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李宜璞老师的这本书时,我正在参加一个项目评审会。出于对脑肠相关研究的兴趣,对《心智升级》一书中心智与大脑、肠(第二大脑)的关系和相关介绍比较关注。心智的研究与应用是目前一个比较前沿的探索性课题,也让我感受到了她的研究热情与用心。她将自己的理论成果与实践应用结合,并通过跨学科验证形成一个较为成熟和可操作性的体系,难能可贵。本书给关注此领域的学者提供了一个促进个体与群体心理健康研究的新视角,搭建了一个可以借鉴的台阶。
1986年以来,为促进我国儿童发展研究工作,我曾参加和主持过一些相关领域研究项目,并协助一些研究机构、高校、企业和社会服务团体获得国内外研究资金,来促进我国心理学领域的研究与应用。现在看到越来越多像李宜璞这样的年轻人活跃、深入地投身于心理学领域的研究与应用,瞄准了国内外比较前沿的方向并且推陈出新,我倍感欣慰。与此同时,国内心理学的普及与应用依然任重而道远。
在这本书中,李宜璞老师将心智与大脑、心智与人际关系之间的作用讲解得比较透彻。她提出的心智罗盘、心智仪表与心智地图的心智导航工具简单落地,覆盖性和实用性较强,对于心理学研究人员、执业人员、教育人员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一般大众也能用以快速洞察自己或他人的心智力状态,并加强对心理学知识的了解和兴趣。她将心智力拆解为三大核心系统:动力系统、算力系统、控力系统,还做了深入的地点研究和评测。有趣的是,这三大系统似乎不仅对于人,对于所有高低级智慧生物,包括近两年来发展迅猛、在社会各界都引发革命的人工智能,都是适用的。当然,人工智能在其中的情感维度上较有争议。总的来说,心智导航系统理论,以及当代涌现出的一大批心理学、神经科学乃至交叉科学的新型理论,都是帮助人更深刻地认识自己、更客观地认识他人、更有利地适应环境,让每个个体和人类集体在面对更多巨变、可知或不可知的生存危机时,也能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李宜璞老师对于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相关领域的现代化综合应用研究,可以说走在了比较前卫的水平。目前主流的儿童和成人心理学理论,如华生、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弗洛伊德、克莱因、埃里克森的精神分析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格赛尔的成熟势力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荣格的人格心理学,奈瑟尔的认知心理学,以及21世纪涌现的许多神经科学和心智理论,等等,都可以纳入心智导航系统的框架。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这算是一部集大成之作。
最后,无论是期待变成大人的孩子,还是心里是孩子的大人,相信本书都可以带领大家踏上心智成长、自洽自足的美好旅途。
原中国心理学会CEO、原中国心理学会标准委主任
梅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