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数字化翼上颌复合体种植外科

数字化种植外科手术实施可使用静态的手术导板以及动态的手术导航。静态的外科导板技术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动态的导航手术因需要专用的导航设备,技术敏感性更高,临床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一、静态手术导板引导下的种植手术

根据手术导板支持的组织不同,种植导板可分为牙支持式、黏膜支持式和骨支持式。前两者在临床应用较为普遍。根据引导方式的不同,种植导板可分为先锋钻导板、半程导板和全程导板。不同系统的种植手术导板,其引导系统也有较大的差异。常见的引导方式有使用含有逐级递增直径钻套的不同压板引导方向,以及使用含有可拆卸式钻套的固定导板;钻套采用插入式固定或直接固定于钻头上。对于深度的控制,一些系统使用特殊的钻头或钻针止停器来控制,或者按照钻头上的标示线来控制深度。由于种植导板工具盒内钻针长度较长,在后牙区实施种植导板引导手术时,往往遇到开口度有限、钻针难以顺利就位的情况。针对这一问题,有生产商开发了“C”形导环,钻针从侧方就位的引导方式。

实施种植手术前,医生应核对手术导板、导板手术工具盒及种植体规格等物品及相关配件。手术导板需戴入口内检查其稳定性及密合性,若有影响就位的支点或阻碍点,应找出相应部位予以调改。如果不能保证导板在口内的密合性及稳定性,则应考虑放弃使用种植导板手术。黏膜支持式导板需要专用固位钉来固定导板,以保证导板稳固地固定在正确的位置。手术时术者按照导板手术工具盒的操作流程使用不同直径钻针在导板引导下进行逐级备洞,扩孔至预定的深度。对于全程导板手术,种植体的植入过程也在导板的引导下进行,保证种植体植入预先设定的位置。种植体植入后要检查植体的稳定性,以决定穿龈愈合或埋入式愈合,或即刻修复。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应保证种植导板的完全就位与稳定,充足地冷却,并随时检查预备方向有无偏差。使用侧方就位的引导方式备洞时,钻针应注意紧贴金属环一侧,减少导环开口位置对钻针方向缺少限制的影响。相对于自由手而言,在使用导板引导手术时,由于钻针受到导环的限制,术者对于骨质的判断会减弱,手术过程中可根据需要取下导板对种植窝洞进行检查。术后拍摄X线片检查种植体的三维种植位置是否理想。值得一提的是,种植导板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种植体植入的准确性,但无法取代临床医生的手术经验。种植导板手术的成功依赖于临床数据准确的获得、医生术前合理的设计和手术中丰富的操作经验。

展示病例(五)

一般资料: 张某,男性,68岁。

主诉: 上颌牙缺失四年,镶活动义齿松动,要求种植修复。

现病史: 四年前上颌牙缺失,镶活动义齿后,义齿固位力差,影响咀嚼和发言,要求种植修复。

既往史: 平素体健,否认全身重大疾病史;高血压,服药控制;否认药物过敏史;否认服用双膦酸盐药物史。

检查: 颜面部双侧基本对称,张口度正常,双侧颞下颌关节无弹响,上颌所有牙缺失,黏膜完整,右侧下颌可见种植修复体,35、36修复体无松动。

辅助检查: CBCT显示上颌前部骨宽度不足,骨高度可,上颌3区骨高度不足,4区骨高度及宽度充足。

诊断: 上颌牙列缺失。

治疗计划: (1)数字化种植设计,(2)上颌ALL ON 6(远中为翼上颌复合种植体)种植修复。

处置: 常规口内外消毒,铺巾,4%阿替卡因局部浸润麻醉下放置定位导板,固定,定点,逐级扩孔,植入植体,放置复合基台,完成即刻修复。

种植体规格: (1)11植入Nobel PCC 3.75mm×10mm;(2)14植入Nobel PCC 4.3mm×11.5mm;(3)17植入Nobel PCC 4.3mm×18mm;(4)21植入Nobel PCC 3.75mm×10mm;(5)24植入 Nobel PCC 3.75mm×8.5mm;(6)27植入Nobel PCC 4.3mm×15mm。

图BL5-1 数字化导板引导下翼上颌复合体种植临床病例

二、动态导航引导下的种植手术

数字化种植导航技术是由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衍生的一种辅助种植体精准植入的数字化技术。其与导板技术的相同之处在于,术前收集数字化的影像及牙齿信息,在软件中完成种植手术方案的术前规划与设计。不同之处在于,在手术过程中,其利用导航定位系统的实时追踪、检测及导向指示功能完成种植体的植入。数字化种植导航系统由导航系统、定位装置及电脑主机构成。术前需先用导航仪的光学追踪设备捕捉手机钻头及患者颌骨位置,然后进行标定,标定完成后再利用配准标记点将颌骨与三维重建的虚拟影像相匹配。术中导航仪屏幕实时展示钻针在颌骨内的位置,医生按照术前设计完成种植手术。导航手术的优势在于手术实施过程中可以实时观察到钻针行进线路,与重要解剖结构的位置关系及与术前规划设计方案是否一致。当术中出现不同于术前设计的情况时,医生可根据实际情况更改手术方案。对开口度较小的患者,该技术比导板手术更易实现,尤其适合局部解剖条件复杂、种植部位较深的种植修复病例。

三、翼上颌复合体种植的特殊性

翼上颌复合体种植主要应用于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的情况,在无牙颌种植修复中使用翼上颌复合体种植技术,可以避免行上颌窦外提升手术,增大A-P距,避免悬臂梁产生,同时增加即刻修复的可能性。相对于上颌窦底提升术,翼上颌复合体种植技术缩短了种植体愈合时间,减少了患者术后反应,但该技术对医生的外科技术水平及解剖结构的掌握有很高的要求,这限制了该技术的推广。而数字化种植技术的应用使得翼上颌区种植技术难度降低,成为一种相对简单、快速的解决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的种植修复方案。翼上颌区种植体需从上颌结节处倾斜进入,穿过腭骨锥突,最终到达蝶骨翼突上部的皮质骨。当设计采用翼上颌复合体种植方案时,应通过CBCT图像仔细观察上颌结节、腭骨锥突和蝶骨翼突处解剖结构,测量翼上颌区骨宽度与高度、翼突高度、腭降动脉与上颌结节距离等数据。周芷萱等(2021)对26例上颌单侧远中游离端缺失患者的CBCT进行测量,通过自身对照进行数据分析后发现:与未缺牙侧相比,游离端缺失侧牙槽骨宽度、高度明显减小,上颌结节体积缩小明显,但翼突高度未有明显差异。即使如此,翼上颌区总体积仍然可以容纳一枚翼上颌区长种植体。Uchida等(2017)对78个上颌后牙区萎缩的半侧头部进行手工测量,结果显示上颌结节与腭降动脉的平均距离和最小距离分别为19.4mm和12.7mm,翼突上颌裂最外侧最低点与腭降动脉的平均距离和最小距离分别为3.7mm和0.0mm。因此,虽然翼上颌区周围的解剖结构复杂,但大多数人的重要结构与翼上颌区种植体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在大部分情况下可以被认为是安全的。

在手术规划设计阶段,需在软件中根据最终修复体的位置选择种植体理想的穿出位点,一般选择位于上颌第二磨牙或第三磨牙牙冠的面中央或偏舌侧位置。种植体多选择直径为3.75~4.0mm、长度为15~18mm的植体。种植体长轴与Frankfort平面约呈70°。当种植体的穿出位点向近中移动时,其倾斜角度将加大,此时应考虑种植体的非轴向受力以及角度基台能否完成修复。

翼上颌复合体种植因受到种植位置、方向以及钻头的影响,患者的开口度应大于35mm。使用静态的数字化种植导板引导翼上颌复合体种植手术时,对种植导板的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导板一旦出现误差,往往在牙弓远中端的误差会被放大。同时由于翼上颌区域位置深,操作空间有限,操作难度较大,操作医生应具有熟练的外科技术与种植导板的使用经验。有学者建议为了更好地进行操作,获得种植体良好的定位,应尽可能加长钻头的长度。在操作受限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先锋钻或半程导板引导手术。相较而言,动态导航技术在翼上颌复合体种植中具有更多的优势,但设备较为昂贵,且实际应用效果与医生的临床经验关系密切,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 Y7vgUYu38Y4qEAmIsH5bBywHMYLpM+KMUwv+mCxbZ+Bnjskw8pD6H28QfJZPKI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