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 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是一种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的最常见消化道疾病,可表现为胃痛、反酸等或无任何症状。目前,我国基于内镜诊断的慢性胃炎患病率接近90%。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密切相关,胆汁反流、药物、自身免疫等因素也可引起发病。现代医学治疗以抑制胃酸、促进胃肠动力等对症治疗为主。根据临床症状,其可归属于中医学“胃脘痛”“痞满”“嘈杂”等范畴。该病的发生主要与饮食、情志、外邪、禀赋等有关。多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基本病机是胃膜受伤、胃失和降。葛琳仪指出该病可责之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寒邪客胃、脾胃虚弱等诸多病因,但中焦气机升降失司乃其基本病机特点,中焦运化失和是本病发病的主要原因,同时重视肝脾关系,以及胃喜柔润、阴津易伤的生理病理特点,从气立论,疏运并调,灵活运用清法,使脾胃阴阳相济、升降合宜。

1 木土合德,疏运为用

肝为阴中之阳脏,主疏泄,主升主动,亦参与维持全身气机的协调平衡。《血证论·脏腑病机论》言:“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肝脾生理上相互影响。《知医必辨》中谈到:“肝气一动,即乘脾土,作痛作胀,甚至作泻。又或上犯胃土,气逆作呕,两胁胀痛。”此肝气疏泄太过,肝木乘土,导致脾胃运化失司而为病。若肝气不及,失于疏土亦会导致脾胃功能失常,如《医学衷中参西录》曰:“肝脾者,相助为理之脏也。人多谓肝木过盛,可以克伤脾土,即不能消食,不知肝木过弱,不能疏通脾土,亦不能消食。”所谓“治肝可以安胃”,即肝脾生理病理关系密切,肝气调达,胃自安和。葛琳仪从脾胃及肝出发,认为需以疏肝健脾药行气化滞,调畅气机以恢复脏腑功能,常以逍遥散、香砂六君子汤合方,或以枳壳、佛手、玫瑰花配伍木香、陈皮、苍术等疏肝理气,健脾助运,疏运并用,快速取效。其中,陈皮、木香、佛手、枳壳是使用频次最高的几味药,具有行气开痞、消食化积之功,可用治脘腹胀痛、嗳气吞酸、恶心呕吐等症。

2 “清”法为要,灵活运用

对于迁延日久的脾胃病,如《丹溪心法·心脾痛》言:“病得之稍久则成郁,久郁则蒸热,热久必生火。”脾胃运化失常,湿浊不化,久则生热。葛琳仪以“清”法为要,根据气滞、湿阻、热蕴及正虚等不同证候,在治疗上立清疏、清化、清润、清补四法。体现在处方用药原则上,主张用柔忌刚,宜轻清灵巧,善用甘平缓和的柔润之品及质薄味淡的花类药。如常以芍药甘草汤加味绿梅花、代代花、玫瑰花、合欢花、旋覆花等质轻甘平之药清胃疏肝。白芍有柔肝止痛之效,配伍花类药行气,以和缓之力疏通气机,又柔顺肝木条达之性,体现出葛琳仪治疗慢性胃炎的基本用药和配伍策略;或以藿香、佩兰、黄芩、蒲公英清化,清热燥湿化浊;或以沙参麦冬汤清润,既清虚热,又柔润胃阴,保全津液;或以太子参、茯苓、白术等清补,在祛邪运脾之时同以补益。葛琳仪甚少使用金石类、虫类以及动物类药,谓其易伤脾胃且不宜久服。

3 古方为基,善用药对

葛琳仪遣方用药多以经方为基础,如经典方剂四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载“常服温和脾胃,进益饮食”,以治“荣卫气虚,脏腑怯弱,心腹胀满,全不思食,肠鸣泄泻,呕哕吐逆”。临证以其为慢性胃炎补虚理中的底方,健脾燥湿,补而不滞。现代研究表明,此方能促进胃黏膜炎症缓解以及萎缩腺体的再恢复。又如旋覆代赭汤、半夏厚朴汤则从气论治,下气化痰,常用作气逆痰阻证型的基础方。其中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用治“妇人咽中如有炙脔”,葛琳仪认为此方辛行散结,苦燥除湿,可用于治疗情志不舒、痰凝气阻等造成的慢性胃炎。风木致病,肝气郁结致脾胃失调的慢性胃炎,常以柴胡疏肝散疏肝解郁为主。

葛琳仪亦善于将西医之药理特性与中药之药性相结合,衷中参西,成就许多药对配伍之妙用。如黄芩与蒲公英,黄芩具泻火解毒、止血凉血之效;蒲公英有清热解毒、利尿散结之功。两药共奏泻热利水之功,现代医学证实其具有抗炎抑菌的作用,因此对湿热证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慢性胃炎具有很好的疗效。又如海螵蛸与浙贝母,海螵蛸味咸涩性微温,收敛止血,制酸止痛;浙贝母苦寒,清热化痰,消痈散结。两药合用为乌贝散,倍抑酸止痛之功,临床研究亦证明其可治疗消化性溃疡,有保护和修复胃肠黏膜的作用,故此二味对黏膜糜烂性慢性胃炎以及胆汁/胃酸反流性胃炎都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药串如藿香、佩兰、苍术、草果,藿香、佩兰为芳香化湿要药;藿香可止呕,能治湿浊中阻之呕逆;苍术、草果燥湿力强,苍术具健脾燥湿之能,草果有除痰之效,四药共奏健脾化湿之功。除此之外,葛琳仪辨证加入药对药串以治之,湿盛者予薏苡仁、山药健脾渗湿;食积者予鸡内金、莱菔子消食导滞;寐不安者予首乌藤、酸枣仁、柏子仁、珍珠母、青龙齿安神助眠;肝热者予川楝子清肝泻火;湿热者予马齿苋、黄连清热利湿等。

4 验案举隅

李某,女,39岁。2018年1月16日因“反复胃脘胀痛伴反酸5月余”就诊。因工作压力大,熬夜数日后出现胃脘及胸胁部胀满不适,食后更甚;常伴反酸嘈杂、恶心,情绪欠佳,平素易神疲乏力,大便偏干,1~2日一行,胃纳欠佳,夜寐欠安;舌质偏红、苔薄黄,脉弦细。形体偏瘦。胃镜提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病理提示“胃窦”慢性炎,灶性肠上皮化生。拟诊胃痛(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辨证属肝胃不和、脾虚气逆证,治以疏肝理气、健脾和胃降逆,方用四君子加减:太子参15g,茯苓15g,白术15g,枳壳15g,佛手9g,木香9g,玫瑰花6g,煅瓦楞子10g,海螵蛸10g,浙贝母9g,生白芍15g,黄芩9g,蒲公英15g,鸡内金15g,莱菔子15g,炒谷芽15g,牛蒡子9g,7剂,日1剂,水煎服。

二诊:胀满大减,知饥,大便1~2日一行,胸胁稍畅,夜寐欠安;舌淡红,苔薄,脉细。前方加珍珠母30g,酸枣仁15g,夜交藤15g,28剂,日1剂,水煎服。

三诊:胃脘舒畅,饮食如常,夜寐安;舌淡红,苔薄,脉细。诸症随平,嘱调摄饮食及情志。

【按】本案患者为中年女性,生活工作压力较大,情志郁结,故素有胃脘部闷胀、大便易秘之史。肝气犯胃,气逆上冲以致恶心、反酸之症;肝郁脾虚,无力运化,故纳呆;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心神失养则眠浅多梦。法当疏肝健脾,故予四君子汤化裁,方中用白芍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对脘腹拘急疼痛有较好疗效。枳壳、木香、佛手、玫瑰理气药之属疏肝和胃、理气健脾,具有行气开痞、消食化积之功,可用治脘腹胀痛、嗳气吞酸、恶心呕吐等症。在疏通气机之余,以四君之力补益脾胃之虚以扶正,党参易为太子参,清补脾胃,养而不燥。煅瓦楞子、海螵蛸、浙贝母合用倍抑酸止痛之功。本案尚有郁热,则与黄芩、蒲公英共奏清热泻火之功。鸡内金、莱菔子、炒谷芽健脾开胃、消食和中;牛蒡子消利咽膈、宣肺润肠,通肠腑以泻肝浊。二诊显效,夜寐欠安,加用珍珠母、酸枣仁、夜交藤养心安神。此案以气为本,百病生于气,气顺则百病消,故嘱情志调摄。 DERqMAWsxpRDDDv+p0aLkJPZbjq77Ux8eWJdW73QxJkp9mUlbBtX2HXp01glwdB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