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2章
孩子的困境

了解孩子,就是了解人类的本性。我们可以凭直觉去了解一个人,但是,要想清晰、理性地去了解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就必须深入了解他的人格发展过程。而这种深入了解必须通过对他的童年进行系统的心理学研究才能实现。无论你是成人还是孩子,使用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的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你一定能够科学地了解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1]

在本章,我们主要对孩子的整体人格进行研究,孩子整体人格的基础结构在他人生的各个阶段都会保持得相当稳定。一个人人格特质的变化仅仅是他对外界环境变化的反应,并不表示发生了结构方面的重大变化。与其对孩子在不同成长阶段的偶然行为模式进行研究,不如对影响孩子人格形成的基本要素进行研究,这样才能让我们更加深入地去了解一个孩子。孩子在不同年龄段展现出的各种外在变化(这部分将在第五章展开讨论)只是孩子人格发展过程中的不同表现形式,只有了解孩子的基本人格,才能理解这些外在的变化。因此,在后面的案例中,我们会对每个孩子独特的人格结构进行分析和研究。

孩子的人生计划

孩子从出生那天起,就开始不断地去熟悉他所生活的这个世界:他逐渐学会了如何控制自己的身体,并去不断地探索与尝试,以了解周围的人和物。简单地说,他在试图从他的世界里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试图自己去发现问题并找到问题的答案。虽然此时的他还没有形成有意识的思维能力,但他已经展现出了较高的智力水平,只不过还无法通过语言来表达。当他还是个婴儿的时候,他就会想出一些巧妙的办法来克服自己遇到的难题。例如,据观察,一个患有上眼睑肌无力症的五个月大的男婴,曾试图通过使用他的小拳头并把头歪向身体的一侧来缓解这一障碍。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从婴幼儿时期起,孩子的行为就是有目的的,即便他们自己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只有认识到孩子无意识行为的目的,我们才能理解他的行为。

孩子很早就知道如何根据他自己的印象和经验来制定他以后的行动方案。还是个婴儿时,他就知道如何去改变父母的行为态度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例如,如果他意识到自己一哭,父母就会抱他,那么后面他一旦想让父母抱他,就会放声大哭。即使后来长大了,他也很容易记住自己的某些经验,并且能够根据新的经验快速调整自己的行为。我们把这种心智能力称为智力——这是一种重要的能力,可以弥补身体弱小带给孩子的无助感。

随着年龄增长,孩子的印象和经历会变得非常复杂,如果不对其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他自己根本无法消化吸收。父母很容易根据孩子的行为表现看出他的目的。如果孩子的身体和心理上发生变化,他很自然地会通过行为表现出来。通过感知自己的身体,以及在进行某项活动时的难易程度,他渐渐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由此,他便初步地了解了自己的身体结构和个人体质——我们称之为“内在环境”。通过与周围环境、父母老师以及兄弟姐妹之间的互动,孩子的心理机能得到了发展。在这些人中,孩子与谁接触得多,对他的依赖也就多,受他的影响也就越大。但孩子并不是被动地接受外界的影响。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孩子们那些看似被动的反应,实际上都是他们基于一个明确的行动指南而采取的自发的、有目的的行动。事实上,无论年龄大小,即便是成年人也是如此,每个人的行动指南都是独一无二的。正因如此,每个孩子对自己遇到的问题会产生不同的理解。所以,对于每一种新的问题以及新的教育方式,不同的孩子会有不同的反应。如果类似的问题重复出现,就会促使孩子的行动指南朝着某个方向调整,也就是说,他们会调整自己的行动方案以适应新的认知。

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的行动方案会设计得非常巧妙,不细心观察,一般人绝对不会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甚至很多家长都意识不到它们的存在。因为我们总以为,那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不可能进行有意识的思考。当那些经受过专业训练的老师把孩子的秘密计划告诉他们的父母时,父母往往会觉得难以置信。那些令人费解的奇怪行为突然变得有了意义,那些看似矛盾的事情似乎也能说得通了,这时,我们发现孩子的每个行为都可以看作他们秘密行动方案的一部分。

三岁的彼得,人见人爱,周围人都对他喜欢得不得了。他天生活泼好动,聪明伶俐,说话时经常妙语横生,所以无论他去哪儿都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有时,他也会乱发脾气。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他往往会表现得非常固执,经常对大人拳打脚踢、大吼大叫。但很快,他就会忘记刚刚发生的事情,天真地傻笑,瞬间又能让所有人放下防备。他有一个绝活——能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自己身上,为达到这一目的,他会使尽浑身解数。他的各种天马行空与奇思妙想都是为了能让自己站在聚光灯下,吸引更多人的注意。比如,他说他有一个愿望:在管弦乐队中演奏大贝斯。(小男孩弹奏大型乐器能博人眼球!)

这个男孩是家里的独生子,他身边没有和他年龄相仿的小朋友。因为自己太小了,所以他需要通过身边比自己大的人来体现自己的重要地位。通过反复试探、观察别人的反应,他很快就发现了一个能维护自己权力的好办法。然后,他开始改进自己的方法,虽然他的这种行为是“无意识”的,却是系统性的。现在,他正乐此不疲地用一切可能的手段让这种方法发挥它最大的效果,以达成自己的目标,即吸引别人的注意力,让自己成为所有人关注的对象。这是许多孩子追求的目标,尤其是独生子女或家里最小的孩子。然而,在不同案例中,孩子们吸引别人注意力的方法是不同的。有很多具体情况看似相像,但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区别,由于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使用同样的语言来描述相似的趋势。比如,我们谈到有的孩子竭尽全力想争当第一名,我们必须意识到,这只是一个概括性的说法,实际上每个具体的案例都会有所不同。想要成为第一名的计划有各种各样的实现方式。

孩子六岁之前,他的行动方案是潜意识的、模糊的,因此改变起来相对比较容易。若经验告诉他,某种行为方式不切实际、某种方法不能得到他想要的东西,他就会立即开始探索新的方式,试图找到更有效的方法。然而,孩子六岁之后,要改变他的行动方案就困难多了。到了那个时候,孩子的心智能力不断发展,他会使用各种策略技巧来维持已有的行动方案。在所有的认识和经验中,他选择只相信那些与自己的行动方案一致的部分。因此,他发展出了所谓的“意向统觉机制”,即根据自己的偏见调整对事物的认知的能力。所有成年人都存在有偏见的或被篡改过的统觉,因此他们只能从符合自己人生观的经验中学习。人们会去人为地“制造”自己的经验,他们不仅会记下与自己的统觉机制相一致的事情,而且会频繁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欲望去引发其他事情的发生。

在童年时期的特定环境中,孩子会不断尝试并测试这种行动方案是否可行,直到自己满意。之后,他的行动方案便会成为一种长期的行为模式,即他的人生计划。即使他长大成人,仍然会无意识地在言行中体现这种模式。他总是为自己的行为寻找理由和论据,却从来没有意识到,有一个明确的行动方案正在控制着他的所有行为。如果某个人的生活无法按照他的方案行事,他就会试图逃避自己遇到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无法逃避,他可能会开始逃避他的整个人生。

约翰今年十一岁,他母亲说自己的儿子一直都是个勤奋好学的好学生,但是最近突然像变了一个人。他不再做作业,也不在乎考试得了多少分,唯一能让他感兴趣的似乎只剩下体育。约翰的故事很简单。他的父亲是一位杰出的奥地利实业家,他从小在父亲工厂所在的一个小村庄里长大。作为“大人物的独子”,他在村里的地位可想而知。不仅家里的妹妹要听他指挥,就连村子里的其他小孩也要听他发号施令。迄今为止,他被认为是学校里最出色的学生,当然,这一荣誉完全得益于他的家庭。所以,自然而然地,无论玩什么游戏,他都是孩子们的队长。

在他十岁的时候,他的父母决定带他去维也纳接受传统的中学教育。在这个大城市里,他发现自己再也无法享受到从前的特殊地位了,之前与人打交道的方法也不再奏效。他之前读的小学只不过是一所又小又破的乡村学校,而他现在大多数的同学小学时读的学校都比他的好很多,所以,同学们经常取笑他是个乡巴佬。突然变得低人一等,这让他根本无法适应,他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也不打算在这上面努力了。后来,当他发现自己在体育运动方面能胜过城里的孩子,便把自己的全部兴趣都转移到了田径和足球上——这令他的父母感到非常震惊,也非常失望。因为,他们无法理解为什么儿子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在他们看来,现在的约翰一点上进心都没有。所以当他们听到精神科医生说,恰恰相反,他们的儿子正是因为过于有理想、有抱负,才会遭遇现在的困境,他们简直无法相信。

每个人的行为都受到一个明确的行动方案的引导,这个行动方案是实现“统一人格”的基础。这种统一人格包含人在本性与行为方面所有明显不一致的情况。每个人的人生计划赋予他们与众不同的个性,也导致他们生活方式的不同。它决定了每个人的人品和性情,构成了这个人所有的行为动机,也在很大程度上塑造着这个人的命运。

遗传因素

如果我们不了解孩子的行为动机,没有发现他隐藏的行动方案,我们很可能会把孩子身上的各种怪癖、缺点和一些反常的言行看成是“与生俱来”的。人类与其他生物一样,受到遗传规律的制约。然而,在人类世界,遗传规律的影响仅限身体特征等不可变因素,比如我们的身高和体形,我们头发和眼睛的颜色,以及许多其他身体特征,而这些因素是无法通过个体训练和接受教育等发生改变的。

然而,遗传规律并不能决定我们的心理素质、性格特征和行为能力。从婴儿到成年,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性格特征和行为能力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源于个人接受的教育和训练,是经历无数次犯错、疏忽、尝试、失误以及改正等过程之后的结果。人的成长与遗传规律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但这种联系并不像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简单。我们一般都会倾向于从事情的最终结果来推理出与其相关的遗传因素。所以,如果一个人具有良好的品质,就认为他的遗传基础好,如果一个人缺点太多就认为他遗传基础差。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如果得不到开发,即便是再好的遗传基础也没有任何意义。每一项人类活动都是极为复杂的,没有经过一定程度的训练是不可能完成的。无论一个人的遗传条件有多好,他都不可能自然而然地发展出特别的能力。

除此之外,还存在另外一种复杂的情况。那些存在先天不足或遗传缺陷的孩子,这些缺陷并不一定会伴随他们一生。相反,它们很可能会激励孩子取得非凡的成就。当孩子在努力克服各种潜在的困难时,他很可能会把精力集中在让自己陷入极大困难的地方。这种对个人缺陷的——无论是内部器官、感官,还是某种技巧或能力——集中训练可能会使得该部位或功能获得超常发展。很多身体、智力或艺术等方面的杰出成就都来自对某一缺陷(尤其是那些遗传到身体上的缺陷)的过度补偿。

孩子的最终发展并不仅仅是最初遗传因素的结果。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些方面受到忽视的同时,还有一些方面得到了培养,在忽视和培养的交替过程中,孩子会按照自己的人生计划来随心所欲地塑造自己的能力和品质。

在孩子性格的发展过程中,遗传因素的影响并没有后天的教育那么重要。孩子后天的努力比先天的遗传天赋更有意义,下面这个案例提供了很好的证明。在绝大多数家庭中,老大和老二在性格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有着很大的不同。如果他们这方面的发展仅仅取决于先天因素,那么这种情况就不可能发生。遗传规律解释不了为什么老大和老二在这些方面会有如此巨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完全是由心理因素造成的。这两个孩子,虽然有时可能相处得非常融洽,但他们彼此之间通常是激烈的竞争对手关系。年长的孩子曾经是家里的独子,集父母所有的宠爱于一身,因此他会害怕自己的特殊地位被剥夺。所以当看到母亲的关心与爱护转移到了老二身上,他开始觉得这个新来的孩子夺走了本应属于他一人的爱,自己作为家里独子所拥有的特权似乎受到了威胁。他看到老二逐渐获得自己曾经拥有的一切,害怕自己被赶超,不如老二受宠。

而另一方面,老二也始终需要应付一个事事都占了先机的对手,他能自己走路说话、吃饭穿衣,甚至还能读书写字。在与对手的较量中,每个孩子会努力让对方的不足变成自己的优势,结果就会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如果一个活泼,另一个就会安静;一个不修边幅,另一个就会规规矩矩;一个邋遢,一个干净;一个慷慨大度,一个小肚鸡肠;一个大大咧咧,一个心思细腻;一个温柔可人,一个蛮横暴躁;一个多愁善感,一个理性十足——这些都是老大和老二可能出现的典型差别。

通常一个孩子像父亲,而另一个孩子像母亲。这似乎证明了遗传规律的重要性,但这也可以再次表明:孩子朝着某个方向发展是因为受到一些心理因素的影响。像母亲还是像父亲,有时取决于家庭地位的排序,孩子们会根据父母在家庭地位中的高低,来决定向哪一方靠拢。有时,父母可能会因为某个孩子的一些外在特征,说这个孩子是“自己的翻版”。有时,孩子自己可能会认为父亲——或者母亲——特别强大,想要去模仿。所以,孩子是朝着父亲还是母亲的性格、习惯发展,取决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所以,子女与父母在性格上的相似并不能说明遗传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我们可能永远都无法确定遗传因素对人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因为教育从孩子出生那天就开始了。那个时候,我们几乎无法确定这个孩子从父母那里遗传到了什么,它们是好还是坏。之后,我们也无法区分哪些是遗传因素的影响,哪些是接受教育的结果。总的来说,“表型”完全覆盖了“基因型”,以致后者完全被排除在科学研究的范围外。

一些家长和老师仍然相信遗传和“天赋”的决定性作用,这种思想的不利影响导致很多人都产生了听天由命的消极态度。那些受挫的家长和老师,他们不但不采取更好的教育方法,反而用孩子的天资差来为自己的无能辩解。“他就像他爸爸一样!”父母越沮丧、越无助,就越坚信遗传因素是不可改变的。他们也就更加无法意识到,到底是什么影响着孩子的言行。

社会情怀

人性本善?对这一问题的回答能反映出家长和老师的教育观,也能把各种教育理论明显区分开来。有些家长和老师认为,必须将孩子与生俱来的劣根性驯服;有些则认为,他们的首要任务不是阻止孩子们犯错,而是通过各种方式来鼓励孩子、保证孩子身心健康。这两种家长和老师所采取的教育方式是截然不同的。

然而,我们无须在这一哲学问题的争议中陷得太深,原因很简单,人的本质是什么与我们探讨的问题似乎并不相关。重要的是,我们相信每个人都可以变好。然而,对于“好”这个词,我们却又很难给出合适的定义,因为这又会引出另外一个道德方面的问题。因此,我们还是按照传统的意义理解,遵从大众的观点,即认识到没有“绝对的”价值标准,而是根据一种更加务实的观点来建立行为准则。在日常生活中,“好”的概念是相对的,因为它是社会制定的标准和规则。任何遵守社会规则的人都可以被视为“好人”。要想理解和遵守这些社会规则,我们就需要具备一种特殊品质,我们称之为“社会情怀”(也称为“社会兴趣”)。几千年来,人类一直过着群居生活,人们发现,可以通过彼此相互合作,来让自己适应群体生活。每个人都有一种社会参与感,这种社会参与感源于过去集体生活的传承,也是个体生存的必要基础。每个人,从他出生开始,就需要培养这种社会参与感,这样他才能在出生后的第一个小集体中有立足之地。婴儿通过哭闹、手势和微笑,让别人知道自己在想什么。他学得很快,从出生那天起,他就开始让自己适应他所遇到的各种社会规则,这就是所谓的社会情怀。

然而,孩子的社会情怀绝不能止步于此,必须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因为社会情怀的多少决定了孩子未来的生活是否成功与幸福。社会情怀将决定一个人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与其他人合作——他是否能交到朋友,他会招致反感还是会获得认同,他是否能在问题刚刚发生时准确地把握情况并采取相应的行动。社会情怀是人类团结的体现,表现在与其他人的归属感、对其他人的兴趣以及共同利益方面。社会情怀还体现在人们是否会产生一种冲动:想与他人一起生活、共同合作,并做出有益的贡献。因此,一个人的社会情怀大致可以通过他的合作能力以及他是否愿意遵守社会规则来衡量,即使遵守这些规划意味着要牺牲个人利益。我们的社会情怀会不断经受来自命运以及周围同胞的挑战,面临各种压力。

成年人的生活相对比较复杂,所以往往很难对他们的社会情怀做出准确的评价。对孩子进行社会情怀的评价则要相对容易很多,因为无论他们的行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他们都表现得更为明显。一个孩子的社会情怀决定了他的言行是否得当,即在家是否规规矩矩,在学校是否能遵守各项规定,以及是否愿意和其他孩子结伴做事,还是更喜欢特立独行。在集体生活中,孩子将不断遇到新的问题,如果他的社会情怀无法得到自由充分的发展,那么这些问题就无法得到很好的解决。在这种情况下,礼貌、听话、勤奋、诚实、谦虚和自立等品质就显得格外重要。

因此,教育者必须认识到,哪些因素能够促进孩子社会情怀的发展,哪些会阻碍它的发展。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鼓励,避免问题的发生。上述观点有助于我们对当前所有的教育方法进行更好地评估。

社交恐惧

孩子生来就需要适应他所在的这个集体,在他适应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因此,父母和老师们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犯下的所有错误都会对孩子造成不利影响。这些错误的教育方式,尽管很多看起来并不相同,有的甚至截然相反,但它们最终造成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即影响孩子的正常发展。父母有的过于溺爱孩子,有的则过于严厉;有的对孩子过度关心,有的对孩子却是不管不顾。但是,不管他们对待孩子是过分地宠爱,还是过分地苛责,不管他们对孩子是厌恶还是崇拜,结果几乎都是一样的:他们的孩子并不会按他们想象的那样发展,只会变得叛逆、敌对。

奇怪的是,孩子的这种敌意往往夹杂着爱的成分,主要针对的就是父母和老师。因为在孩子们看来,父母和老师就代表了整个社会,他们是社会规则的代言人。所以,这些孩子往往先是反抗父母,然后慢慢地,将这种敌意逐渐地扩展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最终与家长、老师的斗争一定会发展成与一切社会规则和秩序的斗争。然而,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孩子们要如此持续不断地斗争下去呢?为什么他们先是反对父母和老师,然后就开始反对整个社会?

事实上,只有当孩子切切实实地感受到自己被接纳而不是被轻视的时候,他才能感觉到周围人的善意,感受到团结是多么重要。刚出生的婴儿最开始可能仅仅是从身体上感受到快乐或不适。但他不仅仅是一个生命,他还是一个具有思维能力的人。因此,他很快就会认识到,自己快乐或不适的感觉来自周围的社会关系。因此,他会调整自己的生理需求,使之与集体规则相一致,他还会把与周围环境建立良好关系看得比自己的身体功能更重要。自此,他后面生活得是否幸福完全取决于与周围环境关系的好坏。童年时期最大的痛苦与折磨往往并不是来自身体上的疾病或不适,被自己所在的群体排斥才是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没有归属感、遭人冷眼、不受重视、被人忽视等是每个孩子最痛苦的经历。

很多孩子出于上述原因备受折磨,却没能意识到到底是什么让自己如此不开心。每个人,如果不能融入自己的群体,就会觉得自己在某些方面低人一等。孩子虽然意识不到这点,但他会在自己的行为中明显地表现出来,就像成人一样。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一旦受到群体排斥,他们都会通过同一种方法来反抗,即提高自己的自尊心。小孩子会对是否受到别人的轻视非常敏感。如果他在家里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他就会认为自己不够优秀且低人一等。他比自己周围的人要小得多,而且行为能力更弱,且更依赖别人。只有靠比自己更大、更重要的人,他才能让自己获得一席之地。他必须经常为其他人的利益让出自己的权利,即便自己在家里很受宠爱,也是如此。甚至很可能越受宠,越没有特权。所以孩子们会经常感到自己完全被忽略了!为了缓解这种所谓的社交恐惧,孩子常常会努力去争取自己的权利——这就是典型的自卑心理。人们越是感觉到自己不被重视,就越想提高自己的地位。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个举足轻重的人。

孩子们之所以会反抗,是因为他们过度自卑,正是这种自卑情绪阻碍了他们社会情怀的发展。自卑的孩子往往不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而是更加关心如何提升自己的地位。以前,他努力想要融入集体,而现在他只想努力让自己变得强大。这一改变直接引发了孩子所有的缺点、问题。

自卑与挫折

孩子出现这些问题往往是因为自卑,而自卑会让人想要弥补这些所谓的社会缺陷和社会弱点,尽管它们有些是真实存在的,而有些则完全是自己想象出来的。对于自卑感的补偿通常有两种方式——自暴自弃或过度补偿。类似地,所有先天缺陷或器官缺陷,通常都只能通过这两种方式中的一种来进行补偿:要么自暴自弃,逃避、忽视自身的残疾;要么奋发努力,让这一功能缺陷获得超乎寻常的发展,最终取得非凡的成就。例如,有些孩子天生肌肉协调能力差,这导致他们行动困难、动作笨拙。但也有一些存在同样缺陷的孩子,他们通过坚持不懈的自我训练,最终掌握了不同寻常的运动技能。天生残疾会导致一些孩子性格内向、不善言谈。但也有一些孩子会因为这一缺陷更加努力奋进,最终获得卓越的成就。眼睛的缺陷往往会导致视力问题,但我们也经常见到眼部有缺陷的孩子视觉质量获得超常发展,他们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极高的视觉艺术敏感性。类似这种截然相反的可能性几乎存在于孩子们遇到的所有困难之中。他们可以选择向困难低头,也可以选择迎难而上、努力克服。那么,是什么决定了他们的选择呢?

勇气是决定孩子最终选择的唯一要素。只要他不气馁,相信自己的力量,他就会通过不断努力去克服困难。孩子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勇气,如果它没有被错误的教育方式所破坏,那这种勇气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因此,眼部缺陷等类似的器官缺陷,很可能会激发孩子战胜困难的勇气与决心,孩子更有可能对自己的缺陷做出过度补偿,而不是选择逃避问题、向命运低头。因为在孩子小的时候,他们通常是非常勇敢的。而那些在孩子长大后出现的身体缺陷往往更有可能会成为永久的缺陷。孩子们可以完成许多成年人都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他们之所以具有这种惊人的能力,通常是因为比起成年人,他们的头脑更加灵活,精力也更加旺盛。当然,也可能是因为孩子小的时候做事情会更有勇气,无所顾忌。

如果孩子们天生就很勇敢,且毫不犹豫地去面对自己遇到的一切困难——即使是身体残疾、遗传疾病,他们也无所畏惧,那么为什么长大后,这种勇气就消失了呢?显而易见,这是教育方法不当导致的。很多教育工作者、专业人士以及非专业人士都没能意识到勇气对于孩子的重要性,所以他们也就低估了孩子对于勇气的基本需求。他们不断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很多孩子教育方面(以及其他方面)的问题都是这样产生的。

如果家长和老师总是习惯性地清除孩子成长道路上的每一个障碍,孩子就失去了感受和锻炼自己能力的机会。同样,如果家长和老师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设置了太多甚至太大的障碍,一次又一次地让他看到自己的能力不行,也会让他慢慢失去自信。如果父母认识不到这一点,他们就会在很多不起眼的生活细节中,一次又一次地挫伤孩子的自信,日积月累,就会使孩子越来越自卑。无论对孩子过度保护还是过度忽视,无论纵容还是压制,尽管它们有本质上的区别,但是结果都是一样的——摧毁了孩子的自信心,击垮了孩子的独立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勇气。这种自卑感与孩子的实际能力之间没有任何联系。在孩子小的时候,在他最无助的人生阶段,他们往往不那么容易感到自卑,所以常常能够勇敢地面对自己遇到的难题。反而是在长大之后,在身体更加强壮,能力也逐渐强大的时候,孩子会受到自卑的困扰。一个人的自我评价,不是看他的实力或缺陷,而是看他如何看待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看他对自己个人能力的主观评价,看他如何看待个人的成败,以及看他如何看待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而这些问题大都是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勇气和自信是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挫折和自卑将直接导致不适应和失败。

优越感的争夺

仅仅靠逃避来解决问题,并不能让一个受挫的人感到满意。眼前的问题也许暂时解决掉了,但是这种自卑感会一直困扰着他,所以他会继续寻找其他方式来寻求内心的平衡。没人会对自己的能力不足感到满意。每个人都想要在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这是每个人内心深处最基本的愿望。因此,每个人都需要体现自己的价值,确保自己在某一个群体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人类似乎早已习惯了自卑的感觉。人类在生物进化过程中一直处于不利地位,因此,在与自然界的生存斗争中,人类一直都处于自卑的状态。此外,人类也逐渐意识到,自己在浩瀚的宇宙面前是多么卑微,而且将来终究会有一死。

与大人相比,孩子们生活在高大的成人世界里,因此,更能直观地感受到自己的渺小。人类在生物进化上的卑微以及在宇宙空间中的渺小对人类的影响是整体性的,它能激励人类去掌握自然规律,并在精神领域、宗教领域、哲学领域等方面获得成长。然而,在社交领域的卑微对人类的影响往往是个体性的,内心不自信的孩子会逐渐脱离群体生活,越来越不合群。孩子会把自己与自己的父母亲人、兄弟姐妹作比较,比较之后,自己仍旧没有获得丝毫的安全感。他们一直非常害怕失去自己的家庭地位,这种恐惧感在充满竞争的家庭氛围中会更加严重,这种没有硝烟的斗争早已成为我们当前社会的主要特征,并逐渐渗透到家庭中,破坏着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然而,只要孩子足够勇敢,他就会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个人成就,为社会做出贡献,并以此来证明自己的重要性。只有当孩子变得气馁时,他的社会情怀才会受限。如果孩子的社会情怀受限,他就很难成功,所以孩子会从“生活中无用的方面”(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入手,寻求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提高自己的个人地位。

孩子想变得优秀,这种愿望会促使他们制定一个属于自己的行动指南。当然这些所谓的行动指南往往都是孩子凭直觉来制定的,毕竟他们的理性思维能力还非常有限。他可能会试图模仿一个看起来强大且有影响力的人。在我们的社会制度中,人们更青睐具有男子气概的理想人物,这对孩子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孩子会利用一切机会提高自己的威望。他们会非常努力地去获得别人的认可,这在那些有着强烈自卑感的孩子身上尤其明显。对优秀的渴望反映出孩子内心缺乏“安全感”,因为他们不确定自己是否被人们所接纳,不确定自己是不是足够优秀。他们还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来生活,所以只能通过别人的帮助来获得安全感。被人关爱、得到别人的关注和赞美、能够掌控他人以及有人为他服务等,这些在孩子看来都是安全的体现。有些孩子觉得只有当他们的行为独树一帜,或成为所在集体的领导者,或让自己看起来比其他孩子更出众,这样才能被社会接纳。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对群体所做的贡献,即便对社会有益,反映出的也不是他们的社会情怀,他们不过是在追求自身利益而已。他们的行为初衷不是为了社会贡献,而是为了提升自身的地位,为了获得别人的认可,彰显自己的能力。孩子们的很多错误言行都表明他们内心缺乏安全感,他们不过是在追求自己想象中的优越感。为了获得别人的关注,他们甚至会使用暴力来让别人顺从自己的意愿,甚至还会因为别人拒绝了自己或别人不喜欢自己而去惩罚别人。

孩子们所有的缺陷、弱点和陋习几乎都是在超越别人的过程中因努力不当而导致的。他们既是在反抗父母,也是在反抗社会秩序。通过反抗、逃避父母给自己的要求和任务,孩子获得了一种战胜父母的优越感。在与孩子的所有较量中,父母和老师都会处于明显的不利地位,他们得到的永远只是孩子暂时的妥协,最终受挫的还是自己。孩子们依然我行我素,父母和老师却要面对一个永恒的难题。

因此,固执不仅是孩子反抗的表现,也是获得权力的工具。它打破了所有的秩序和父母的权威。二至四岁,孩子对家庭的规则以及家庭成员的构成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但家人错误的教育方式往往会给孩子带来更大的压力,孩子被逼无奈只能反抗,最后只会变得越来越没有信心。因此,孩子经常会出现一个又一个顽固时期。这个阶段本应该培养孩子做到言行一致,但是,由于我们目前大多是小型家庭,而且当前的教育方式还存在很大的不足,要实现这一点通常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道德意识

小时候,孩子的行为往往是无意识的,他们的言谈举止并不是基于言语层面的有意识的思考。尽管如此,他的行为却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对于有经验的家长来说,孩子的各种目的显而易见,但孩子自身可能对此毫无察觉,尤其是当这些行为是针对他们所在的环境时。例如:他也许能够意识到自己想要一个球、一杯水,或者想要上厕所,但是他却意识不到自己想要得到别人的关注或想要表现自己的能力。类似这样的意图,孩子们会表现得非常明显,如果家长想要了解自己的孩子,就一定要去了解他们的想法。

最开始,孩子们的行为是自发的,是基于他们自身经验的,是随机的,并且彼此之间毫无关联。随着行动范围的扩大以及理解能力的增强,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有其他更重要的意义和影响。他们逐渐意识到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开始慢慢理解社会游戏的基本规则。如果他们的家庭关系和谐,他们就会很自然地适应这个环境,做到规规矩矩。但在一般情况下,他们会觉得争取自己的地位更重要。他们会努力获得优越感以弥补自己岌岌可危的社会地位,而这些努力最终一定会与道德准则发生冲突。那时,他们后面的发展就只剩下两种可能。

一种情况是:对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极其反感,以至于根本看不到自己与他们之间的共同利益,抛弃了所有亲情。结果就是,孩子会公开反抗——拒绝接受任何命令,故意违反所有的规矩和准则。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的道德意识依旧得不到发展。他们拒绝接受任何道德标准和社会习俗。 如果一个孩子生长在一个与社会脱节,且不认同正确行为标准的家庭,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缺乏道德意识。

另一种情况是:孩子的敌对意图更加频繁,几乎习以为常。表面上,孩子仍然会依赖父母,并和大多数人一样,接受规则和秩序。他的道德意识已经发展成熟,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并努力做到规规矩矩。他的“社会意识”体现出他渴望获得归属感,因此,他会尽力与其他人的言行保持一致。但这并不妨碍他我行我素的欲望,他的行为依然会与自己“正确的判断”以及与自己通常接受的标准、规则背道而驰。在这种情况下,他只会按照自己的“个人逻辑”,即所谓的“个人意识”来行事,他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但如果从中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他就会反其道而行之。他假装接受规则,然而,一旦这些规则成为阻碍他获得个人地位与影响力的绊脚石,他就会打破规则。只有在他的个人影响力不受威胁的情况下,他才会遵守它们。

社会意识与个人意识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不仅仅发生在孩子身上,成年人也会经常遇到。我们只愿意承认那些符合社会习惯的想法和意愿。那些不被社会接受的行为目的,似乎总被认为是违背我们个人意愿的、一时冲动或莫名其妙发生的。因为这些行为是不被社会所接受的,如果想要维持自己好人的形象,我们就不能承认,也不能为这些行为负责。所以,我们就会寻找各种借口来解释这些令人困惑的行为、冲动或情绪。

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实践,孩子了解到了找借口为自己开脱的好处。所以,他们无论做错了什么事,总能为自己找到一个站得住脚的借口,这样父母对他们的批评和惩罚就会少一些。而父母也乐于接受这些善意的谎言,因为他们自己也经常这么做。他们最不能接受的是孩子公然承认自己的不良意图。在他们看来,这是一种赤裸裸的挑衅,他们绝不能忍受。只要孩子愿意找借口,至少说明他内心还是善良的。当孩子打碎了一件东西,然后跟妈妈说他很抱歉,东西不小心从他手里滑掉了,与跟妈妈说他是故意摔碎的,因为他还在生妈妈的气,就是想摔东西来气她,这两种说法有很大区别。毫无疑问,后者是孩子的真实想法,但他本身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这一真实目的。如果有人问孩子,他为什么不乖,他往往不能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 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会说不知道。这样的回答常常会激怒那些正在管教孩子的家长,但不管怎样,这样的回答没什么不妥。如果让他给自己的行为找借口,那这些借口也只不过是为了让自己的错误行为合理化而已。他可能会自己编造一些借口,仅仅是为了让父母不要因此而看不起他。当然,父母很可能对这些借口信以为真。一般来说,这些借口都是为了父母而编造的,但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他的道德意识会进一步发展,他开始为自己找借口,以寻求心理安慰。

有一个五岁的小女孩,她对专横霸道且有着过度保护欲的母亲非常反感。母亲想不明白孩子为什么这么不听话。每次去邻居家玩,她都不按时回家,母亲怎么都找不到她。这个孩子非常聪明、率真。当我们问她:“是喜欢做妈妈让她做的事,还是只做她自己想做的事?”她的回答让我们特别惊讶,她说她只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问:“那妈妈让你做事你会怎么办?”答:“我才不听她的。”问:“那如果妈妈让你听她的话呢?”答:“那我就开始大声说话,不理她。”问:“你那样的话,妈妈会怎么做?”答:“她会让我安静下来,听她说。”问:“那你会听吗?”答:“才不会。她的话我会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这个孩子大大方方地承认了自己的真实想法。随着年龄的增长,如果她还是想向母亲证明“她说了算”,她的想法就会受到内心道德意识的谴责。这时,她就会到达另一个阶段:学会掩饰自己的真实意图。她开始给自己找借口,说自己健忘。实际上,她可能真的会逐渐变得健忘。她可能会有强迫性的说话冲动。

道德意识和自觉意志仅仅是人们性格的一部分。它们会随着说话能力和其他表达能力的发展而发展。道德意识,即对善与恶的觉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然而,人们往往会高估它的教育意义。父母的口头教育只针对孩子的道德意识和觉察。这样的教育必定认为所有构成孩子个人品格的其他方面(包括情感、习惯、冲动等)都是个人意志和书本知识无法涵盖的。由于人们往往无法理解孩子的这些动机,也无法在口头上予以纠正,所以它们常常被视为一种不可改变的遗传倾向、一种无意义的本能,或一种潜藏在内心深处的情感冲动。然而,孩子们个性的种种表现,往往是他们意图的真实体现,他们不愿意承认是因为这些意图违背了自己的良知。此时,如果孩子确实不知道自己错了,家长或许有必要给他指出来。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孩子很清楚自己的错误,所以唤醒他的道德意识显得多此一举。实际上,很多时候这样做事弊大于利。因为孩子做错事时,父母的提醒只会让孩子内心已有的社会意识与个人意识之间的矛盾更加激化。我们这代人总认为说教会让人产生愧疚感,但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很少有人意识到,所谓的愧疚感并不代表他会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懊悔,相反这种愧疚感会引发更多错误的行为。只有那些假装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抱歉,并打算继续我行我素的人才会产生所谓的愧疚感。如果一个人从现在起愿意做正确的事,那么不管他对自己之前的所作所为多么懊悔,他都不会产生愧疚感。我们必须分清,什么是愧疚感,什么是发自内心的悔恨。愧疚感指的是对过去发生的事情感到愧疚,这并不代表将来不会再发生同样的事情。孩子可能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但没有意识到自己错误行为背后的真实意图是什么。因此,只要他的意图没有发生改变,同样的错误还是会重复出现。所以,此时,家长增加孩子的愧疚感只会阻碍他的成长。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做的不是说教,而是帮助孩子认清自己行为背后的真正意图。

孩子一旦认识到了自己的直接意图,往往会立即改变自己的做法。只要他察觉到了自己的意图是不被社会所接受的,他内心已经形成的道德意识就会让他立即停止自己的错误言行。与成年人不同,孩子们不会自欺欺人,因此他们的转变非常迅速。我们成年人却不是这样,很多时候我们明知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也会找各种自欺欺人的借口来为自己辩解,并以此来宽慰自己的良知。成年人很难意识到自己的真实想法,他们总是能找到各种自认为合理的理由来让自己相信自己的良好意图,尽管他们的行为明显指向相反的方向。如果你告诉孩子,他在椅子上不停扭动只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他很可能会立即停止扭动(如果你告诉他,在椅子上扭动是不礼貌的,他很可能对你的话无动于衷)。一旦孩子发现了某种行为的真正目的,那之前这种达到目的的方法也就不再有用了。如果他还想引起别人的注意,他就会寻求另一种方法来达到这个目的。同样,除非有人告诉他,否则他不会认识到这个方法的意义。

道德意识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也不会影响到我们对孩子道德意识的培养。缺乏足够的道德意识,孩子就不可能适应社会生活,但很多时候,仅凭道德意识来教育孩子还远远不够。我们有必要去了解、监督,并且——如果必要的话——去激励孩子改变自己的“个人目标”和生活方式。否则,孩子就会形成一种错误的人生观,用一系列错误的方式去获得自己的社会地位,这样既影响他未来的幸福生活,也影响到他与周围人的和谐相处。如果孩子行为不当,这恰恰说明他已经形成了错误的思想观念。此时,所有的道德说教、指责或唤醒他的道德意识的做法都是徒劳的。这些做法并不能影响他的冲动情绪。只有当他的观念和意图不再与自己的道德意识和有意识的思维相悖,而且与社会责任相一致的时候,这些才会发生改变。正确的社会态度本身就可以实现自觉意志和情绪冲动的整合。一旦个人意识与社会意识相一致,道德意识与情感冲动之间就不再对立了。

家庭地位

家长和老师的态度经常让孩子产生自卑感,但这并不是孩子自卑的唯一原因。在兄弟姐妹中的地位,对孩子的性格发展有很大影响。老大和老二之间往往很难和睦相处,随之而来的竞争会使二人在性格上出现典型的差异。其中胆子较小的那一个,即被娇纵或体质较差或在某种程度上不被重视的那一个,就有可能成为失败主义者。如果父母因为其中一个孩子是男孩或体弱多病而对他格外娇惯的话,就会惹出大麻烦。对于老大而言,因为父母往往不能理解为什么老大会在老二出生后变得敏感又叛逆,所以他往往不得不反抗。此外,如果一个孩子发展迅速或能力超常,另一个就会觉得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威胁。

因此,孩子们的家庭地位之争会给他们带来各种各样的考验,激励着他们在某方面品质和能力的发展。通常,家里的老二往往更加活泼,无论是在善良还是邪恶的方面,好像是要弥补自己错过的时间。另一方面,老大同样感到困扰,他觉得自己的家庭地位可能一辈子都岌岌可危,而他又无能为力。

有了老三,老二就处于中间地位了,不再是家里最小的孩子。首先,他可能会以为,现在他可以像哥哥一样享有优越地位了。但很快,他就会发现,刚出生的小宝宝拥有某些他没有的特权。结果,老二常常觉得自己受到了轻视和虐待,他既没有老大的优越地位,也没有老三的特权。除非他成功地逼迫自己超越他的两个竞争对手,否则他很可能一辈子都会认为父母对他不公平、他在这个家里没有一席之地。

因此,老大和老三通常会结盟,来对付他们这个共同的竞争对手。结成同盟的孩子们通常会表现出相似的脾气秉性和兴趣爱好,而互相竞争的孩子们往往在性格上会出现较大的差异。老四通常与老二相似,这样他们就变成了盟友。但我们必须认识到,这种一般规则并不适用于所有家庭,每个家庭中子女建立关系和平衡彼此的方式都各有不同,因此出现的联盟和竞争关系也会不同。各个家庭的情况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异。

独生子女小时候尤为艰难。就像是生活在巨人王国的小矮人,他的整个童年都生活在一群能力远胜过自己的大人中间。因此,他可能会努力让自己获得一些特殊的技巧和品质,从而使他可以无须取得特殊的成就就能获得大人们的关注和认可。他可以通过展现个人魅力,表现得可爱又温顺,或者偶尔显示出自己的软弱无助、胆小害羞来吸引大人的注意,获得他们的关心与爱护。这些方法技巧他可谓手到擒来、游刃有余。独生子女通常不愿参加集体活动,除非,出席活动能证明他的地位与众不同。

最小的那个孩子在许多方面都与独生子女相似。但在某些情况下,他的位置相当于家里的老二,因此,他有一种相当强烈的欲望,想让自己脱颖而出。为了超过其他的孩子,他的努力可能会取得巨大的成功。因为他不得不用一大堆花招,让人忘记他是家里最小的孩子,所以他往往会变得非常有创造力且鬼灵精怪。

在子女众多的大家庭里,孩子之间的年龄差距可能会很大,这也许会使他们在家庭内部自发形成多个小团体,每个团体可以被看作一个整体,分别充当着老大、老二或老三的地位。一个孩子,若比上一个孩子晚很多年出生,他往往会展现出独生子女的特征。

无论什么原因,如果一个孩子表现得与众不同,那么他就会发现自己很难与其他人搞好关系。比如,若男孩多的家庭中只有一个女孩,或者姐妹多的家庭里只有一个男孩,这种情况就很可能发生。样貌很丑或体弱多病的孩子,也会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若孩子的优点太明显,也可能会阻碍他社会情怀的发展。家长必须意识到,过多的赞赏也可能会引发孩子产生自卑感。例如,如果一个孩子格外漂亮可爱,那么在实践活动中就会格外惹人注目,对他来说,通过外表获得别人的认可比通过实际成就获得别人认可容易多了。他的虚荣心会促使他持续期待获得别人的崇拜和赞美,面对任何无法轻易得到赞许的事情他都随时准备逃避。

每个人的人生起点都是不尽相同的,没有哪两个孩子的成长环境是完全一样的。因此,教育问题因情形不同而异,即便是生长在同一个家庭的两个孩子也会面临不同的问题。父母或许会认为,他们以同样的方式教育所有的孩子,结果却不一样,那么一定是因为遗传基因不同。在这一点上,他们错了。首先,父母并不能对所有的孩子一视同仁。无论他们多么努力地想做到不偏不倚,总会有一个或几个孩子比其他孩子跟父母更亲近。但是,即使父母成功地把两个孩子教育得一模一样——无论年长还是年幼,无论强壮还是弱小,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他们的地位依旧存在差异和冲突。因此,每个孩子对父母和周围环境的反应也都有所不同。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童年,因此,他们会构建出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人生计划。相较于同一家庭中最小的和中间的孩子,生活在不同家庭中的两个最小的孩子的生活方式可能会更加相似。由此可见,家庭地位的影响是巨大的。一个孩子在他的一生中形成的人生计划多种多样。我们无法期待自己能洞悉一切,但我们却可以理解孩子从自己的经验中得出的结论。父母只有基于孩子对自己的诠释,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们,并以此为基础来引导他们纠正错误、改掉缺点。


[1]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书所使用的教育方法及其理论背景,特推荐如下书目,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人类的本性》( Understanding Human Nature )、《自卑与超越》( 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 )、《指导孩子》( Guiding the Child )和《教育孩子》( The Education of Children );亚历山德拉·阿德勒(Alexandra Adler)的《人类社交恐惧症指南》( Guiding Human Misfits );N. E. 舒布斯(N. E. Shoobs)和G.戈德堡(G. Goldberg)的《儿童问题指南》( Corrective Treatment of Unadjusted Children );欧文·韦克斯伯格(Erwin Wexberg)的《个体心理学》( Individual Psychology )、《是什么让你的孩子感到紧张》( Your Nervous Child )和《变化世界中的孩子》( Our Children in a Changing World )。 KzjopOJX8Q+8Wi1B+DS+BqFxDpqzAP7kstObr8sGt9jUOb3Eo2exV7qQK/xzQ5U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