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节
斗法再度升级

公元1102年,朝廷正式改元崇宁。

改元造势,去年就已经开始了。然而,朝廷的崇尚熙宁运动还未开始,就被地震频频来袭的消息打断了。不久前,十二月二十五日,河东发生了地震,京城震感明显。朝廷派人调查,只是发现在河东地区发生了地震,相关损失还在统计当中。事实上,自从十二月二十五日发生地震之后,河东地区的余震不断,最终造成了巨大损失,人畜死亡很多。当地已经展开了救援,但仍需要朝廷投入支持,河东地区受灾的情况也都上报到朝廷。眼前最重要的事情,当然是抗震救灾。随即,朝廷就降下诏书,让有司衙门开展群众安抚和援救工作。

随着救援工作的深入,河北地区因地震造成的不稳定状况也逐渐平息。

二月初,朱太妃病了。宋徽宗让御医们抓紧时间诊治,司天监的长官认为朱太妃得病与刑狱冤案有关,宋徽宗即策令有司衙门对进来的案件进行重新审定,一旦发现有冤假错案一定要及时纠正。 之后,宋徽宗将长子赵亶改名为赵烜。

国家表面上一切都在步入正轨,但是暗流涌动。二月甲午日,朝廷让前宰相蔡确配享哲宗庙庭。这是一种既定动作,是为了说明蔡确是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当然,这也是以另一种形式在向外释放信号。蔡确是元祐时期的宰相,素来遭受诟病,这时候让他配享宋哲宗宗庙,其意义还是与新旧党争有关联。蔡确身份是新党,这也能更进一步看出朝廷要恢复熙宁旧制的信心。对此,旧党派人士有着清晰认识。不过韩忠彦与曾布的斗争还没有进入白热化,他们都在暗自较劲。

不久,雄州防奭推官、知邓州录事参军朱肱给朝廷上了一道札子,语气非常不友好:

臣伏闻陛下即位以来,两次日蚀,在正阳之月;河东二十二郡,而十一郡晓夜震动,自去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至今年正月二日,犹未之止,城壁、屋舍、悉皆倒塌,人民震死,动以千数;外议皆称自古灭异,未有如此。恭惟陛下敦朴自己,忧劳在民,建大中以承天意,正五事以育群生,可谓小心翼翼,昭事上帝。乃者日月薄蚀,天地震动,推求咎愆,臣不避死,妄论辅弼之失,以救灭异之应,言词激切,死有余罪。昔西汉多言灭异,罕有完全。谷永讥斥帷幄,阴附权贵,而终以保全。王章力诋王凤专权蔽主,竟以法诛。祸患易见,利害易明,臣非不知,上忤大臣,其祸立至。然惓惓孤忠,不敢隐默者,食陛下之禄,念国家之重,而不敢顾其私也。

这道札子如果简单论,只是说了宋徽宗继位以来发生过的各种异象,其实也都是事实。但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朱肱说的各种“异灾”,而是指出了宋徽宗“上忤大臣,其祸立至”,这是将矛头直指曾布。另外,朱肱给宰相曾布的一道札子,语气要比给皇帝进言更严厉,这道札子已经不是批评,而是谴责了。

“今监察御史刘焘,相公门人也。相公为山陵使,辟焘掌笺表,又荐入馆,相公于焘厚矣。如焘者,置之词掖,不忝也;以焘为御史,则不可也。相公有过举,焘肯言乎?言之则忘恩,不言则欺君,盖非所以处焘也。今右正言范致虚兄上舍生致君,相公之侄婿也。致虚乃致君之亲弟,如致虚者,置之馆阁,不忝也;以致虚为谏官,不可也。相公有过举,致虚争之则忤亲,不争则失职,亦非所以处致虚也。相公旁招俊乂,陶冶天下,肱之所论,止及焘与致虚者,特以台谏人主耳目之官,非若百职可以略而不论也。相公以门人、亲戚为谏官、御史,此日月所以剥蚀,天地所以震动也。”又曰:“章惇之过恶,不可殚数,其最大者四五事。时相公在枢府,坐视默然,亦不得为无过也。若以西府不与议,则游谈侍从之臣,皆与论思之职,况执政乎!再贬元祐臣僚,范纯仁能言之,相公未尝救也;废元祐皇后,龚夬能言之,相公未尝救也;策元符皇后,邹浩能言之,相公未尝救也;置谏官死地,黄履能言之,相公未尝救也。此四五事,惇之过恶最大,而相公无半词之助。洎钦圣皇后以天命人心之所归,付神器于陛下,英声伟望,简在潜邸,注意委重群臣,莫望天下之士翘首倾心,以观考绩之效,而天变见于上,地理逆于下,肱窃疑之。伏惟相公位高而任重,位高则忧深,任重则责厚,遇灭而惧,然后可以弭天变;闻善而迁,然后可以来直言。肱之区区所望于相公者如此而已。”

对于这样的奏疏,宋徽宗不能置之不理,至少要给朱肱答复。但是曾布作为朝中宰相,也不容诋毁,诋毁曾布,其实就是诋毁皇帝。曾布结合朱肱所上两道札子,找到了朱肱的漏洞,向皇帝做了解释。朱肱的这种做法,引起了曾布的警惕。要知道,曾布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都在协调新旧两党,有时候他宁可牺牲自己的利益,也要为皇帝达成某种协调的可能。但是朱肱的这次上书,让曾布隐隐觉得朱肱的背后还有一股力量在操纵着整个政局。朱肱还在札子中说曾布在皇帝刚刚继位时,为了打击新党,细数曾布的种种“恶行”,让曾布看了之后震怒不已。

最终,朱肱被罢黜,到杭州任职。朱肱到了杭州之后,潜心研究医学典籍,著述颇丰,为宋代医学的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

朱肱这时候上的这道奏疏非常不合时宜,因为此时正是韩忠彦与曾布暗暗较劲的时候。不排除朱肱所上札子有韩忠彦的授意,曾布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他严厉打击朱肱,亦是对韩忠彦发起进攻。

虽然罢免了朱肱,但是曾布的危机并没有解除。此时的韩忠彦也想利用蔡京来打压曾布。当时,大名府没有将帅,初议定大名府长官的时候,曾布推荐刘奉世。 但是首相韩忠彦对刘奉世不满意,或者说对曾布推荐的刘奉世不满意。如果朝廷处处都接受曾布的建议,那么他的首相地位也会越来越被挤压,个人荣辱事小,旧党人士被边缘化事大。这时候,韩忠彦看到了蔡京这个人的能力,如果借用蔡京来达到驱逐曾布的目的,旧党人士也能保全。于是,韩忠彦建议宋徽宗重用蔡京。但韩忠彦不知道的是,曾布与蔡京之间早有关联,这次他给宋徽宗推荐蔡京,不就是引狼入室吗?之后,宋徽宗听从了韩忠彦的建议,将蔡京调任大名府,让原大名府知州蔡卞到扬州任职。

两位宰相之间的斗争日趋白热化。

就在两位宰相斗法的时候,成都突发叛乱。叛乱的人叫赵谂,此人是西南少数民族,他的父亲赵庭臣在西南少数民族中有一定的威望,后来归附宋朝,被赐赵姓。赵谂因为不满宋哲宗贬黜苏轼,在四川地区密谋造反。最终,这件事被朝廷发觉,赵谂被抓,叛乱也随即平定。

之后,宋哲宗生母朱太妃病逝了。宋哲宗在位时,由于有高太后和向太后两位太后,宋哲宗并没有立自己的生母为皇太后,而是册封其为太妃。宋徽宗即位后,也对朱太妃进行照顾。此时,朱太妃去世,宋徽宗按照礼制,封朱太妃为钦成皇太后。 再后来的三月初一,宋哲宗的画像也完工了,宋徽宗命人将宋哲宗的神位安置在景灵宫,还带着臣子们到景灵宫祭拜。

三月初,朝廷继续调整相关官员人选。然而,就在用人的关键时刻,邹浩这位曾经的谏官、现在的兵部侍郎却被外调了,而且是邹浩自己请求外调的。 或许邹浩觉得目前朝廷处于一种山雨欲来的气氛中,他已经不适宜待在朝廷了。四月,邹浩再次被贬黜,由金陵知州迁徙到杭州。

有人外调,也有人进入朝廷。就在邹浩外调后不久,朝廷就对蔡京的岗位进行了再度调整。要知道这种短暂时间内调整一个人岗位的情况,要么是皇帝迫切需要这个人,要么这个人与中枢官员关系密切。这一次,朝廷直接授予蔡京翰林学士承旨,让他监修国史。在宋代有个不成文的习惯,那就是首相监修国史。这时候的首相是韩忠彦,而朝廷将监修国史这么重要的工作交给了蔡京,可见韩忠彦做出了多大让步。

那么,蔡京会如韩忠彦所料,帮着他赶走曾布吗? i23ajgFb0Lx+VHIHDSh0SrZulZ9mf7uv/DrBsAAJf0k4cAWqwf+MeLH9qVcHeuC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