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越剧流派形成轨迹

戏曲舞台因为流派而百花齐放、各具风采。各大剧种的流派创始人在表演中各有独创,在唱法上各具特色,使戏曲艺术呈现出千姿百态的风貌。越剧流派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摸索,终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13个流派唱腔,成为构成越剧艺术特色不可分割的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越剧流派有别于其他戏曲剧种,13个流派唱腔创始人均为女性,这与中国戏曲的渊源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中国戏曲自诞生之日起,便同女性结下了不解之缘,特别是描绘男女情爱和夫妻生活的作品,早在唐代就已经出现。比如唐代的歌舞小戏《踏摇娘》,描绘一位经常被酗酒的丈夫殴打的女人向邻里倾诉,其诉说时且步且歌,故作“踏摇”。之后,无论南戏、杂剧都有大量以女性为题材的作品。《琵琶记》《王魁》《白兔记》《牡丹亭》《西厢记》等等,《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所收录的10部古典悲剧作品中有7部是以女性为主人公的。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社会女性主体意识的逐渐觉醒。而越剧恰好关注到了女性价值和生存形态,也正是因为大量女性演员的加入,使越剧剧种更鲜明地表露出了女性主体意识。在男权中心的社会里,女性是边缘性存在,而相对于官方正统文化,戏曲又是边缘化艺术。由此戏曲与女性的结缘似乎有了某种合理性。替女性发言的戏曲在一定程度上游离于宣扬礼教的官方主流文化之外,甚至带有叛逆的色彩,女性则借助戏曲获得一定的发言空间。 如南戏《赵贞女》中的赵五娘为自己的婚姻和爱情斗争;杂剧《救风尘》中赵盼儿为女性的自由和独立抗争。

越剧发展正是在女性主体意识之下,以女性为主要角度,女子为主要演员,由女人扮演男人在舞台上描绘故事,逐渐形成了风情、委婉的性格特征。此种表演方式更容易被女性所接受,形成了今天越剧演员的基本格局。在这个过程中,这些优秀的女性越剧演员逐渐摸索形成了被观众所认可的13个越剧流派。当然,流派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经历了早期并无章法的说唱到逐渐琢磨出“娥吟调”“男调”,创造出尺调和弦下调,最后开始形成流派特色唱腔,历时近半个世纪。 rVjnsaJSI6Sm6BEJDMhzLwJQRtVrvPvwlmKoTl5K8eWrCZ7YTQAjfAiNgry4i69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