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季食味”特色课程

(一)“四季食味”特色课程的目标

1.“三性”食育目标

图5.1 “三性”食育目标模型

根据《指南》健康领域中提到的“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目标,结合儿童膳食指南要求,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及能力发展需要,确立饮食习性、行为品性、情感归属性“三性”食育目标(见图5.1),以金字塔的形式逐层细化、分解、制定各年龄段指标。其中,饮食习性目标为基础,行为品性为第二层目标,情感归属性是两者升华而成的最高层目标。

根据《指南》社会领域目标,结合地域美食特点和传统美食文化,制定利于提升幼儿情感归属的目标。教师在开展食育主题活动时,能针对性地帮助幼儿了解餐桌文化、节气饮食文化、地方饮食特色等内容。

基于“三性”食育目标,提取“食知、食技、食礼”为“四季食味”课程总目标。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四季食味”课程(见图5.2)强调回归幼儿的生活,课程内容基于生活,融入生活;“四季食味”课程是指以四季食事为主线,将各种食育知识、饮食技能、餐桌礼仪等内容贯穿其中,围绕餐桌,以幼儿实际操作,亲身体验为核心,通过主题活动、节日活动、特色活动的实施,让幼儿在品味四季食物的过程中,探究食物的来源、去向,学习饮食相关知识,了解餐桌文化、节气文化以及家乡和国外饮食文化内容,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与饮食行为,最终成为知健康、乐探究、懂礼仪的全面发展的儿童。

图5.2 “四季食味”课程框架

2.“四季食味”特色课程的目标

(1)课程总目标。

依托《指南》五大领域目标,结合儿童膳食指南要求及幼儿教育的三维活动目标,确立“食知、食技、食礼”课程总目标(见图5.3),即“四季食味”课程要培养“知健康、乐探究、懂礼仪”全面发展的儿童。

图5.3 “四季食味”课程目标

食知:从认知出发,以学习健康饮食相关知识为主,让幼儿首先从自身开始感知食物对人体的作用,再通过对食物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了解,习得多元化的健康食育知识、正确进食和选择食物的能力,从而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习性。

食技: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为核心,让幼儿在多感官的调动下,对食物进行实际探究,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感知饮食的制作技巧和饮食创制的魅力。

食礼:以餐桌文化、节气文化以及家乡和国外饮食文化为主要内容,让幼儿了解并养成良好的饮食行为,提升自我的修养和对家乡的了解,接受多元文化的熏陶,培养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2)各年龄段发展目标。

基于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根据课程总目标,从“知健康”“乐探究”“懂礼仪”三个维度制定各年龄段幼儿的具体发展目标(见表5.1、表5.2、表5.3)。

表5.1 “知健康”维度幼儿年龄段发展目标

表5.2 “乐探究”维度幼儿年龄段发展目标

表5.3 “懂礼仪”维度幼儿年龄段发展目标

续表

(二)“四季食味”特色课程的内容

“四季食味”课程围绕培养“知健康、乐探究、懂礼仪”这一完整儿童教育目标,建构“健康食知”“四季食事”“文化食礼”三大课程内容(见表5.4)。

表5.4 “四季食味”课程内容

1.“健康食知”

以食育知识的学习为主,按照食物营养、健康常识、安全与加工、技能与习惯构建“健康食知”主题内容框架(见图5.4),让幼儿了解全面多元的健康食育常识,习得正确进食和选择食物的技能,从而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习惯。

图5.4 “健康食知”主题内容建构框架

2.“四季食事”

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主张“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成人要给幼儿创设便于其自我表现的机会和开展活动的生活场,让儿童在与自然、社会的直接接触中、在亲身观察中获得经验。为此,我们以春、夏、秋、冬四季食事活动为内容(见图5.5),以实践、体验为目的,开展春天开锄播种,夏天采摘蔬果,秋天割稻品秋,冬天采购品味“四季”活动,让幼儿在四季的轮回中亲密接触自然,在多感官调动下,亲身获得食的经验。

图5.5 “四季食事”活动内容建构框架

3.“文化食礼”

以餐桌文化、节气文化和家乡饮食文化为主要内容(见图5.6),将饮食文化、节气文化与饮食教育有机融合,开展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主题教学活动。通过集体活动、实践操作、走访参观、学习体验等途径,了解家乡、祖国闻名及特有的饮食文化和蕴藏其中的饮食礼仪。

图5.6 “文化食礼”主题内容建构框架

(三)“四季食味”特色课程的实施

1.真实自然的食育环境

食育环境是潜移默化的食育路径,主要由四季食育长廊、班级食育环境、四季耕种苑构成。

(1)四季食育长廊。

楼层长廊创设“食与节气”“食之健康”版块。“食与节气”呈现的是二十四节气与农耕文化、饮食文化相关的内容,“食之健康”呈现的是四季饮食健康小知识。

(2)班级食育环境。

创设食育墙和萌娃食育区,设置“寻找三色食物”“我的膳食我评议”“光盘小达人”等栏目,让幼儿在了解食物营养与身体健康关系的基础上,尝试吃各种食物,争做光盘小达人;萌娃食育区是幼儿制作、分享美食的区域,幼儿根据每月内容轮流制作美食,掌握简单的美食制作技能。

四季耕种苑是集种植、观赏为一体的种植园地,内有两亩农田及四季更替的本土作物,设置公共种植区、大棚实验区、农作物写生区供幼儿探究蔬果生长的秘密。

2.融汇多元的主题活动

从知、行、情入手,集合幼儿年龄特点、能力发展需求,结合生活活动、区域活动和主题教学,开发融合五大领域的主题活动。

(1)生活活动。

生活活动是幼儿园一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着力于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如睡眠习惯、排泄习惯、盥洗习惯、整理习惯等。但生活活动的常规化会使其显得单调,我们结合特色食育课程给生活活动注入了新元素,赋予了新活力。

自己的午餐自己播——开设“宁波市东钱湖镇幼儿园午餐播报台”,按照“计划—编审—演播”流程开展播报。“小主播”们通过校园音响以儿歌、小谜语、小故事等形式播报,采用“食话同步”“话中有知”“知中养德”“德中思情”方式播报当日菜肴。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幼儿园一直提倡“五件小事”的落实,“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就是其中一件。因此,我们鼓励幼儿进行餐桌服务:餐前分发餐具、擦嘴毛巾、勺筷等;餐后,每一组“小管家”要将桌面、地面打扫干净。

大家的事情一起做——每天早晨,中大班每班幼儿根据安排表,帮助食堂师傅清洗瓜果蔬菜,并将洗净的食物送入食堂。午餐前,孩子们熟练地进入食堂洗消间,清点今日班级午餐用到的碗、勺,送入班级并进行分发。在此过程中,孩子的责任心、劳动技能、数学能力、手眼协调力以及自主性都获得了提高。

(2)区域活动—食育区。

班级利用阳台创设食育区,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设计符合年龄段特点的制作内容,每月更换一次制作内容,从搅拌到印花,从切、剥、刨到揉、捏、包,从中国传统美食饺子、汤圆到东钱湖地方特色美食麻糍、灰汁团,从制作到售卖……在动手动脑中感知食物的无限可能。

(3)教学活动。

①前期审议。前期课程审议分为大、中、小的形式开展。大审议是以园所课程领导小组为核心的审议过程,主要以食育为突破点,以四季为线索脉络,将省编教材中相关内容进行梳理,确定每段的食育大主题及其下属小主题。中审议是以段为单位的课程活动。每周段教研会议,段里教师在一位课程领导小组成员及段主任的带领下研讨主题价值、主题内容、主题网络,选择适合本段幼儿的课程内容。小审议是指个别班级在段审议之后根据班级孩子的兴趣点、需求等对课程内容进行的微调,使之更加适合本班幼儿的特点。

除此之外,教研组长收集课程审议中的问题,进行大教研,帮助各段分析理清主题目标,生发主题活动,最后各段各班组织开展主题课程活动。

②中期审议。食育主题确定之后,大多数食育活动需教师们原创,因此各段教师分工合作完成原创食育活动的设计,并交由课程领导小组进行修改完善。在落实到各个班级后,班级教师根据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重新制定、调整教学目标,可对活动的难度和环节进行再次修改,并且注重记录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经历与体会,引导幼儿共同交流、共同讨论,不拘泥于传统集体教学模式,开展项目式活动、实践性活动、自然体验类活动,让幼儿积极主动、有效地获取知识,提高教学活动实施的效果。

③后期审议。食育主题活动实施后进行反思与调整,收集教师们在主题活动过程中的困难、疑惑与不足,群策群力商讨调整方案,删减活动教案或活动方案中不适合幼儿现有水平的内容,从而优化食育主题内容。

3.特色节日活动

结合春夏秋冬四季开发四季节日活动,设计具有本土特色的节日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感受四季的交替和植物生长的奥秘,体验劳动的辛劳和快乐。

(1)春·开锄。

俗话说:春风雨多,有利春播。春天是开锄播种的好季节,也意味着一年劳动的开始。在谷雨这个节气来临之时,幼儿挑着秧苗,扛着锄头走进耕种苑,挥动着锄头,翻地、播种、栽苗、浇水,撒下属于他们的希望的种子。

开锄节(活动环节与目标参考表5.5)与源远流长的二十四节气文化相结合,让幼儿融入自然,亲自动手,亲近泥土,在亲身实践中,感悟耕种的辛苦、劳动的快乐,体验田园生活,学会珍惜和感恩。

表5.5 开锄节活动环节与目标指引

(2)夏·采摘。

当炎炎夏日来临之际,“耕种苑”里一片生机勃勃,等待着孩子们去采摘,去品味收获的喜悦。

宝贝们围绕“采摘节”(活动内容与目标参考表5.6)开展了一系列的调查取证,查阅资料、询问长辈、去耕种苑实地探究等活动。孩子们解决了疑问,然后就戴上小草帽,提上小竹篮,拿上剪刀和小锄头,前往“幼儿园农博实践基地”——清泉香草园。孩子们穿梭在葡萄园里,在果园叔叔的指导下两两结伴剪下一串串葡萄,享受着收获的喜悦。

耕种苑种植的第一批蔬菜也成熟了,大哥哥、大姐姐们带着弟弟妹妹采摘青瓜、豇豆、茄子、秋葵,并把采摘后的果蔬送入厨房,全园一同分享采摘的喜悦。孩子们还用自己灵巧的双手进行果蔬的艺术创作。

表5.6 采摘节活动内容与目标指引

(3)秋·丰收。

硕果累累的秋天,幼儿园的“小农夫”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在秋收节(活动内容与目标参见表5.7)割稻、打禾,学习传统的收割技能,体会“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艰辛,感知粮食的来之不易,懂得珍惜粮食。

经过4个月的精心照料,耕种苑里的蔬菜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早已成熟。孩子们提着竹篮,拿着工具走进班级种植园地,拔萝卜,摘菜蕻,挖蒿菜……孩子们巧用萝卜、稻穗、橘子皮等自然物,做出憨态可掬的胖小猪、鼠小弟、稻草人等形态各异、生动形象的艺术品。宝贝厨房里,小厨师们将田园里收获的蔬果制作成一道道美食:凉拌蒿菜、耗油生菜、萝卜丝饼……品尝着亲自种植、采摘、制作的美食,孩子们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表5.7 秋收节活动内容与目标指引

(4)冬·年味。

寒冷的冬天因为年的味道而温暖起来。洗刷刷、贴对联、挂灯笼……年味迎面而来。年的味道因地而异,记忆中的年味是家乡的味道,家乡的年味简单而美味。团团圆圆的汤圆、年年高的年糕、外酥里嫩的春卷……幼儿制作、品尝、分享属于自己的年味食品,这是儿时最美好的记忆,幼儿园适时推出新年集市(活动内容参考表5.8)。

表5.8 新年集市活动内容指引

4.灵动趣味的食育工坊

根据食育特色课程、幼儿的兴趣需求与年龄特点,从科学、礼仪、技艺、文化入手与食育相结合,创生食味馆、食研馆、食艺馆、食礼馆、农耕馆五大食育工坊(学期开班流程见图5.7),保证幼儿有足够的实践场地,习得丰富的食育内容,更好地体验食育的乐趣。

幼儿在学期初自主选择本学期要加入的食育工坊进行一学期的深入体验学习。食育工坊每学期进行轮换,每周一次一天,共计16期。通过系统深入、有递进的学习,幼儿了解植物的生长,探索食物的奥秘,感知世界食文化的多元性,感受中华传统礼仪和文化的博大精深,产生民族自豪感,形成民族归属感。例如:农耕馆,以“种—养—收—享”四个环节为线索,创设了田园劳作、田园探究、田园故事、田园艺创四大形式开展的农耕馆探究之旅。

图5.7 食育工坊学期开班流程

(四)“四季食味”特色课程的评价

课程评价的基点是儿童,终点亦是儿童,通过实施“四季食味”课程,不断完善课程本身,进而促进儿童全面和谐发展。基于“四季食味”课程的特点,采取以下几种评价方式。

1.多维评价

多维评价是指通过多维度的方式进行评价,包括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

(1)质性评价。

①逸事记录评价法(见表5.9)。课程行进中,教师以观察者身份对幼儿典型的行为表现或表现儿童身心发展某一方面的行为事件进行分析评估,并采取有效策略予以改进。

表5.9 “四季食味”课程逸事记录

②学习故事评价法(见表5.10)。在区域活动中,教师通过图文方式记录幼儿行为以及幼儿在活动中的闪光点,并对幼儿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表现进行分析和总结,识别出幼儿不同行为所体现的心智特征,为孩子后续的成长发展提出有效的建议。

表5.10 “四季食味”课程学习故事评价

③档案袋评价法。通过制作档案袋对幼儿的发展情况进行评价。

(2)量化评价。

从“食知、食技、食礼”三维育人目标出发,制定小、中、大班各年龄段幼儿食育评价指标及评价内容(见表5.11),以此衡量“食味”课程的成效。

表5.11 幼儿食育评价指标及评价内容

续表

2.多元评价

多元评价是指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从单一的教师评价转化成多主体的评价,包括幼儿自评、同伴互评、家长评价和教师评价。

(1)教师评价。

对幼儿在食育活动中的个人行为、团体表现、标志性事件进行分析和探究,采取有效策略引导幼儿形成良好饮食习惯,指导幼儿掌握饮食生活技能,帮助幼儿增进对家乡乃至中华传统美食及饮食文化的了解与喜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2)幼儿评价。

通过创设“餐桌小萌娃”墙面,设置“我的膳食我评议”“啊呜啊呜明星榜”“今天你吃好了吗”等板块,以幼儿自评、同伴间互评的方式评价自己及他人的进餐行为及所食菜肴;通过参与小管家、小农夫、小帮厨等活动,幼儿以打√或×、画☆方式评议自己与同伴在食育活动中的行为表现。

(3)家长评价。

幼儿进行食育的场所不仅仅是在幼儿园,家庭、大自然及社会更是幼儿实践食育的重要场所,需要家长以助教、志愿者、陪伴者等多重身份参与活动,观察、评价幼儿活动中的表现,做出记录与反馈,检验食育活动的可行性。 SSS2rxf27nyhLbQP8N9FiC+ykYjgvIslJzKA40pZoxrwwmUV952so0B+ABJ5Ms6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