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于后窑陈与后窑许相接的后山小山丘上。是目前在竹口上、中、下三村里发现的烧制年代最早的窑。年代应该是北宋早期。
图中位置的菜地里,出土了大量五管瓶的碎片。参考当地的考古,五代至北宋的墓葬习惯,每一座墓葬里都陪葬有一对瓶:五管瓶(也称多管罐)、盘口瓶。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此类冥器在墓葬里出土了不少于五千件。出土的器物与窑址碎片一致。
品名:五管瓶。年代:北宋。尺寸:围径55 cm,高32 cm。产地:竹口白泥山窑。
品名:白泥山莲瓣碗。年代:北宋。产地:竹口白泥山窑址。尺寸:直径14 cm,高12 cm。
品名:白泥山莲瓣碗。年代:北宋。尺寸:直径13 cm,高11 cm。产地:竹口白泥山窑址。
断代为宋早中期,基于以下几点:
1.胎体厚重。北宋青瓷,相较于景德镇的湖田窑、南宋成熟的琉田窑,相对笨重。
2.圈足直筒内撇,胎体相对厚实。
3.个体较大,不似南宋莲瓣碗、洗等器型轻巧。
4.垫烧为球状泥砂,南宋器物普遍采用垫饼托举烧制。
5.烧制成器温度相对较低,明显低于南宋成熟的瓷器。成器温度低有一个明显缺点:容易被腐蚀。尤其是在南方酸性土壤环境下,表现出釉水的不稳定性,胎釉结合部釉水风化与脱落。而典型的成熟瓷器,烧制温度超过1300度后,玻化程度高,物理性能稳定,器物如新。
白泥山窑遗址出土带垫球的莲瓣碗。尺寸:直径12.6 cm,高13 cm。
白泥山窑遗址出土带垫球的莲瓣碗底部。
造纸厂古窑址位于原庆元县造纸厂南面厂门口的山坡上。承接北、南宋瓷器烧制业明显。
烧制的器型已经趋于小巧美感,器物也出现多样化,除烧制碗、罐、瓶的传统器型外,大量出现盘、洗、碟等器型。碟、洗内部刻花,也在这个时期出现。这个时期的器物明显有别于北宋早期器形。区别在这几个方面:
1.胎更轻薄,瓷化程度更高。如果将北宋青瓷定义为低温瓷,那么,该窑可以定义为中温瓷。用金属敲击瓷胎,北宋的低温瓷发出的声音浑厚,中温瓷发出的声音清脆。
2.釉水更为透亮,釉水的呈色不是理想的青绿色。这个时期,庆元县还未从龙泉县分离出来。该窑与相隔不到二十公里同属庆元县辖制的金村窑相比,质量略为逊色。
品名:刻花笔洗。年代:北宋末期。产地:竹口造纸厂窑。尺寸:直径10 cm,高6 cm。
品名:花口碗。年代:北宋末期。尺寸:直径12 cm,高7 cm。产地:竹口造纸厂窑。
品名:莲瓣碗。年代:北宋末期。产地:竹口造纸厂窑。尺寸:直径15 cm。高约10.5 cm。
品名:莲瓣碗。年代:北宋末期。产地:竹口造纸厂窑。尺寸:直径15 cm。高约10.5 cm。
品名:花口洗。年代:北宋末期。直径9 cm,高6 cm。产地:竹口造纸厂窑。
造纸厂窑址出土的与匣砵黏连的花口洗,底部施釉,无法克服釉水与垫饼黏连的技术难题,这是北宋末期、南宋早期青瓷产品一个特殊的器物特征。虽然早在唐代越窑、五代上垟窑、北宋汝窑都已采用支钉(片)支烧这个技术。但支钉(片)支烧这个技术,明显无法满足巨大的市场需求。支钉(片)烧的优点很明显,尽量少暴露胎体,器型趋于美观。但缺点也显而易见:烧制时,支钉(片)软化,造成坍塌,容易出次品,成品率低下,无法满足大量生产需要。底部内空部分施满釉,圈足底不施釉,成了一种技术创新,在实践中被大量应用,这几乎成了后来南宋琉田窑(现称大窑)采用的一贯工艺。
桥头山窑址群、后窑陈窑址群,从散落在地表的瓷片来看,属于南宋窑场,偶尔也有少量更早的瓷片出现,年代类似北宋末期。这些窑址群是否在北宋末期就开始烧制瓷器?有待进一步考古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