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流派成熟期

“流派”一词虽然流传已久,但直至20世纪50年代末,越剧还没有用这个词来阐述唱腔的风格特色。尽管越剧流派唱腔的提法于1945年前后已经出现,但项管森先生于1960年5月编著的《越剧唱腔研究》一书是最早用“流派”一词来阐述越剧唱腔风格特色的。他在该书稿中分析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戚雅仙、陆锦花等六人(尹桂芳当时去了福建,故未列入)的唱腔特点时,首次称之为“流派”。1962年4月,该稿被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定为“戏曲音乐讲义”,油印成册,并在同行中流传。之后浙江越剧团周大风将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尹挂芳、戚雅仙等六人的唱腔,称为越剧六大流派唱腔,对她们做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和论述,写成《越剧流派唱腔》一稿,油印成册,后在1981年,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越剧的发展受到“文化大革命”影响,处于停滞状态。80年代,经历了“文化大革命”之后的越剧演员更加珍惜她们的舞台,王文娟、张云霞、吕瑞英、金采风、陆锦花、毕春芳、张桂凤等演员唱腔也越加成熟。正是此时,她们的唱腔不同程度地受到同行、后继者的模仿和越剧爱好者的传唱。1984年春,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到上海演出,上海的《舞台与观众》周报在2月24日发表的《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将来沪》一文中,对以上七位演员的唱腔,首次冠以“流派”。在同行内和报刊上也相继以“流派”相称。

越剧流派概念在当时也是具有争议的,哪些可以真正定位为流派,哪些还不成气候,引来无数专家讨论。有观点认为由陈佩卿、毛佩卿、金宝花、高爱娟及周大风创立的男调并不能成派;亦有观点认为周宝奎、徐天红、吴小楼、商芳臣、屠笑飞、张小巧、孟莉英、金艳芳等人,虽各有自己特色的演唱风格,但还未达成流派的火候;还有学者认为越剧可以认定为17个流派。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越剧流派最终被认可的为13个流派,分别为生角流派尹桂芳的尹派、徐玉兰的徐派、范瑞娟的范派、陆锦花的陆派、毕春芳的毕派、张桂凤的张派;旦角的袁雪芬的袁派、傅全香的傅派、戚雅仙的戚派、王文娟的王派、吕瑞英的吕派、金采凤的金派、张云霞的张派。竺水招、徐天红、商芳臣、吴小楼等几位虽已经初步具有唱腔特色,但未被确定为越剧流派。 K2ZGhVfP2YEq8hZS7ofeddOh6CB2LaHjm6XV3umaX7kWwSKhqO96sEpd0RLgsFa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