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流派形成期

早期女子越剧演员大多来自贫苦人家,一方面随着先进思潮的引领,女性渴望独立自主。为了摆脱旧社会对女性的束缚,女性开始走上舞台。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初,随着男女平等口号得到进一步宣传,女性主体意识更加觉醒,使女子参加戏曲表演的环境有了一定的改善。在当时的嵊县,大量女性开始学唱越剧,在男班艺人的悉心指导下,她们的表演体系逐渐完善。另一方面由于当时社会落后,女性大都没有受过文化教育,知识匮乏,尽管跟随教戏师傅学习越剧,也仅限于口传心授,没能形成系统的唱腔体系,但演出不能太过于即兴,为了更好地表演和记忆,这些女性越剧演员给自己设计了几条简单且相对固定的旋律线,演唱时填入说唱内容,这样一来,旋律易记、易唱,观众也随之慢慢熟悉了她们的固有旋律,“弦下腔”“尺调腔”等随之逐渐产生。

随着越剧在上海的稳扎稳打,越剧演员为自己开创了一番极好的舞台场景,姚水娟、筱丹桂、袁雪芬、尹桂芳等优秀的越剧演员赢得了众多观众的喜爱。为了越剧的继续发展,她们创办越剧团队,对越剧进行改良和改编。在这个过程中,不少越剧演员在继承、借鉴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条件、爱好、经常演出的剧目和角色,突破最初形成的旋律线,创造出一种与他人不同的、独特的演唱风格。经过广博的吸收和长期的艺术实践,摸索出更适合自己演唱的唱腔形式。在表演过程中,她们的艺术独创性迎合了不同观众的审美需要 ,产生了众多追随者学习、仿效,越剧流派唱腔由此应运而生。

越剧流派是在演员表演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各流派的产生时间和顺序无法清晰考证,但从发展历史追溯,最早被大家所认可的是袁雪芬、尹桂芳、徐玉兰、范瑞娟、傅全香等几位,在20世纪40年代,她们已经开始形成各自的流派风格,之后她们仍旧不断完善,逐渐形成符合个人嗓音条件和表演风格的流派特点。

20世纪50年代,在逐渐形成的流派唱腔影响下,更多的越剧演员开始尝试自己的唱腔个性。被称为“越剧花腔女高音”的傅全香,在50年代初期,与新音乐工作者合作,在由她主演的《十八相送》和《织锦记》中,首开定腔定谱的先例。也在这个时期,基本形成了傅派的唱腔特点。袁雪芬的徒弟戚雅仙、张云霞、金采风、吕瑞英,她们师承袁派,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嗓音条件不断改良,还学习其他剧种和其他优秀越剧传人的演唱技巧,逐渐演变成适合自身的唱腔特点。与此同时,陆锦花、毕春芳、张桂凤、王文娟等几位深受越剧爱好者欢迎的优秀演员,经长期艺术实践,博采众长、融会贯通,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唱腔风格。 +Q3SrwD0K4mKQSqCVkpHaWP6BP7Nyqxsgvzhiy2LHgXyw0jrsMlroXeH/40fkjV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