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Qian Yan

陶瓷的制作、使用历史,就是一部简明的人类文明进步发展史。

人类制作和使用陶器,早于文字,成熟的甲骨文出现在商周时期,距今约3600年。在7000年前新石器中期的仰韶文化,我们的先祖就大量制作和使用陶器。半坡出土的彩陶“人面鱼纹碗”,生动地描绘出人类捕鱼吃鱼的生产生活场景。

陶瓷参与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中,其主要的功能是实用功能。将人类思想、情感、理想、哲学、美学追求大量地表现在器型和釉面上,当属宋代。

宋代是继春秋诸子百家后,又一个科技与人文思想大爆发的年代。体现在瓷器上,众彩纷呈。除了“柴、汝、官、哥、钧、定”六大名窑,独具地方特色的如耀州窑、吉州窑、建窑、湖田窑、德化窑、处瓷等窑系几乎同时涌现。就产量和普及范围而言,南方的青瓷独占半边天,故有中国陶瓷史研究泰斗陈万里的“半部瓷史在浙江”之说。唐代开始瓷器可以用“北白南青”来概括。“北白”指定窑的白釉,“南青”指越窑及以后传承到处州的青瓷。

处州青瓷是继唐代越窑没落后,迅猛发展起来的窑系。始烧于唐代,一直到清代没落,烧制青瓷跨度千年,深刻地影响着中国陶瓷历史,说陶解瓷,绕不开“处州青瓷”。

处州青瓷的烧制,覆盖地域广、历时长。从狭义上来说,处瓷是指现隶属于浙江省丽水市管辖的县市烧制的青瓷,历史上,除了龙泉市、庆元县有大量的烧制外,相邻的云和、遂昌、松阳县,莲都区、沿瓯江顺江而下的青田县也有少量的烧制;广义上来说,分布于浙江省丽水地区及其周围的武义、永嘉、文成、泰顺等县,相邻的婺州(金华)青瓷、闽北青瓷(浦城县、松溪县),都属处州青瓷系列。

处州青瓷广泛应用于国内的生产生活的同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漂洋过海远销欧洲及东南沿海如日本、韩国、菲律宾等国家,经陆地丝绸之路,沿河西走廊,经甘肃、穿青海,走吐蕃,开启与中、西亚密切的商贸、文化交流,入沙俄,融入欧洲,相当一段时期,处州青瓷与黄金等价。处州青瓷,持续广泛地影响着世界社会生活方式……

隋开皇九年(589)因处士星见于分野而置处州,其历史资料里一般称之为“处州青瓷”“处瓷”“处青瓷”。元代旅行家汪大渊所著的《岛夷志略》,上承南宋周去非的《岭外代答》、赵汝适的《诸蕃志》,下启明初马欢的《瀛涯胜览》、费信的《星槎胜览》等书,涉猎范围广,时间跨度长,信息量极大,值得信赖。此书收录于《四库全书·岛夷志略》文中多次提及“处州瓷器”“青白处州瓷器”“处州瓷”“处瓷”等描述。《四库全书总目》在评述中指出:“诸史外国列传秉笔之人,皆未尝身历其地。即赵汝适《诸蕃志》之类,亦多得于市舶之口传。大渊此书,则皆亲历而记之,究非空谈无证者比”。最早记载“处州青瓷”的是庄绰所著《鸡肋篇·卷上》,成书于南宋绍兴三年(1133)。元代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卷二十九《窑器》条引南宋叶寊《坦斋笔衡》记载的内容里,有处瓷产于处州府龙泉县记载,但未见“龙泉青瓷”的称谓。即便到了明朝,如《明宪宗录》《大明会典》卷一百九十四·陶器记载:“洪武二十六(1393)定:凡烧造供应器皿等物,须定夺制样,计算人工物料,如果数多,起人匠赴京,置窑兴工,或数少,行移饶、处等府烧造……”,依旧以“处州青瓷”“处瓷”相称。

从历史资料来看,“龙泉青瓷”“竹口青瓷”都是处州青瓷的一个组成部分。浩瀚史海,遗失了多少有温度的故事?烟雨江南,湮没了多少曾经辉煌的过往?

出于对史实的尊重,本书拂去覆盖于竹口窑址上的尘埃,按照历代史记和众多古籍记载的原始脉络及习惯,向广大读者详尽介绍处州青瓷的另一支重要组成部分:竹口青瓷窑系的瓷器特征、历史演绎及蕴含的文化作一个系统阐述,去解读竹口青瓷。

竹口青瓷既有最早承接越窑落地并发扬光大的辉煌,更有在浓缩于青瓷文化的器物中读到唐、宋、元、明、清延续千年的青瓷历史。

竹口青瓷不仅有高超的制瓷技艺,又有用青瓷器物呈现的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

竹口青瓷也许还蕴藏着一个世人孜孜以求的惊人秘密——哥窑的窑址。

让我们一起走进竹口,共同来“发现竹口青瓷”。 4BS6gJjVhKemMClu6TZGVki5hQ6OuMuiyOeGu8kLRleCvL5gG0Zt3xunw5ERxgf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