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性气胸(spontaneous pneumothorax)是肺部疾病使肺组织及脏层胸膜破裂,或靠近肺表面的微小泡和肺大疱破裂,肺和支气管内空气进入胸膜腔所致。根据脏层胸膜破口的情况和气胸发生后对胸膜腔内压力的影响,通常将气胸分为闭合性气胸(单纯性)、交通性气胸(开放性)、张力性气胸(高压性)3种类型。
治疗目的是促进患肺复张,消除病因及减少复发。
1.保守治疗 适用于稳定型小量闭合性气胸(肺压缩<20%),卧床休息,给氧,积极治疗肺基础疾病,酌情给予止咳、镇痛药物。
2.排气治疗
(1)胸腔穿刺排气:适用于小量气胸(肺压缩在20%以下)、呼吸困难较轻、心肺功能尚好的闭合性气胸的患者。
(2)胸腔闭式引流:对于呼吸困难明显、肺压缩程度较大的稳定型气胸患者,包括交通性气胸、张力性气胸和气胸反复发作的患者,无论气胸量多少,均应尽早行胸腔闭式引流。
(3)化学性胸膜固定术:对于气胸反复发生,肺功能欠佳,不宜手术的患者,可胸腔内注入硬化剂,如多西环素、米诺环素、滑石粉等,产生无菌性胸膜炎症,使两层胸膜发生粘连,胸膜腔闭合,达到预防气胸复发的目的。
3.手术治疗 对于复发性气胸、长期气胸、张力性气胸引流失败,双侧自发性气胸、血气胸、胸膜增厚致肺膨胀不全或影像学有多发性肺大疱的患者,可经胸腔镜下行粘连带烙断术,促使破口关闭。也可开胸行破口修补术、肺大疱结扎术或肺叶肺段切除术。
按呼吸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1.健康史及相关因素 评估是否有胸腔内压力骤然升高的因素,如抬举重物、剧烈运动、剧烈咳嗽、用力过猛、屏气或大笑等;评估有无肺部基础疾病,如肺结核、COPD、肺癌等。
2.症状体征
(1)症状:突发一侧胸痛、刺激性咳嗽和胸闷或呼吸困难,张力性气胸可出现严重的呼吸循环障碍。
(2)体征:大量气胸时,气管向健侧移位,患侧胸部隆起,肋间隙增宽,呼吸运动与触觉语颤减弱;叩诊呈鼓音,肝浊音界、心浊音界缩小或消失,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张力性气胸可有纵隔移位。
3.并发症 血气胸、脓气胸、皮下气肿和纵隔气肿等。
4.辅助检查 了解胸片、肺部CT、动脉血气分析检查等阳性结果。
5.心理社会支持状况 询问患者对气胸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是否了解;突发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胸痛,患者是否存在焦虑和恐惧等不良情绪;了解患者的个人史、既往是否有肺部基础疾病病史、家庭组成、经济状况以及医保情况等。
1.休息与活动 卧床休息,避免屏气、剧烈活动及用力排便、咳嗽、打喷嚏等增加胸腔内压的活动。
2.氧疗护理 参见第一章常见护理措施。
3.胸腔闭式引流护理
(1)评估胸管留置日期、深度、固定情况及置管局部有无渗液、出血、皮下气肿等;评估水柱波动及气泡溢出情况,如有引流液引出,则评估引流液的颜色、量、性状;评估患者的呼吸情况及有无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发生。
(2)取半卧位,保持引流通畅,避免折叠、受压、扭曲等。引流瓶水平面低于胸腔引流出口平面不少于60cm。
(3)及时更换水封瓶,胸管长管保持在液面下2~3cm,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4)一旦胸管滑脱,应立即压住敷料或将管口两边的皮肤向中间挤压,以免空气进入胸膜腔,并立即通知医生。如胸管不慎与水封瓶接口脱开,应立即将上段胸管反折,更换水封瓶,鼓励患者多讲话或轻轻咳嗽,以排出胸膜腔内气体。
(5)鼓励患者每2小时进行一次深呼吸、咳嗽和吹气球练习,协助患者经常更换体位,病情允许时可协助患者床上坐起或下地走路,以促进肺复张。
(6)引流管中无气体排出,且患者无呼吸困难等症状1~2天后,夹闭引流管1天患者无呼吸困难、无气急,24小时胸腔引流量在100ml以下,引流管中液面波动小或固定不动,听诊呼吸音清晰,胸部X线片显示肺复张良好,即可拔除胸管。拔管后24小时内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及局部有无渗液、出血、漏气、皮下气肿等。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1.皮下气肿和纵隔气肿 皮下气肿表现为皮下组织肿胀、触之有海绵样感觉、捻发音及踏雪感等,无需特殊处理即能自行吸收,但须预防感染,高浓度的吸氧可以促进皮下气肿的吸收和消散;纵隔气肿表现为胸闷不适、咽部梗阻感、胸骨后疼痛并向两侧肩部和上肢放射等,张力过高时可作锁骨上窝切开和穿刺排气治疗。
2.脓气胸 由结核分枝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杆菌、厌氧菌等引起的干酪性肺炎、坏死性肺炎及肺脓肿可并发脓气胸。发生脓气胸时,应紧急排脓和排气,并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治疗。
3.血气胸 表现为胸腔引流管引出血性液体,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严重时可出现休克征象。保持胸腔引流管引流通畅,监测意识、生命体征及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等,必要时做好术前准备。
1.自我监测 指导患者及其家属掌握气胸复发先兆,一旦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等,应立即就诊。
2.避免诱因 气胸痊愈后1个月内,应避免剧烈运动、坐飞机、抬举重物、屏气等,以防复发;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3.饮食指导 多食含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保持排便通畅,避免用力屏气,2天以上未排便遵医嘱使用乳果糖等通便药物。应采取有效措施。
4.定期复诊 遵医嘱1个月左右复查胸片或胸部CT扫描,如有不适,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