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双词命名法

现行用拉丁文为生物命名的体系是由瑞典博物学家林奈(Carl von Linné,通常写作Carolus Linnaeus,1707—1778)于18世纪中叶确立的。他的名著《植物种志》( Species Plantarum )1753年出版。

1729年,业余植物学家奥勒弗·摄尔修斯(Olof Celsius,1670—1756)收藏的许多植物标本激发了青年学生林奈的兴趣。这个摄尔修斯就是人们所熟知的那个提出现代温度测量体系的安德斯·摄尔修斯(Anders Celsius,1701—1744)的叔叔。奥勒弗有广博的标本收藏,还掌管着一座重要的图书馆,林奈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奥勒弗也发现林奈是个非凡青年,就邀请他住在自己家里,还允许他使用那里的标本和图书。他们一同到外面旅行,一起采集标本。到1730年采集工作结束,林奈已经成为一名助教。林奈正是利用这套标本开始他的《植物种志》的写作的。令人高兴的是,我们现在仍然能够看到林奈当年用过的植物标本。这些标本制作精良,保存完好,令人叹服。

业余植物学家奥勒弗·摄尔修斯(Olof Celsius,1670h—1756)

林奈画像。薛弗尔(J. H. Scheffel)于1739年绘制

林奈本人用过并命名的榆桔( Ptelea trifoliate )标本,其中属名 Ptelea (芸香科榆桔属)为林奈手书。A为标本整体图;B和C为局部放大图。图片来自瑞典自然博物馆网站,缩微胶片号IDC 62.7

林奈本人用过并命名的虞美人( Papaver rhoeas )标本。其中属名 Papaver (罂粟科罂粟属)为林奈手书。图片来自瑞典自然博物馆网站,缩微胶片号IDC 212.1

在植物学知识方面,林奈也受到英国植物学家格鲁(Nehemiah Grew,1641—1711)的影响,格鲁曾担任过英国皇家学会的秘书,研究过花的功能、植物的有性繁殖等。

瑞士(法国)植物学家鲍兴(Casper Bauhin)。他先于林奈提出了双词命名法

通过属词与限制性修饰词之组合,步步逼近,不断限制名词的指称范围以达到一个最基本的单位,这种思想非常古老,可以追踪到亚里士多德的《范畴篇》和《动物志》。这是我个人阅读中注意到的一件事,算不上什么大发现。林奈的双词命名思想直接来自瑞士(也说法国)植物学家鲍兴(Casper Bauhin,1560—1624)。早在1623年鲍兴就采用了“属名加种加词”的双词命名体系,并记述了6000多种植物。其他若干人也有类似的想法。林奈接受了这些思想,并加以完善。

现在的生物学名命名体系称作林奈双词命名体系(Linnaean binomial system of nomenclature),简称“双名制”(binomial system)或者“双名法”。这一简单称谓,有一定误导性:好像物种的科学命名涉及“两个”名字的问题。其实恰恰相反,不是两个,而是一个!科学命名的关键是归一、统一、唯一,而不是二、双。

在这种科学的物种命名中,每种生命,如植物,采用两个拉丁化的单词来命名。第一个词是“属”(genus)名,第二个词是“种加词”(specific epithet)。由“属名”(genus name)和“种加词”组合起来构成的整体,叫作物种名(species name),理论上是唯一的。此组合的任何一个部分都不能叫作种名、学名。许多人经常说种加词是种名,那显然不正确。种加词不是“名”,通常也不唯一。比如:

毛茛科大火草( Anemone tomentosa

蔷薇科毛樱桃( Cerasus tomentosa

叶下珠科(原大戟科)土蜜树( Bridelia tomentosa

夹竹桃科(原萝藦科)假防己( Marsdenia tomentosa

大麻科(原榆科)山黄麻( Trema tomentosa

这些植物物种的“种加词”都是tomentosa,它在许多物种的名字中都出现,怎么能说它就是种名呢?如果强行把它说成是种名,那么在科学命名法中,种名将不唯一。物种名不唯一的命名法,还有竞争力吗?

翻开任何一本植物书,科、属、种是最常用到的分类单位。为什么采用拉丁化名字和拼写?首先这是源于中世纪学者的一个习惯,就像现在人们习惯用英文写东西一样。其次是因为直到19世纪中叶多数植物学出版物仍然使用拉丁语。最后,拉丁语现在已经是一种死语言,本身不再有变化,这对于学术用语恰好方便了。

林奈的分类直到19世纪一直左右着分类学著作,特别是在英国,大部分的植物志都采纳了他的分类体系。在20世纪初德国系统学家恩格勒(H.G.A.Engler,1844—1930)的体系垄断了整个植物界。后来较有名的分类体系是克朗奎斯特系统(1968)、塔赫他间系统(1969)和哈钦松系统(1973)。这些新体系比林奈当初的分类方案进步了许多,但命名中的双词命名法核心思想被保留了下来。

上一章提到了银杏树。1730年左右第一株银杏幼苗被引进欧洲的荷兰,如今在荷兰乌特列支大学植物园仍然能够见到那株树龄260多年的银杏。据传,这棵树苗当初是花40银币购进的,相当于现在的200法郎,于是银杏也称“四十银币树”。在英美等国,也称它少女头发树、孔雀树、千扇树、金色化石树等。1690年西方人在日本首次见到银杏,分类学家林奈根据标本采用Ginkgo作为银杏的属名,而以biloba为“种加词”,主要依据了叶片上部通常二分裂的特征。于是银杏的完整学名为 Ginkgo biloba

潭柘寺的一株银杏。清乾隆皇帝封此树为“帝王树”。此树高30多米,周长9米。摄于2002年3月25日。寺院对于植物保护确实起到了特殊作用,比如普陀鹅耳枥、华贵璎珞木都是经寺院保护而免于灭绝的

银杏幼树的叶

“种”以上的分类单位是“属”(genus),即一定数量(一种或者多种)的“种”聚合起来而构成“属”。再往上是“科”(familia,family),即一定数量的“属”合起来聚合成“科”。依次各个分类阶元构成植物分类的阶层系统。由高到低,植物分类的阶层系统表示如下:

植物界vegnum vegetable(拉丁名),vegetable kingdom(英文名)

门divisio,phylum

纲classis,class

目ordo,order

科familia,family

属genus,genus

种species,species

在其中还可以插入亚门、亚纲、亚目、族(tribus,tribe)、亚族、亚属、组(sectio,section)、亚组、系(series,series)、亚种、变种(varietas,variety)、变型(forma,form)等更细的分类阶元。“亚”字一般通过“sub-”表示,如亚种(subspecies)、亚纲(subclassis)。

跟随在植物名后面的缩写名,是命名者(authority)或者作者(author)的名字,指第一个科学地命名此植物物种(或亚种、变种)的人,一般用正体排印。银杏是由林奈1771年命名的,它的学名写作:

Ginkgo biloba L.

注意其中的“L.”可不是随便谁都能用的,它是林奈的专有缩写,比如我刘某人如果将来发现一个新种,是不能使用“L.”的,要写只能写作“Liu”或老式的“Liou”。又如:

槐( Sophora japonica L.)

水杉( 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Hu et Cheng.)

其中Sophora表示豆科的槐属,japonica是种加词,“L.”仍然表示命名者“林奈”。Metasequoia表示柏科(原杉科)的水杉属,glyptostroboides为种加词,“Hu et Cheng.”指“胡先骕与郑万钧”(详见第一章)。原则上,由属名和种加词合起来确定的物种名在世界范围内是唯一的,只与现实中具有一定特点的植物相对应。说“原则上”,是因为人们会犯错误,如某时命名了一种植物,后来可能发现当初的分类不合理。比如它不应当列在A属中而应当列在B属中,这时就要纠正错误。办法是改变属名,保留种加词。这样做既保证了科学性,也算尊重了第一个命名者。

通常所说的北美红枫(red maple),其学名是 Acer rubrum 。红枫是槭树的一种,属于无患子科(原槭树科)的“槭树属”(也称枫属),拉丁属词写作Acer。种加词为rubrum,拉丁词义为红色。

类似地,糖枫(sugar maple)的学名为 Acer saccharum ,saccharum在拉丁语中指蔗糖。春天这种树的树液是甜的。枫糖浆(Maple syrup,也叫槭糖浆)就是从这种糖枫的树液中提炼出来的,具体说是用锅煮熬。我在美国印第安纳州参观过制作枫糖的作坊,也喝过一小瓶枫糖浆,味道不错,纯天然品。小时候上山割柴,口渴时或者吃点雪,或者在色木(槭树的一种)上割个小口,甜水会流出,嘴贴上去就能吸到。

有些人觉得林奈的双词命名法太复杂,其实不然。在这种体制被采纳之前,植物物种的命名通常使用多个拉丁词。有一种石竹,学名为 Diathus caryphyllus ,那时得由9个拉丁词来命名。这好比在说,“在大二植物学课堂上坐在王小五前面染着金色头发的高个苗条女孩”。林奈实际上对物种的命名进行了简化、标准化,其双词命名法的合理性、有效性促使人们逐渐接受了,现在全球生物学界仍然采用。

你可能说,我们还是可以直接使用植物的俗名(common names)。没错,可以用Red Maple来称呼红枫,用Sugar Maple来称呼糖枫。我们仍然可以把一种鼠李科植物叫作“老鸦眼”(因其果实像乌鸦的眼睛)。俗名非常重要,代表着一种地方性知识,不应当简单地抛弃。但是,俗名的适用范围有限,通常只对局部地区的人来说才是共同的(common)。

采集枫糖水。把一种专用的细钢管钉进无患子科槭属植物的树干中,枫糖水顺管流进收集袋中。这种液体可直接饮用,也可加工成枫糖浆。1999年摄于美国印第安纳州

一种多花蓝果树 Nyssa sylvatica ,在美国东部至少有4个俗名。在英格兰,白睡莲(white waterlily)有15个俗名,如果算上德国、法国和荷兰的叫法,它有超过240个俗名。有时,一个俗名在不同地区,用来指称完全不同的植物。在佐治亚,一种黄花稔属( Sida )的植物叫ironweed,而在中西部ironweed却指称一种斑鸠菊属( Vernonia )的植物,这两种植物处于完全不同的植物科(plant families),分别属于锦葵科(Malvaceae)和菊科(Compositae)。俗名通常不提供属或种间关系的信息,它们彼此独立。有些植物,特别是一些新确认的稀有品种,并没有俗名。由于我们频繁与世界上各种各样的人交流,采用一种万能的语言,用一种单一的一致认同的名字来为一种生物命名,有极大的便利之处。因此,林奈的双词命名法取得了成功,一是方便了学人,另一方面它将物种的名字最终嵌入生命树的具体分枝之中,使命名与生命演化直接关联起来(林奈时代做不到,但现在一点一点在实现)。

作为约定,植物的学名一般用斜体排印或底下划线,属名首字母大写,种加词一律小写(不管是否涉及人名、地名)。

园艺植物比较复杂,通常涉及杂交,属名容易搞清楚,而种加词不好办。不同植物杂交,如两种不同枫树( Acer )杂交,有可能获得后代。书写此类杂交植物的学名通常用到交叉号“×”。商业草莓是杂交的,是两种 Fragaria (草莓属)物种 Fragaria chiloensis Fragaria virginiana 杂交的产物。商业草莓的学名是:

Fragaria × ananassa

其中“×”表示它是一个杂交种。注意不能写成 Fragaria ×ananassa ,这样的话容易把符号×错误地理解成字母X(或小写的x)。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杂交符号×前后需要各留一格空白。现在人们书写草莓学名时,有时又把中间的“×”符号省略了。 0SsD0qedSKFGp+wK8M0t+B8iAA25q2+E7l+RR5q2w06HofaERfyIiRrnAy0iTi/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