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程颢尝言:“吾学虽有所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套用他的这句话来说,我的学问虽然有所授受,但是此书之新语,主要还是从自己的身心中体贴出来的。书中观点来自教学,所以,仍然要回到教学之中。当然,教学之时,仅有这些内容显然是不够的,毕竟学生一届又一届地更换,教师的知识也要与时俱进。所以,要想有新内容,还是得有“自得”之学。所谓“随处体认”天地之美,关键还是要靠真心去体会,用眼睛去观赏,从而不断得到灵感。

本书曾经打算命名为“美学心语”,但自己并不非常满意。因为,以“心语”命名的专著,比比皆是。而且本书也并不仅仅是心灵之语,还涉及许多新颖的观点、问题。所以,命名为“美学新语”,感觉更为妥当一些。一是“新语”本来就是一种心语。因为没有心灵的感悟,也就无法创新。二是“新语”主要是为了凸显本书的创新之处。至于“美学杂谈”“美学入门”之类的命名,更觉老套,所以弃置不顾。至于创新,说得通俗一些,就是把两件或几件看似没有关联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来思考。例如,汉字“玩”的内涵,跟康德、席勒美学中所说的“游戏”是一个意思。当两者联系起来,“玩”就产生了新意。小朋友需要“玩”,大人也需要“玩”,“玩”使人摆脱功利的欲望,进而单纯以审美的态度对待所从事的工作或学习,这样就很容易产生一种执着的精神。如果以这种精神长期沉浸于工作或学习中,就会获得美的享受,并在愉快的情境中顺利地完成任务。

本书也是我教学实践的收获。正因为有学生们的热情捧场,我才有激情,有动力,努力想把课上好。上课是一门艺术。有的老师上课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享受,轻轻松松地让人跨过高山大川;有的老师上课让人兴味索然,甚至疲惫不堪,听时不知所云。知道这一点,我当然就不能马虎,不敢奢望自己的教学水平让人眼前一亮,但希望以饱满的热情讲解自己的心得,与学生们共同分享快乐的时光。教学相长,感谢学生们上课的专心致志,凝视静听,让我有时思如泉涌、新见迭出。虽然灵感是偶然的,但在长期的教学中,也能集腋成裘,聊以成篇。

本书的目的主要在于为读者提供一个比较新颖的视角。也许由于本人是左撇子,看待问题常常与周围人有所不同,所以,本书也可以说是“左手思维”的一个结晶吧。

我经常跟学生们说,对于美学理论,主要不是看其对不对,而是看有没有道理。因为,美学不是公式,人对美的感受和评价不可能千篇一律。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道:“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这就是说,艺术家对于宇宙人生,既要有深入的理解,又要有超脱的眼光,做审美的观照。创作是这样,读书也应当如此,务必踏踏实实,对于经典,更要满怀敬畏之心,认真地阅读和品味,这样才能以自己的生命去感悟书中的生命,领悟其中的真谛。但是,读书又不能受其约束,而应当走出来,让书本知识和生活体验融会贯通。只有这样,才能获得高雅的情致、审美的享受。

值得一提的是,我之所以要耐心地撰写此书,主要是因为,美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可以让我们增长知识,还可以陶冶情操,怡养心性。

美学如此重要,原因在于,美是生活中的诗情画意、甘霖玉液。美能滋润我们的心田,提升我们的品位,所以,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就显得意义非凡。当然,要想领悟人世间的美好,自身提高修养和境界也是必要的前提条件。古罗马哲学家普洛丁在《九卷书》中说:“眼睛如果还没有变得像太阳,它就看不见太阳;心灵也是如此,本身如果不美也就看不见美。所以一切人都须先变成神圣的和美的,才能观照神和美。”人只有变得神圣和美,才能欣赏到美。所以,人要想感化别人,自身就应当是一个高尚的人。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如果你想感化别人,那你就必须是一个实际上能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你跟人和自然界的一切关系,都必须是同你的意志的对象相符合的、你的现实的个人生活的明确表现。”马克思认为,我们跟其他人和自然界的一切关系,都是自我意志的反映,也是自我生活的体现。

人生在世,我们并不是来吃喝玩乐的,而是来装点世界、美化人间,并尽情地欣赏彼此创造出来的真善美的。这正如古罗马哲学家朗吉弩斯在《论崇高》中所说:“天之生人,不是要我们做卑鄙下流的动物;它带我们到生活中来,到森罗万象的宇宙中来,仿佛引我们去参加盛会,要我们做造化万物的观光者,做追求荣誉的竞赛者,所以它一开始便在我们的心灵中植下不可抵抗的热情——对一切伟大的、比我们更神圣的事物的渴望。”正因为如此,我们要以饱满的热情来追求神圣的事物,与圣贤之人对话,体会真善美,丰富想象,激发潜能,因为审美可以让我们的身心得到解放。这正如黑格尔在《美学》一书中所说的那样:“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它让对象保持它的自由和无限,不把它作为有利于有限需要和意图的工具而起占有欲加以利用。”

审美可以让我们摆脱欲望、忘记功利,我们可以通过审美获得更多的幸福。因为,一个人的幸福以他的环境和财物为底线,而以其审美能力为上限。幸福虽然要以一定的物质为基础,但最根本的还是由其审美力来决定。审美力越大,也就越容易感受到幸福。一个人所占有的世界,就是其感受的世界。以美食为例,美味的程度依赖于品尝者的能力,所以,美食也未必一定能够让人感觉美滋滋。假如没有这种品尝能力或心情,你可能无法理解其中的滋味,甚至连品尝的愿望都没有。这就是说,要理解美味,应当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亲自品尝,有真切的体会;二是具备素养,能够体验到其中的滋味。不品尝,根本不知道其中的味道,但只品尝,而没有美感,也是徒劳。依此可知,别人身边有美女、豪宅,固然值得羡慕,但如果他们没有发现美的能力,也不会从美的角度去欣赏,那就没有太多意义。也许你身边没有美女、豪宅,但你能够发现美,从美的角度去欣赏,并把自己对于美的领悟力发挥到极致,那也是幸福快乐的。套用海德格尔“到手”与“上手”之说法,我们也可以这么说,“到手”的东西固然可喜,但“上手”的东西更值得自豪、津津乐道。与其想方设法去拥有外在的美好事物,还不如竭尽全力地提升自己的心灵境界,从而使自己成为一个懂得审美的人,因为,懂得审美比拥有美好的事物更有价值。美也是要讲究匹配的。对于100分的美,如果自己只有60分的审美力,那也只能享受60分的美。依此类推。每个人享受的美,其实就是自身的美感与周围的美好事物之间的相交和重叠。自身的美感100分,周围的美好事物是60分;自身的美感是60分,而周围的美好事物是100分,这两者所享受的美是等值的。可见,想要提高审美享受的上限,就应当增加阅历、提高修养、促进阅读,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力。

如今,只满足于物质的时代早已结束,取而代之的是追求精神满足的时代。所以,拥有权力和钱财固然值得庆幸,但是真正能够享受幸福的人,还是那些懂得发现美、欣赏美的人。可以这么说,拥有一双审美眼睛的人,在现代社会中,可以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享受自己的生活。因为他们不会为钱财而操心,也不会为权力而奔波,他们可以抛开任何功利性目的,专注于自己的爱好。事实上,全身心投入审美之中,就会忘记烦恼和忧伤,从而得到幸福的高峰体验。毕达哥拉斯说:“生活就像是一场体育比赛,有些人是摔跤手,另外一些人是小贩,而最好的却是观赏者。”

虽然我们不可能都成为专业美学家,但成为一个业余的美学家还是可以实现的。毕竟,上天赋予了我们美感的天性,每一个人都是天生的美学家,只要把生活经营得有滋有味,丰富多彩,你就是一个生活之中的美学家。美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这正如海德格尔所说:“美是无蔽性真理的一种呈现方式。”所以,美学家就是生活之中的你我他。美学家并不都要拿起笔墨来创作,或者打开话匣来表达,只要把生活诗意化,就是一种创作、一种表达。这就是诗和远方。

可见,一个懂得欣赏、懂得审美的人,其实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一个自由的人,一个懂得约束自己、保持平静的人。他表现出的是平静、祥和,他就是美的。这样,就与世界构成了一幅画卷,从而进入别人的审美视野,成为别人心目中的风景。

其实,诗和远方一直都围绕在我们的身边。不仅自然为我们提供了诗一般的景致,古人也为我们留下了无穷的圆形智慧。儒家思想让我们积极进取,道家思想让我们少一些折腾。一进一退,循环往复,构成了一个圆圈式的人生。所以,珍惜当下,懂得传承,就是聪明之人。

本书的核心是探讨美的问题,所以,我们必须问:美是什么?美是具体的事物吗,是人心的感觉吗,还是两者兼而有之?美端坐在事物上,还是来自人的心灵?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玄之又玄。

对此,李泽厚的观点给人颇多启迪。李泽厚在《美学四讲》中说:“‘美是什么’如果是问美的事物、美的对象,那么这基本是审美对象问题。如果是问哪些客观性质、因素、条件构成了对象、事物的美,这是审美性质问题。但如果要问这些审美性质是从何来的,美从根源上是如何产生的,亦即美从根本上是如何可能的,这就是美的本质问题了。可见,所谓‘美的本质’是指从根本上、根源上,从其充分而必要的最后条件上来追究美。……只有从美的根源,而不是从审美对象或审美性质来规定或探究美的本质,才是‘美是什么’作为哲学问题的真正提出。”李泽厚认为,“美是什么”涉及审美对象、审美性质、美的本质等三个方面的内容。此论述虽然比较全面,但还是有所遗漏,因为,“美是什么”还包括美的体验问题。

事实上,“美是什么”涉及审美对象、审美性质、美的本质和审美体验等四个方面的问题。其中,美的本质是最核心的内容。

对此,早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就探讨了这个千古难题。他通过列举美的各种事物,以及视觉和听觉等快感来寻找答案,但都没有找到那个“美”。柏拉图发现美与美的事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美具有超越美的事物的本体性和永恒性。因此,他要求我们彻悟美的本体。柏拉图曾说:“这种美是永恒的,无始无终,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彻悟美的本体。”柏拉图深知,能够列举的仅仅是具体的美的事物,但是那个永恒的美到底在哪里,却又不得而知。他最后的结论是:“美是难的。”是的,美是难的,然而,我们又不得不考虑如何给美下一个恰当的定义,因为这是探讨美的本质中无法回避的问题。

正因为如此,古今中外,不少学者知难而上,想方设法为美定义,以解决这个让人头痛的难题。虽然见仁见智,但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颇有价值的理论,值得后人认真地思考和学习。兹举几例说明之。

孟子在《尽心下》有言:“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孟子认为,美就是自身之善的充实。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意。”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说:“美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快感正是因为它是善。”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说:“美是不依赖概念而被当作一种必然的愉快的对象。”

黑格尔在《美学》中说:“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席勒在《美育书简》中说:“美是……游戏冲动的对象。”

车尔尼雪夫斯基在《生活与美学》中说:“美是生活。”

海德格尔在《荷尔德林诗的阐释》中说:“美是无所不在的现身。”

李泽厚在《美学四讲》中说:“美是自由的形式。”

牟宗三在《以合目的性之原则为审美判断力之超越的原则之疑窦与商榷》一文中说:“主观来看,美是妙慧妙感,客观来看,美是气化之多余的光彩。”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对于美的定义,西方的观念与中国传统观念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西方人谈美往往紧紧围绕美来做文章,但中国人常常采用迂回曲折的方式来说明问题。叶朗在《中国美学史大纲》中说:“中国古典美学体系的中心范畴并不是‘美’。只抓住一个‘美’字根本不可能把握中国古典美学体系。因此,我们不能从‘美’这个范畴开始研究中国美学史,也不能以‘美’这个范畴为中心来研究中国美学史,否则我们便不可能把握中国美学史的发展线索及其全部丰富内容。同样,老子美学中最重要的范畴也并不是‘美’,而是‘道’—‘气’—‘象’这三个互相联结的范畴。……‘道’是老子哲学的中心范畴和最高范畴。”可见,中国人谈美,不直接地言说,而是通过“道”“气”“象”等范畴来表述。

其实,只要稍微留心,我们就会发现,西方学者一般把美视为一种可视、可听的对象,即存在者,而中国学者往往把美视为一种价值或存在。换言之,西方人更加关注美的对象性,而中国人则尤其注重美的非对象性。当然,现代不少中国学者也不知不觉地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把美视为一种对象,例如,蒋孔阳、李泽厚、祁志祥对于美的定义都是如此。其实,美既是对象性的,也是非对象性的。从某种角度来看,美的非对象性相较于对象性,内涵更深刻,而且也更具有价值。

探讨美,必然会形成美的学问,这就是我们熟知的“美学”。众所周知,美学虽然伴随着人类文明而出现,但作为一门学科问世,那是18世纪中期的事情。1750年,德国哲学家和美学家鲍姆嘉通正式出版了他的《美学》专著第一卷,标志着这门新学科的诞生。他在《美学》中给美学下了定义:“美学(美的艺术的理论、低级知识的理论、用美的方式去思维的艺术、类比推理的艺术)是研究感性知识的科学。”他认为,美学是研究感性知识的科学,其目的在于完善感性知识。所以,他又说:“美学的目的是(单就它本身来说的)感性知识的完善(这就是美),应该避免的感性知识的不完善就是丑。”鲍姆嘉通之所以要提出美学概念,是因为他想创立美学学科,以与逻辑学、伦理学分庭抗礼。彭富春在《哲学美学导论》中说:“美学(aesthetik)的本意为感觉学或感性学。”作为美学的命名者,鲍娒嘉通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分为知、意、情三个方面,在已有的哲学的分类中,相对于认识的有逻辑学,相对于意志的有伦理学,而相对于情感或感性认识的却没有一门学科。为此他创立了美学,并认为美学的对象就是感性认识的完善,亦即美。

美学形成之后,必然要涉及其研究对象的问题。对此,不同的学者具有不同的观点。这些观点大致分以下五类:一是美学是研究美的学科。古典美学认为美具有实体性,美学应当探讨美的本质和规律。柏拉图是这方面的代表。二是美学是研究审美经验的学科,这就把美的实体性、对象性转向了主观性和非对象性。鲍姆嘉通、康德是这方面的代表。三是美学是研究艺术哲学的学科。黑格尔是这方面的代表。四是美学是研究审美关系的学科。狄德罗、王朝闻、蒋孔阳为这方面的代表。这种理论认为,审美关系涉及人与事物之间的关联。没有人,就不会形成美的概念;没有事物,也就没有美的依托。审美关系、美都是生成的,而不是现成的。不同的人与不同的事物形成各种各样的关联,所以,审美关系、美都是不断变化、不断生成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五是审美是研究审美活动的学科。马克思、海德格尔、叶朗为这方面的代表。在上述五种理论中,把美学视为审美活动之学科的观点,广受认可,因为,这种理论实际上包含了其他四种理论。如果从理论的主导性与整体性分析,把审美活动作为美学的对象和范围的理论较为中肯。

正因为美学是研究审美活动的学科,所以,美学不属于自然科学,也不属于社会科学,而是属于人文学科。人文学科的特殊性在于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其具体表现为:首先,以审美活动中的人为核心。其次,注重对客体价值的评价。最后,追求人的艺术化生存。总之,美学是哲学与艺术的统一,即“思”与“诗”的融合。相对而言,中国美学更倾向于“诗”,而西方美学更侧重于“思”。换言之,中国美学大致是文艺美学,而西方美学大致是哲学美学。所以,我们要中西结合地学习美学,具体而言,我们先要了解美学的理论框架,再要懂得美学的入门方式与专业研究。

一是美学的理论框架。美学主要讨论美学基础理论、审美形态、审美范畴、审美感受、审美人生等五大问题。这些问题构成了美学的理论框架,理解了这一点,我们才能纲举目张,事半功倍。

美学基础理论主要探讨美学的内涵、研究对象、美学的发展演变历史、美的本质等问题。

审美形态包括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等三大类。这一部分主要对这三种形态进行分析和研究,虽然我们还可以列出其他的形态,如科学美学、技术美学等,但都可以归于上述三种形态之中。

审美范畴存在着民族差异。西方的审美范畴一般是两两相对,如优美和崇高,喜剧与悲剧等。中国的审美范畴更丰富多彩,如意境、境界、气韵、趣味、性灵、神韵、肌理、格调、阴柔、阳刚、胸襟等。

审美感受,即美感、审美意识。美感包括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审美情感、审美体验和审美理解。说到美感,康德的审美共通感理论值得我们格外关注。

审美人生,目的是提升人生境界。冯友兰提出了人生四个境界,依次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牟宗三的化境理论也具有丰富的内涵,值得重视。

二是美学的入门与专业研究。古人曰:“入门须正,立志须高。”要学好美学,既要对哲学感兴趣,也要对文学艺术有热情。美学是哲学与艺术交叉的学科,美学也是中西对话的学科,所以,既要深入研究中国美学,也要深入研究西方美学。

至于美学研习的入门,要了解美学的理论框架,知道美学具体研究什么。其中,最重要的是对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这是入门的关键,也是入门的最佳途径。

美学研究入门之后,便可进行专业研究。这就要求以点带面地学习,所谓“点”,就是以某个名家为基点,所谓“面”,就是从某个点拓展开来,从而进入更为广泛的领域。具体步骤是,精心挑选自己喜爱的名家作品,然后认真阅读,反复领会。之后,以这个名家为出发点,了解这个学派,进而了解整个中国或西方的美学思想。

美学入门与专业研究,一定要认准经典著作,刻苦钻研,深入领会。否则,很难入门,也往往不得要领。说到经典,古今中外涌现了大量著作,都值得我们认真拜读。例如,西方有柏拉图的《理想国》《大希庇亚篇》、康德的《判断力批判》、黑格尔的《美学》等;我国有刘勰的《文心雕龙》、严羽的《沧浪诗话》,以及现代学者宗白华的《美学散步》、李泽厚的《美学三书》、朱光潜的《谈美》等。

总之,我们要多读经典,多以审美的眼光看待世事。借用宗白华在《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中的一句话来说:“把我们的胸襟像一朵花似地展开,接受宇宙和人生的全景,了解它的意义,体味它深沉的境地。” Ge9CMmCHGGCriaJZl+hl1PXIEYiDOSzHMXT0vOtRueWG04Ix4mG6MDjzV++BuXc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