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章
上万年至七千年农耕文明遗址例举

长江流域上万年农耕文明的逐步发现,改变以往中华并人类文明发端的研究及结论是必然的;而距今七千年以上的遗址发现不少,凸显其中华并人类文明发源地之正本。长江以北或说黄河流域早期(距今7000年前)最重要的农耕文明遗址主要有两处,一处是河北的磁山,最新研究将黍的栽培推进到上万年;一处是河南的贾湖。

上万年农耕遗址

玉蟾岩遗址。 该遗址位于湖南省道县寿雁镇白石寨村附近,高精度树轮校正年代BC20500~16050,出土了世界上发现最早的人工栽培稻、人类最早的陶器,在世界稻作农业文明起源,及人类制陶工业起源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被誉为“天下谷源、人间陶本”。玉蟾岩遗址是于1988年发现的,文化堆积层厚达1.2~1.8米,这显然不是短期人类活动造成的,而是长期生活的结果。1993年、1995年、2004年,三次发掘,出土了大量的石器、棒器、动物骨头残骸、种子,栽培水稻的谷壳标本和陶器。

玉蟾岩,中华并人类文明的曙光从这里冉冉升起

1993年和1995年,在该遗址连续发掘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标本和最早的陶制品,被评为中国20世纪最重要的一百项考古发现之一,引起世界轰动……发掘集中了当今世界上研究农业起源的最权威的专家,其中有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系终身教授巴耶瑟夫等4位外籍专家,中国农业大学水稻史专家张文绪教授,以及来自北大、香港中文大学等高校和科研单位的专家近30人,发掘的主要目标是寻找稻作农业起源更早、更多的证据。1993年,考古队员在漂洗玉蟾岩遗址近底部的文化层土样中发现二枚稻壳,颜色呈黑色。1993年出土的陶片大致也可复原成釜形器,形态类同,个体略小。北京大学碳十四实验室对1993年玉蟾岩出土的陶片进行质谱加速器碳十四年代测定,确定了四个数据。其中用陶片上的腐殖酸测定年代距今12320+-120年;用陶片基质测定年代距今14810+-230年;用同位层的木炭测定年代距今14490+-230年。这是当时世界发现烧制最早的陶片。

1995年出土陶片可复原成一件釜形器。陶釜为侈口,圆唇,斜腹壁,尖圜底。同年,在层位稍上的文化胶结堆积的层面中发现了二枚稻壳,颜色呈灰黄色。2004年,中美联合考古队发现了五枚炭化的稻谷。三次出土的或炭化程度不一,或颜色各异,是因为标本所处的环境不同。玉蟾岩出土的稻谷是一种兼有野、籼、粳综合特征的特殊稻种,体现了从普通野生稻向栽培稻初期演化的原始性状,经测定,玉蟾岩古栽培稻的年代距今约1.4万年~ 1.8万年,这是世界上发现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标本。2004年,中美联合考古队在玉蟾岩发现了更原始的陶片。为了更精确地测定这些陶器碎片的年代,而且不破坏玉蟾岩的大自然生态环境和小自然生态环境,考古工作人员对陶器碎片出土的周边地层进行了详细的碳年代测定分析。研究人员从周边地层中提取了100多个骨碎片和木炭沉积物标本,对其中29个样本进行放射性碳测年,从而获取了有关周边不同地层的年代脉络。将陶片与发掘出土地层相对比之后,研究人员初步确定陶器碎片的年代距今1.8万年。2009年6月5日,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刊载了有关玉蟾岩陶片断代的文章,指出玉蟾岩出土的陶片大约距今1.4~2.1万年,这比世界其他任何地方发现的陶片都要早好几千年,也标志着玉蟾岩人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就发明了陶器。除了这两项绝对领先外,玉蟾岩产生了人类最早的编制技术。玉蟾岩陶片上的编制印痕有清晰的经纬与纬编,证实了人类利用植物纤维编制技术距今上了万几千年无疑。最早烧制石灰并利用防潮。玉蟾岩生活居住的地方出现灰白色、黄白色石灰状堆积,是古人刻意不断用烧制的石灰长期铺垫的结果,开启了人类防潮意识的先河。同时还发现了100多处墓穴和房屋遗址,这也从另一方面印证了人类最早农耕文明遗址的气魄。

玉蟾岩出土的人类最早人工栽培水稻碳化颗粒(林河图注)

玉蟾岩人为什么能创造这么先进的光辉业绩,也许从他们的“食谱”会找到一些答案。玉蟾岩遗址出土了大量的动植物遗骸。因为年代相对较近,保存环境相对稳定,动植物残骸石化程度不深,姑且称之为半化石。动物残骸大体分哺乳类、鸟禽类、鱼类、龟鳖类、螺蚌及昆虫等,充分表明当时广谱采集渔猎经济的发达。

玉蟾岩出土的哺乳动物残骸种类多达28种属。数量最多的是鹿科动物,有水鹿、梅花鹿、赤鹿、麂、麝等;其次为野猪、牛、竹鼠、豪猪;食肉类动物多为小型动物,种类繁多,如青鼬、狗獾、食蟹蠓、斑灵狸、花面狸、椰子狸、野猫、大灵猫、熊、貉。此外,还有猕猴、羊、兔、食虫目等动物遗骸,鸟禽类动物的遗骸种类有27种,且数量巨大。其中与水泊环境相关的水栖种类达18种。如鹭、雁、天鹅、鸭、鹤、鸳鸯等。如此丰富的水栖鸟类,说明当时的玉蟾岩附近有宽广的水域分布。鱼类遗骸有鲤鱼、草鱼、青鱼等。龟鳖类有鳖、隐颈龟。……也就是说,玉蟾岩人食物的丰富,尤其是动物类如此繁盛,只怕是今天的人也难以企及。玉蟾岩遗址印证伏羲时代“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的真实性。

江西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 仙人洞、吊桶环遗址,位于江西省万年县大源镇附近的小荷山脚和吊桶环山顶,相距约800米,属典型的洞穴遗址;其中吊桶环遗址应为仙人洞居民狩猎的临时性营地和屠宰场。从20世纪60年代起,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先后进行了5次考古发掘,其中2次是中美联合进行农业考古。这5次发掘科学完整地揭示了人类由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地层堆积。1993~1995年,北京大学考古系、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美国安德沃考古基金会联合组成中美农业考古队,开展了对万年仙人洞取样、发掘和对万年吊桶环遗址的发掘,并对两遗址进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取得了一批重要遗物,获取了大量自然、人文信息。考古的首要收获就是完整地揭示了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的地层堆积,证实两洞穴处于同一地理单元,它们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它们应属于同一聚落人群的先后两个活动地点。两洞穴的地层堆积涵盖了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中石器时代(或称旧石器末期)再到新石器早期的完整地层序列。遗址上层年代在距今1.4~0.9万年的新石器时代早期;下层年代在距今2~1.5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末期,它提供了一个研究人类如何从旧石器时代过渡到新石器时代的完整文化演进的地层。出土遗物有625件石器、318件骨器、26件穿孔蚌器、516件原始陶片,20余片人骨和数以万计的兽骨残片。其中最特别的是年代超过万年的夹粗砂条纹陶、绳纹陶,这不仅是东亚地区,也是世界上发现年代最早的陶器标本之一;而距今12000年野生稻植硅石和10000年的栽培稻植硅石的发现,又为长江流域中游是中华并人类最早人工栽培稻起源地又增添证据。

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稻作农业考古成果中还有几项重要证据:一是现有用于脱落谷粒的组合使用工具磨盘和磨石;二是上弧下扁平的穿孔器,也称“重石器”,即在磨制的圆形石器中穿一孔,将长圆木棒穿入孔中,木棒下部为尖状。这是一种原始农业最早阶段刀耕火种时期用于点播种子的专用工具;三是可用于收割的蚌镰。仙人洞人已经有意识地将切割的蚌器和刮削石器的刃缘打出均匀的缺口,以取得锯子和镰刀的功用,用于收割稻谷和加工食物。

仙人洞出土的万年陶罐

骨器上的刻符、记数及蚌饰品等标志着原始手工业、原始文字、原始艺术的萌芽。

广东牛栏洞遗址。 牛栏洞遗址是一个新石器时代的早期遗址,位于广东英德云岭镇东南面约2公里的狮子山南麓,牛栏洞是因当地村民在洞中圈牛而得名。经碳十四断代,该遗址的年代约距今1.2万年至8千年,为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1983年,英德县文物普查时发现,1996年,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英德市文化局、博物馆等单位联合进行复查并对牛栏洞遗址进行试掘,确认这是一处具有重要意义的距今1万年前后的史前时期洞穴文化遗存。1998年7~8月间,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英德市文化局、博物馆等单位组成考古发掘队,对牛栏洞遗址进行第二次发掘。洞中发现的水稻硅质体,是迄今为止岭南地区最早的水稻遗存;洞中发现的陶片说明,广东的陶器制作始于八九千年前。

浙江上山遗址。 上山遗址,位于浙江省钱塘江支流浦阳江上游的浦江县黄宅镇境内,面积2万多平方米,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早期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9000~11000年。在已出土的文物中,有约80件陶器,大多数器型为大口盆。此外还出土了大量石球、石磨盘等。经发掘证实,一万年前当地人就会种水稻,会用石磨棒和石磨盘磨稻谷脱壳,它将著名的河姆渡等史前文明上溯了3000年。长江流域迄今发现的上万年以上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多以洞穴、山地遗址类型为主,而上山遗址位于浙中盆地,四周平坦,说明人类开始了向平地转移生活的新尝试,也与水稻农耕文明从长江中游向下游传播的考古相印证。

上山遗址出土的万年大陶盆

从玉蟾岩、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牛栏洞遗址之水稻、陶器的发展看,说明万年前水稻农耕文明发展主方向是从中游沿长江而下。我们先分析下玉蟾岩遗址与相隔不远的牛栏洞遗址的情况。从出土的石器看,牛栏洞出现的磨制石器以石斧与主要磨刃切割器为主,用于砍伐树木,切割兽骨兽肉之用,说明牛栏洞这个时期的住民狩猎生活仍占据主导地位。这也得到了发掘的证实:牛栏洞遗址发现极少量非籼非粳类型水稻硅质体与各类植物孢粉、硅质体,未见籽实,植物果实与茎叶的采食所占比重甚微,主要靠肉食生存;相对而言,玉蟾岩没有发现磨制石器,也没有石斧与细小石器,表明当时玉蟾岩人除了狩猎,增加了其它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且农耕文明的发展进度不可小觑,这也从玉蟾岩人拥有了锄形石器,可用于播种栽培所证。

非籼非粳类型的水稻硅质体并不能肯定它是栽培稻或野生稻,必须出土了兼有野、籼、粳综合特征的古栽培稻实物,才能确认已有了稻作农业的萌芽。2011年对牛栏洞的考古挖掘,在最下层的堆积中发现了没有开始分化的水稻硅质体,这表明可能是野生稻硅质体;而在靠上层的堆积中发现的少量已经完成分化的硅质体,这正好反映了野生水稻向栽培水稻转化的过程。而向长江下流方向,近有江西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远有浙江上山两处上万年发掘有人工栽培水稻的遗址,无论栽培技术还是烧陶技术都强于距离玉蟾岩更近的多的牛栏洞,凸显当时文明扩展第一方向是顺长江而下。

河北磁山遗址。 磁山遗址是北方或者说黄河流域目前唯一考古上限上万年的农耕遗址。位于河北省南部武安市磁山村,距武安城17公里,距今7500~10300年。遗址内出土了狗、猪、羊、鸡等家畜骨骼,其中的家鸡骨骸是已知中国和世界发现的最早的家鸡骨骸。在发现的88个窖穴(灰坑)内有堆积的黍粟灰,一般堆积厚度为0.2-2米,有10个窖穴的粮食堆积厚达2米以上,这些粮食数量之惊人多达5万多公斤。本世纪初中科院吕厚远研究员课题组通过对现代粟、黍(也叫糜子,稷,大黄米)及野生植物小穗颖片、内外稃片不同部位、不同细胞层的植硅体分析,明确了区分鉴定粟、黍植硅体的5种鉴定标准,在考古遗址粟、黍灰化样品的鉴定方法上取得突破。该课题组利用上述新方法,通过对河北磁山遗址5个窖穴46个灰化样品和1个磁山博物馆馆藏灰化样品植硅体的系统分析、和不同实验室9个碳14年代学测定,发现距今约10000—8700年前,磁山遗址保存的早期农作物是黍,粟则在距今约8700—7500年期间少量出现。研究认为,在距今10000—8700年的全新世早期,我国北方气候相对干凉,更适合黍的驯化和栽培。这项研究把旱作农业起源的时间扩展到10000年以前,说明磁山遗址不仅是世界粟的发祥地,更是黍的起源地。再就是在发掘的灰坑中,还发现两座坑底部有树籽堆积层,可辨认的有榛子、小叶朴和胡桃;胡桃就是现今的核桃,以往认为核桃是汉代张骞通西域时传入内地的,磁山遗址胡桃的出土,证实7500多年前这一带就有种植,从而又改写了胡桃的种植史。磁山遗址中与大量黍、粟一起出土的,还有陶器、石器、骨器、蚌器、动物骨骸、植物标本等约6000余种。这些发现都为寻找中国更早的旱作农业、畜牧业、制陶业的文明起源,提供了宝贵线索。磁山遗址出土的家鸡骨骸是目前已知最早的家鸡骨骸,比原来认为的世界最早饲养家鸡的印度,要早三千多年。在房基遗址器物中,有一烧土块,沾有清晰可辨的席纹,说明在7000年前这一带即编制苇席,考古学家称此器物为中国之最。磁山遗址发现一块古玉石,这块古玉的年龄在10300。

近万年至距今七千年农耕文明遗址例举

湖南彭头山遗址。 彭头山遗址位于湖南省澧县澧阳平原中部,年代下限超过距今约8000 -9000年,彭头山遗址无论是人工栽培水稻还是陶器的烧制,都体现了长江流域以玉蟾岩最早文明为起点向周边的扩散——在重点向长江下流传播的同时,也逐步在向其它方向的传播。《尚书·序》中说:“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彭头山最弥足珍贵的是文字符号的出现,为中华乃至世界文字的起源开启了先河。“西方宣称发现了‘世界第一字’,即7000年前的西亚哈拉夫女神像肩头的‘X’符号。7000年以上的文明对其它文明尤其是西方来说是太遥远太弥足珍贵了。但图符“X”在玉蟾岩的陶器上就有了,至少比西方所谓的世界第一字早了1.15万年以上。而距今9000年前的中国洞庭湖平原上的彭头山文明文化中出现了‘日’‘月’‘X’‘#’‘∞’‘△’等字符,其中‘X’字符是在女巫佩戴的石牌饰物上发现的,这也印证了哈拉夫文化正是中华长江流域糯民(最早种植水稻的古糯汉即古汉民)奔赴西亚创建的文明。” 《源——人类文明中华源流考》 ,2008年,湖南人民出版社,P013),彭头山文化的陶器刻画,就已有象形符号—文字的萌芽,并构成了史前陶纹的体系特征,比早先的结绳、绘画、刻木等“图像符号”进了一大步。彭头山遗址以绳纹陶圈足器为主所刻画的陶纹,有数字“十、八、廿、世”等符号,还有记录天象的符号。这些原始文字符号的出现,突显人类文明之曙光的升腾。

浙江跨湖桥遗址。 跨湖桥遗址位于浙江省萧山城厢街道湘湖村,距今7000 -8000年,因古湘湖的上湘湖和下湘湖之间有一座跨湖桥而命名。遗址堆积厚2 -3米,文化内涵丰富,面貌独特,出土遗物有稻谷米及陶器。从跨连肩颈的双耳罐等因素看,竟似与湘赣地区有更多的联系,显示了文明从长江中游向下游的传播方向。发现了独木舟及相关遗迹,独木舟标本经碳14测定,其年代达8000年左右,这是目前发现的国内最早的独木舟,堪称“中华第一舟”。

考古发现一件稍有残缺的绳纹小陶釜,口径11.3厘米、高8.8厘米,外底有烟火熏焦痕,器内盛有一捆植物茎枝,长度约5—8厘米,单根直径一般在0.3—0.8厘米间,共20余根,纹理结节清晰,出土时头尾整齐地曲缩在釜底。标本送浙江省药品检验所中药室检测,定为茎枝类,这一珍贵资料对研究我国中草药的起源尤其是煎药起源具有重要价值。

从跨湖桥到河姆渡,长江下游已经发展成当时相对繁荣的农业经济区域。

河南贾湖遗址。 贾湖遗址位于河南舞阳县北舞渡镇西南1.5公里的贾湖村,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前期重要遗址,C14、释光测年结果显示其距今约9000―7500年,保护区面积5.5万平方米,始发现于20世纪60年代初。从经济来讲,贾湖是长江中游水稻农耕文明向北扩展的最重要的节点成果——也可以说是长江农耕文明向淮河流域传播发展的结果。贾湖文明所训养的家畜除了鸡外其它“六畜”都齐全了,且有专家认为贾湖是六畜之家狗家猪最早驯化地,这也太了不起了。中国科技大学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专家从发掘的大量陶器残留物中分析研究发现,8000年前贾湖人已经掌握了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酿酒方法,其酒中含有稻米、山楂、蜂蜡等成分,在含有酒石酸的陶器中还发现有野生葡萄籽粒。可以确认,考古学家在对河南舞阳县贾湖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目前世界上最早的酒的证据,将中国乃至世界造酒历史向前推进到了距今近8000年。

另一个伟大的文明进步就是把文字在彭头山文字萌芽的基础上向最早甲骨文推进。西方宣布的“世界第一字”“X”不在西亚而是在中国湖南彭头山。彭头山遗址发现少数棒坠饰上有刻符,“X”字符出现的棒形坠饰长8.5厘米,底宽1.1厘米,厚0.7厘米。棒形坠饰又与后来的大汶口遗址出土的头饰相似,揭示着某种传承关系。

彭头山遗棒形坠饰(左)和山东大汶口遗址的头饰(右)组件棒相似(图见刘志一《湖南彭头山刻符考证》,《江西文物》1991年第三期P7)

贾湖遗址出土的贾湖契刻共发现十七例,分别刻在甲、骨、石、陶器上,其中龟甲上刻符9例,骨器上刻符5例,陶器上刻符3例,其特点均是契刻而成;刻符结构为“横”“点”“竖”“撇”“捺”“竖勾”“横折”等笔画,书写特点也是先横后竖,先左后右,先上后下,先里后外,与汉字基本结构相一致;有些契刻符号的形状与其4000年后的商代甲骨文有许多相似之处,如形似眼目的“目”、太阳纹等。 从玉蟾岩陶器上的经纬印痕,到湖南彭头山、甘肃大地湾“刻画符”的起始,再到贾湖“最早甲骨文”的丰富再到仰韶文化陶器上的文字……再到商代甲骨文,似乎绵延着中国文字上万年发展史。 有了文字的发展,艺术的进步也不落后,贾湖遗址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乐器。贾湖遗址中共出土了三十多支古笛,是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保存最完整的管乐器;经民族音乐家对其中的一个七孔笛进行测试,发现它已经具有我们现在的七个音阶,并能演奏现代音乐。

贾湖的罐形壶与彭头山的罐形器物竟然非常类似,说明两者之亲缘关系,亦与中华并人类文明史之扩散路径相吻合。贾湖文明的兴旺发达,充分说明长江中游文明肇始后在主要向长江下游快速传播的同时,也开始了重点向黄河流域的上播。 Vc/oQVzmG+NbrhKl/6mFXTq0xh9jm6I8EN30xjyYSP3yL6R8uIa2Vgt11AVSp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