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1.3 肺部肿瘤的术前检查

1.术前评估与准备

(1)年龄:肺部肿瘤多见于老年人,常伴有呼吸功能减退、顺应性降低及心功能不全,手术风险大,围手术期并发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因此,高龄手术需要慎重,但是不应以年龄因素作为绝对禁忌证,而是要结合患者的全身状况综合评估。高龄患者的身体状况良好,无其他伴随病时一般能耐受肺楔形切除或肺叶切除,尽可能采用微创切口,但全肺切除时需要慎重,尤其是右全肺切除。

(2)肺功能:肺部肿瘤多见于长期吸烟者,常伴有慢性气道阻塞性疾病、通气功能障碍、肺功能不全。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 1 )超过预计值的60%以上,绝对值>1.5L,可安全施行肺叶切除术;若要选择全肺切除术,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 1 )超过预计值的80%以上,绝对值>2.0L。

(3)动脉血气分析:动脉血气分析对于肺部肿瘤手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动脉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动脉氧分压在80mmHg以上,二氧化碳分压在50mmHg以下可以耐受肺叶切除。

(4)心功能:心脏并发症是肺部肿瘤术后常见的主要并发症,因此,术前需要心电图检查,必要时进一步检查心脏超声,必要时需要内科医师进行药物指导。

(5)术前戒烟:吸烟不但使呼吸道黏膜纤毛运动失去活性,还增加气道阻力。已有研究表明,戒烟2周以上,这些情况就可以明显改善。

(6)治疗并发症:肺部肿瘤患者多为老年患者,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及心功能不全等,需要控制高血压及糖尿病,改善心功能。

2.术前检查

(1)CT检查:胸部CT检查目前已经成为估计肺部肿瘤胸内侵犯程度及范围的常规方法,尤其在肺部肿瘤的分期上更加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此外,其他部位的CT包括脑、肝、肾上腺等主要是排查相关部位远处转移的情况。

(2)MRI检查:胸部MRI检查的最大特点是较CT更容易鉴别实性肿块与血管的关系,而且能够显示气管支气管和血管的受压、移位与阻塞。怀疑或排除颅脑转移时,MRI作为首选;对局灶可疑骨转移,X线、CT或骨ECT不能定性时,MRI有助于诊断。

(3)ECT检查:主要用于排除骨转移。

(4)心电图及心脏超声:心功能评估。

(5)肺功能:肺功能评估。

(6)支气管镜:肺部肿瘤均应行支气管镜检查,中央型肿瘤可有阳性结果,进一步可行支气管下刷检或咬检,此外可行经支气管针吸活检(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TBNA)或超声支气管镜(endobroncheal ultrasonography,EBUS)等。

(7)PET检查:主要用于排查纵隔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情况,但该检查目前成本还相对较高,目前还不能得到广泛应用。

(8)穿刺活检:对于手术患者并不推荐穿刺活检,一般针对经其他检查无法明确病理的无手术指征或不愿手术患者进行。

(9)纵隔镜检查:在常规的手术前分期、纵隔淋巴结评价、单纯依靠影像学检查难以评价时施行,从而进一步明确肿瘤分期后的规范化治疗。

冯继峰 1PBlrSvphdklt/NqPqAJEsT11kipMkIt+v5ICD9Oh4UdTVHRsha7Y+cMLK9WMUm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