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十节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护理

【定义】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primary bronchogenic carcinoma)简称肺癌,为起源于支气管黏膜或腺体的恶性肿瘤。临床表现与肿瘤大小、类型、发展阶段、所在部位、有无并发症或转移有密切关系。常见症状为咳嗽、咯血、胸痛等。肺癌按解剖学部位可分为中央型肺癌和周围型肺癌两种;按组织病理学可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和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 SCLC)两种。

【治疗原则】

治疗方案主要根据肿瘤的组织学决定。通常SCLC发现时已转移,难以通过外科手术根治,主要依赖化疗或放化疗综合治疗。相反,NSCLC可为局限性,外科手术或放疗可根治,但对化疗的反应较SCLC差。

一、非小细胞肺癌

(一)局限性病变

1.手术 可耐受手术的Ⅰ、Ⅱ期患者首选手术治疗。若Ⅲa期患者年龄、心肺功能和解剖位置合适,也可考虑手术。术前化疗(新辅助化疗)可使不能手术者降级而能够手术。

2.根治性放疗 Ⅲ期及拒绝或不能耐受手术的Ⅰ、Ⅱ期患者均可考虑根治性放疗。

3.根治性综合治疗 对产生Horner综合征的肺上沟瘤可采用放疗和手术联合治疗。对于Ⅲa期患者,N 2 期病变可选择手术加术后放化疗、新辅助放化疗加手术等治疗。

(二)播散型病变

不能手术的NSCLC患者中,70%预后较差,可根据行动状态评分为0级(无症状)、1级(有症状,完全能走动)、2级(<50%的时间卧床)、3级(>50%时间卧床)和4(卧床不起)级,选择适当化疗和放疗或支持治疗。

1.化疗 联合化疗可提高生存率、缓解症状及提高生活质量,可使30%~40%的患者部分缓解,近5%的患者完全缓解。

(1)基础化疗方案:紫杉醇或白蛋白紫杉醇+卡铂或顺铂、多西紫杉醇+顺铂或卡铂、吉西他滨+顺铂或卡铂等。

(2)适当的支持治疗:止吐护胃、护肝药,用顺铂时补充液体,需要时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等,并根据粒细胞计数调整化疗剂量。

2.放疗 患者的原发瘤阻塞支气管引起阻塞性肺炎、上呼吸道或上腔静脉阻塞等症状时,应考虑放疗。通常一个疗程2~4周。

3.靶向治疗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是以肿瘤组织或细胞中所具有的特异性分子为靶点,利用分子靶向药物特异性阻断该靶点的生物学功能,选择性从分子水平来逆转肿瘤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甚至消退的目的。部分药物在晚期NSCLC治疗中显示较好的临床疗效,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等。

4.转移灶治疗 伴脑转移者在全身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脑转移治疗,包括外科手术、全脑放疗、立体定向放疗,对于脑膜转移者可植入Ommaya储液囊行脑室内化疗对合并交通性脑积水的患者,可行脑室—腹腔分流术以降低颅内压,但也可能增加肿瘤腹腔转移的风险。气管内肿瘤复发可激光治疗。

二、小细胞肺癌

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1.化疗 常用方案为依托泊苷+顺铂(或卡铂),或伊立替康+顺铂(或卡铂),每3周1个周期,初始治疗4~6个周期后,应重新分期以决定是否进入完全临床缓解(所有临床明显的病变和副肿瘤综合征完全消失)、部分缓解、无反应或无进展。治疗后无反应或无进展应该重新调换治疗方案。

2.放疗 放射线对癌细胞有杀伤作用,对明确有颅脑转移的患者和有症状且胸部或其他部位有病灶进展的患者,应给予全剂量放疗。放疗对小细胞肺癌效果较好,其次为鳞癌和腺癌。

三、免疫治疗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结果初步表明,免疫治疗应用于肺癌可以获得显著的临床疗效。目前,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即免疫检测点抑制剂和肿瘤疫苗。其中,免疫检测点抑制剂,针对PD-1、PD-L1的治疗性抗体。

四、生物反应调节剂

作为辅助治疗,如干扰素、转移因子、左旋咪唑、胸腺肽等,能增加机体对化疗和放疗的耐受性,提高疗效。

五、中医中药治疗

在巩固、促进、恢复机体功能中起到辅助作用。

【护理】

一、护理常规

按呼吸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二、与本病相关的其他护理

(一)评估要点

1.健康史及相关因素

(1)有无吸烟史或长期处于污染的空气中。

(2)有无长期接触石棉、氡、无机砷化合物、二氯甲醚、焦油、大剂量电离辐射等。

(3)是否较少食用含β胡萝卜素的蔬菜和水果。

(4)是否有慢性肺部疾病(如肺结核、病毒感染、真菌毒素等)。

(5)有无家族遗传史。

2.症状体征

(1)由原发肿瘤引起的症状和体征,如咳嗽、痰血或咯血、呼吸困难或喘鸣、发热、体重下降等。

(2)肿瘤局部扩展引起的症状和体征,如胸痛、声音嘶哑、咽下困难、胸腔积液、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Horner综合征、臂丛神经压迫症等。

(3)由肿瘤远处转移引起的症状和体征。最常见的转移有转移至中枢神经系统、骨骼、转移至腹部、转移至淋巴结等。

(4)胸外表现为肥大性肺性骨关节病、异位促性腺激素、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样物、分泌抗利尿激素、神经肌肉综合征、高钙血症、类癌综合征等。

3.辅助检查 影像学检查、血肿瘤标志物、痰脱落细胞学、支气管镜检查、针吸细胞学检查、纵隔镜、胸腔镜检查等阳性结果。

4.心理社会支持状况 评估患者对疾病的发生、病程、预后和相关保健知识以及病情的知晓程度;评估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是否有恐惧、焦虑和抑郁倾向和病耻感;了解患者的家庭组成、经济状况、教育背景、医保方式,以及家属对疾病和患者的关心和支持程度和患病后的角色功能与社会交往有无改变;评估患者出院后定期复查和继续就医的条件。

(二)护理措施

1.咳嗽咳痰护理 参见第二章第一节呼吸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2.呼吸困难护理 参见第二章第一节呼吸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3.咯血护理 参见第二章第一节呼吸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4.疼痛护理 参见第一章常见护理措施。

5.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护理 评估头面部、颈部、上肢的水肿程度,评估有无前胸壁静脉曲张,有无头痛、头晕、眩晕等。选择下肢静脉输液,控制输液量及输液速度,遵医嘱使用利尿剂等药物,注意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6.用药护理 掌握化疗药物的剂量、用法、疗程及副作用等,准确用药,防止药液外渗(参见第十三章化学治疗护理常规)。

【出院指导】

1.自我监测 若出现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咯血、咳嗽咳痰加重等,应立即就诊。

2.康复指导 适当活动,避免劳累。戒烟及减少被动吸烟,尽量避免出入公众场所,防止感冒。合理饮食,增加营养。保持乐观情绪,提高自身免疫力。

3.用药指导 指导患者正确应对放疗、化疗的副作用,定期监测血常规、肝功能等。

4.心理指导 指导患者尽快脱离过激的心理反应,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

5.定期复诊 肺癌术后1个月,复查胸部增强CT;术后4个月,第二次复查;术后2年内,三个月复查一次;术后2~5年,每半年复查一次;术后5年以上,每年复查一次。每次复查的项目为胸部CT、腹部和颈部B超、血化验肿瘤标志物,脑部磁共振,骨骼ECT等。其他内科治疗的患者出院后每周检测2次血常规、1次肝肾功能。2个疗程后行第3周期化疗前需要全面评估。4~6个疗程结束后,第1个月、第3个月进行全面评估,后依肿瘤进展情况而定。如有不适,应及时就诊。 UrHN4uJJ1KaeLgj/pQcSk/9nPXeAQIv/kIU4tXPsd9zxmAQPj06l2P1g3SjpSGq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