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总序“十四五”:以高水平开放形成改革发展新布局

迟福林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作为新型开放大国,中国如何看世界、如何与世界融合发展?处于调整变化的世界,如何看中国、如何共建开放型经济体系?这是国内外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作为经济转型大国,我国既迎来重要的战略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变革的关键时期,经济转型升级仍有较大空间,并蕴藏着巨大的增长潜力,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在这个大背景下,推进高水平开放成为牵动和影响“十四五”改革发展的关键因素。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以高水平开放推动形成改革发展新布局,不仅对自身中长期发展有重大影响,而且将给世界经济增长和经济全球化进程带来重大利好。未来5—10年,中国以更高水平的开放引导国内全面深化改革将成为突出亮点。

以制度型开放形成深化市场化改革的新动力。 在内外环境明显变化的背景下,开放成为牵动和影响全局的关键因素,开放与改革直接融合、开放引导改革、开放是最大改革的时代特征十分突出。“十四五”时期,适应经济全球化大趋势和我国全方位开放新要求,需要把握住推进高水平开放的重要机遇,以制度型开放加快市场化改革,并在国内国际基本经贸规则的对接融合中优化制度性、结构性安排。由此产生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动力,推进深层次的体制机制变革,建立高标准的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提升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以高水平开放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习近平主席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发表讲话指出“过去40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条件下进行”。从经济转型升级蕴藏着的内需潜力看,未来五年,我国保持6%左右的经济增长率仍有条件、有可能。

以高水平开放为主线布局“十四五”。 无论内外部的发展环境如何变化,“十四五”时期,只要我们把握主动、扩大开放,坚持“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坚持在开放中完善自身体制机制,就能在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中有效应对各类风险挑战,就能化“危”为“机”,实现由大国向强国的转变。这就需要适应全球经贸规则由“边境上开放”向“边境后开放”大趋势,优化制度性、结构性安排,促进高水平开放,对标国际规则,建立并完善以公开市场、公平竞争为主要标志的开放型经济体系。由此,不仅将推动我国逐步由全球经贸规则制定的参与国向主导国转变,而且将在维护经济全球化大局、反对单边主义与贸易保护主义中赢得更大主动。

2015年,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与浙江大学出版社联合策划出版“大国大转型——中国经济转型与创新发展丛书”,在社会各界中产生了积极反响,也通过国际出版合作“走出去”进一步提升了国际影响力。今年,在新的形势和背景下,在丛书第一辑的基础上,又集结各位专家的研究力量,围绕“十四五”以及更长时期内我国经济转型面临的重大问题继续深入研究分析,提出政策思路和解决之道。

在原有基础上,丛书第二辑吸纳了各个领域一批知名专家学者,使得丛书的选题视角进一步丰富提升。作为丛书编委会主任,对丛书出版付出艰辛努力的学术顾问、编委会成员、各位作者,对浙江大学出版社的编辑团队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套丛书涵盖多个领域,仅代表作者本人的学术研究观点。丛书不追求学术观点的一致性,欢迎读者朋友批评指正!

2019年11月 VxbRl1DCgkUJC6NkO4qWjmi0W905o6s+3ZrWalG3jeg+InmmtZ7xgZpX/vblZM9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