3.对待年龄小一点的孩子,我们需要拥抱他,和他进行身体上的接触

2岁的孩子生气哭闹起来会非常厉害,而且声音很大。

如果你试着碰碰他,他就会暴躁地推你。

如果你稍微离他远一点,他就会哭得更加厉害。

甚至他还会追着你,咬你,打你。

其实,很多时候,他是想和你进行身体上的接触。

你只要别让他弄疼你,留在那里陪着他,关注着他就好了。

一旦孩子的情绪完全释放完了,你可以温柔地把他抱在怀里。

慢慢地,他就会接受你温柔的爱抚并安静下来。

孩子就是这样建立起安全感并渐渐降低愤怒的频率的。

在查普曼博士(Gary Chapman)的《儿童爱的六种语言》(The 6 Love Languages of Children:The Secret to Loving Children Effectively)一书中,曾提及“身体的接触是沟通情感的一种方式。在儿童发展方面,无数的研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有人拥抱、有人亲吻的婴孩,比那些长期没人理会、没能接受身体抚触的婴孩,在情绪发展上会更健康。”

4.不要做任何评判,倾听并尊重孩子的愤怒情绪

我们需要记住,愤怒能让孩子感觉到他自己内在的力量,同时愤怒也是一种需要陪伴的生理反应。

孩子在地上打滚胡闹其实是在表达自己的弱小无能。

如果我们容许他表达自己,让他喊叫、大闹,他就能慢慢重新接触到自己的力量。

在孩子大声喊叫的时候,孩子会感觉到自己的全身因为愤怒而颤抖着。

对孩子来说,这个体验自我的时刻非常重要。

我们需要“不加任何评论指责”地由着他,不要做任何评判!

我们倾听并尊重他们的愤怒情绪就已足够。

5.对待年龄大一点的孩子,可以让他单独到一个房间大声喊叫

如果怒火淹没了孩子,让他失去了控制,可以建议他到另一个房间,可以是卧室、客厅或者卫生间发泄自己的情绪。

当我们家老大4岁多的时候,有时也会无理取闹、大发脾气、大声喊叫,我通常会抱着他到卧室,温和地对他说:“在这个房间里你可以大声哭闹、喊叫,甚至捶打枕头,直到你感觉好一些了再出来。”通常老大在屋子里自己发泄个十来分钟,就能够自己冷静下来。

用这个办法让孩子自己发泄,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语气,如果父母是采用盛气凌人、气急败坏的口吻对孩子说:“去你的房间冷静一下”,这样会让孩子感觉你是在用孤立隔离来惩罚他,而不是完全接纳他当下的愤怒情绪。

父母接纳孩子是一回事,但是孩子是否感觉到被接纳又是另外一回事。

因此,父母需要学习如何使用接纳性语言,才能让孩子确知父母接纳他。接纳就像是肥沃的土壤,肥沃的土壤能让种子萌芽、成长、开出有魅力的花朵。孩子就像是种子一样,蕴含着成长的能力。接纳就像土壤——它能够使孩子发展并实现自己的潜力。

让我们对孩子多一些共情和理解,多用接纳性语言让孩子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爱。 osr/ePSGd+C5bbYI6x/kyI27HwpwnahiZC49yZtHqSAb57vzgJDBfCZ3J6CZLGW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