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3 国际物流的发展与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进步,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所带来的本土化生产、全球采购以及全球消费趋势的加强,均使得当前国际物流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同时,国际物流在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1.3.1 国际物流的发展阶段

国际物流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

20世纪50年代后,全球经济百废待兴,各种现代管理理念和方法层出不穷。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建立,稳定了各个国家之间的货币兑换率,降低了企业从事国际贸易的汇率风险,极大地促进了国际贸易。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诞生,降低了贸易壁垒,促进了市场开放,极大地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和货物的流动。国际物流管理作为促进贸易增长、降低贸易成本的手段,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

20世纪60—70年代,国际物流规模不断扩大。受石油危机的影响,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水平成为国际物流管理的目标。这段时期,适应国际物流迅猛增长的物流技术和管理方法也应运而生,大型货运轮船、宽体客机、集装箱技术都有所发展。

1976年,法国建造了载重量为55万吨的油轮,油轮、矿石船都朝大型化发展,运输成本进一步降低。集装箱、集装箱船、集装箱港口等集装箱运输技术提高了小件杂货的运输效率和安全性,在成本降低的同时,物流服务水平提高到了新的层次。为了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为国际消费者提供更周到的服务,国际货物承运人开发出国际多式联运的服务模式,为消费者提供多种运输方式组合的一站式服务。

这一阶段物流设施和物流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如建立了配送中心,广泛运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管理,出现了立体无人仓库,一些国家建立了本国的物流标准化体系,等等。物流由传统分销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 Logistics)阶段发展到后勤物流(Logistics)阶段。

2.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

在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以后,国际贸易量已非常大,交易水平和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精益物流,物流的机械化与自动化水平提高,物流设施和物流技术得到极大的发展,是这阶段国际物流的突出特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际经济往来的日益频繁,物流的国际化趋势开始成为世界性的共同问题。各国企业越来越强调改善国际性物流管理,以降低产品成本,并且强调改善服务,扩大销售,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获得胜利。除了美国、英国,此时德国、日本等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壮大,国际贸易的投资进入了一个高速增长的时期。德国和日本的崛起对欧美的经济发展模式提出了挑战,“小批量、多品种”的精益生产模式与“标准化、大规模”的生产模式相抗衡,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国际上开始将物流真正作为一个独立的管理领域来研究和实践。物流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国际物流初步进入物流信息时代。伴随国际联运物流,物流信息和电子数据交换(EDI)系统出现了。由于信息的作用,国际物流向更低成本、更优服务、更大量化、更精细化方向发展。伴随新时代人们需求观念的变化,国际物流着力于实现“小批量、高频度、多品种”的物流,提出了不少新技术和新方法。这使现代物流不仅覆盖了大宗商品集装杂货,而且还覆盖了多品种的商品,基本覆盖了所有物流对象,解决了所有物流对象的现代物流问题。

3.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入新的阶段,全球贸易和投资的壁垒不断降低,贸易伙伴遍布全球,必然要求物流国际化,即物流设施国际化、物流技术国际化、物流服务国际化、货物运输国际化、包装国际化和流通加工国际化等。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日益完善为国际物流提供了技术支持,国际物流进入信息化时代。

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带来了国际物流的变化,原来发达国家之间的物流向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转移,原来全球间的物流向区域内国家间转移。对外直接投资壁垒的降低,促进了国际产业分工,全球制造业纷纷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全球范围内的产业协作规模增加,除了产成品物流,中间产品的物流量增长迅速。精益生产、敏捷制造、虚拟制造等新的生产组织方式对国际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全球物流信息系统,把国际物流推向全面信息化时代,是进入21世纪以来的一个明显特征。

随着国际物流的发展要求,第三方物流服务业兴起,增强了物流服务意识,并逐渐在国际物流的服务竞争中增强了供应链管理的理念,渐渐形成了包括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制造商、物流公司、批发商和顾客的供应链上各企业的战略联盟。国际物流手段更加现代化,国际物流管理更加网络化、智能化,物流向环保型、循环型物流转变,推行绿色物流等。

1.3.2 影响国际物流发展的问题和壁垒

同其他事物的发展一样,国际物流的发展也面临着众多问题,如市场竞争与贸易限制、金融壁垒、复杂的物流环境等。因此,要进行国际物流管理,必须对这些壁垒的实际成本与国际贸易的潜在利益之间的关系进行权衡。

1.影响国际物流发展的问题

(1)国际物流的环境越来越复杂。

传统的国际物流量小,大都由少数国家的少数企业所垄断。现在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国家与地区之间直接通商越来越多,各国的物流环境迥异,国际物流需要在不同的法律、人文、语言、科技、设施等条件下运作,故而国际物流的难度与复杂性越来越大。

(2)国际物流的标准化有待实现。

实现国际物流标准化,能够打破各国或地区标准不统一的技术贸易壁垒,从而加速国际贸易的物流过程。美国、欧洲已基本上实现了物流工具和设施的统一标准,如托盘采用1 000mm×1 200mm标准,集装箱有几种统一规格及采用条码技术等,这大大节省了物流费用,降低了运转的难度。在物流信息传递技术方面,欧洲各国不仅实现了企业内部的标准化,还实现了企业之间及欧洲统一市场的标准化,这就使欧洲各国之间的物流信息交流比亚洲、非洲各国家间的交流更简单、更具效率。

经济发展不同以及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世界各国物流发展水平并不一致,这就导致国际物流实现标准化难度较大。物流标准化的重点在于通过制定标准规格尺寸来实现全物流系统的贯通,以此提高物流效率。目前制定与物流密切相关的标准化体系的组织主要有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美国统一代码委员会(UCC)和国际物品编码协会(EAN)。物流标准化是今后国际物流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也是国际物流进一步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2.影响国际物流发展的壁垒

国际物流壁垒主要是一些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企业环境、市场等而采取的对试图进入本国市场的国外企业的限制性措施。壁垒可能是不同市场的差异导致的,其中包括市场进入限制与贸易限制壁垒、关税壁垒、金融壁垒、绿色壁垒,以及配送渠道的壁垒。这些壁垒影响了国际物流业务的顺利进行,因此,国际物流企业想要更好地发展国际物流业务,就必须突破各种国际物流壁垒。

(1)市场进入限制与贸易限制壁垒。

市场进入限制往往是通过立法或司法实践对进口商品设置壁垒来限制其进入国内市场。市场规模、人口和竞争状况、进口业务和有关单证方面的信息因不同的政府甚至特定的情况而异。绝大多数国家的政府要求有关单证在货物装运前必须备齐和处理完毕,如果单证有瑕疵,货物装运就会延迟或被扣押。贸易限制是通过规则规定对某些商品的进口量进行限制,或者通过提高关税来提高进口货物的价格,以保护国内产业。关税作为政治手段极易随政策的改变而改变,而贸易流量和流向因关税的变化而改变。

(2)关税壁垒。

关税是一种传统的贸易壁垒。关税原本的目的是通过提高进口货物的价格来保护国内产业。关税在两个方面使国际贸易变得复杂起来:一方面,在评估外国供给来源时必须把关税看作附加的成本要素;另一方面,关税是政治手段,极易随政策的改变而变化。由于贸易流量和流向会不断地随关税而变化,因此关税会对物流计划产生影响。

(3)金融壁垒。

全球物流中的金融壁垒产生于预测的不确定性和机构的结构差异。在任何情况下进行预测都十分不易,在全球环境下预测尤其困难。国内预测面临的挑战是要在顾客趋势、竞争行为和季节性波动的基础上进行单位销售量和销售金额的预测;而在全球环境下,这些预测还必须结合汇率、顾客行为以及复杂的政府政策等。机构的结构差异主要是协调中间人的差异,包括银行、保险公司、法律顾问和运输承运人等作业方面的差异。

(4)绿色壁垒。

国际物流的绿色壁垒是指在国际物流活动中,各国以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由制定的一系列限制他国物流活动的措施,主要包括国际和区域性的环保公约、国别环保法规和标准等。绿色物流(Environmental logistics)不仅仅是为了应对国际物流壁垒,更是为了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

(5)配送渠道的壁垒。

配送渠道的壁垒是国际物流由于基础设施标准化和贸易协定等存在差异而形成的一种国际物流壁垒。基础设施标准化的差异是指在运输和材料处理设备、仓储设施和港口设施,以及通信系统方面的差异。

1.3.3 国际物流的未来趋势

1.供应链的智慧化和柔性化是国际物流发展的主要趋势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从事国际物流业务的企业也朝国际化方向发展,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形成业务遍布全球的集国际物流各项职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元化跨国物流公司。全球消费多样化、生产柔性化、流通高效化对国际物流提出了新要求。为了响应消费者多样化需求,生产企业需要尽可能地把生产设施设置在靠近消费者的地点,适应“小批量、多品种”的柔性生产组织方式,物流服务提供者需要满足生产企业“小批量、多品种、库存低、周转快”的要求。

智慧供应链是智能信息技术和供应链管理技术的深度融合应用,可以实现供应链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无缝化衔接和跨组织的协同运作。其基本原理在于通过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相整合,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建立智慧的综合系统,使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实现信息共享,加强供应链成员之间的联系,真正提升企业运营效率,最终实现供应链智慧化决策。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既是新的信息技术,也是新的研究范畴和思维范式,正引领着人类经济社会变革。智慧供应链是供应链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现代供应链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具有信息共享联通、流程可视透明、运行风险较低的特点。

柔性供应链,即高弹性供应链,能够良好应对企业经营中所遇到的危机,特别在以易变性(Volatility)、不确定性(Uncertainty)、复杂性(Complexity)和模糊性(Ambiguity)为鲜明特征的“VUCA时代”,柔性供应链毋庸置疑将成为企业的“生存之光”。与传统的供应链相比,柔性供应链能够减少不确定性影响,提高企业抵御风险能力,让企业在遭遇突发危机之后有信心快速复原,最大限度地减少顾客的损失,保证顾客群的稳定。从适应性上来说,柔性生产更符合“互联网+”背景下需求多变、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且柔性生产所追求的目标是在迅速响应市场需求、把握市场机会的同时,又能保持生产和销售同步进行,减小生产不确定性影响,减少库存风险。从可行性上来说,当前科学技术的爆发式、创新式发展,推动了制造业在技术、设备、生产流程、组织形式等方面的深度变革,特别是融合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资源的智能化生产系统,提高了生产线的协作水平和运作效率。因此,制造企业可以在满足市场不同顾客的个性化、多样化、定制化需求过程中,通过在产品设计、资源供应链、设备布局、组织营运等多个方面进行模块化、柔性化组织,实现产品(服务)生产和市场需求的平衡。

2.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绿色低碳物流备受关注

全球气候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再生能源问题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发达国家原有的粗放式消费方式难以为继,发展中国家在争取发展权的同时,不可能复制过去发达国家走过的高功耗、高产出的老路,节能环保、低排放将是大势所趋。全球制造业的耗能与污染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但是对物流环节的耗能与污染的关注还不够。包装材料也是节能环保的难点,聚酯材料难降解、污染严重,木材、纸质材料消耗大量木材,破坏生态环境。所以,绿色物流任重道远。

在环保、可再生、可利用的观念深入人心的情况下,人们开始关注使用过的物品的回收、无害处理和循环再利用。工业和生活废弃物的无害处理和循环处理,正是逆向物流所关注的范畴。在过去的经济发展中,正向物流技术得到足够的开发,而逆向物流的规律还没有得到足够的研究和总结,逆向物流的高成本、低效率大大制约了它的发展。因此研究和开发高效率、低成本的逆向物流技术和管理方法将是今后绿色物流的重要课题。

在物流行业的发展工作中,空驶率高、重复运输、库存积压、碳排放量较高等问题普遍存在。要想提升全球经济一体化生产要素流动效率,自然需要推动物流低碳化发展。低碳物流的发展可以增强企业的社会竞争力,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无论在可持续发展环节中,还是在低碳经济的组成部分中,低碳物流都居于重要的地位。低碳物流可以将绿色制造与绿色消费连接起来,三者共同构成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系统。

3.物流新技术广泛应用,跨境电商和电子商务物流蓬勃兴起

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和电子终端的不断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在人们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据海关统计,2022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为42.07万亿元人民币,比2021年增长7.7%。其中,出口23.97万亿元,增长10.5%;进口18.1万亿元,增长4.3%。具体分析,2022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主要有以下五方面的特点。

一是进出口韧性强、规模大。2022年,我国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40万亿元人民币关口,在2021年高基数基础上继续保持了稳定增长,规模再创历史新高,连续6年保持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国地位。分季度看,一、二季度进出口总值分别超过9万亿元和10万亿元,三季度进出口总值增长至11.3万亿元,这是季度规模的新高点,四季度进出口总值继续保持11万亿元的水平。

二是贸易伙伴结构优、增势好。2022年,我国对东盟、欧盟、美国分别进出口6.52万亿元、5.65万亿元和5.05万亿元,分别增长15%、5.6%和3.7%。同期,我国对“一带一路”合作伙伴进出口增长19.4%,占我国外贸总值的32.9%,提升3.2个百分点;对RCEP其他成员进出口增长7.5%。

三是一般贸易增长快、比重升。2022年,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26.81万亿元,增长11.5%,占进出口总值的63.7%,提升2.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5.25万亿元,增长15.4%;进口11.56万亿元,增长6.7%。同期,加工贸易进出口8.45万亿元,占进出口总值的20.1%。

四是外贸主体数量增、活力强。2022年,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59.8万家,增加5.6%。其中,民营企业51万家,增加7%,进出口21.4万亿元,增长12.9%,占进出口总值的50.9%,提升2.3个百分点。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3.82万亿元,国有企业进出口6.77万亿元,分别占进出口总值的32.9%和16.1%。

五是主要产品供需稳、优势足。2022年,我国机电产品进出口20.66万亿元,增长2.5%,占进出口总值的49.1%。其中,太阳能电池、锂电池和汽车出口分别增长67.8%、86.7%和82.2%。同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4.28万亿元,增长8.9%,占出口总值的17.9%。其中,箱包、鞋和玩具出口分别增长32.6%、24.4%和9.1%。此外,原油、天然气和煤炭等能源产品合计进口3.19万亿元,增长40.9%,占进口总值的17.6%;农产品进口1.57万亿元,增长10.8%,占进口总值的8.7%。

大势所趋之下,跨境电商物流模式不断创新,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充分发挥跨境电商作用,支持建设一批海外仓。2022年4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综合保税区管理办法》明确,支持融资租赁、跨境电商、期货保税交割等新业态、新模式入区发展。跨境电商等新业态突破时空限制、减少贸易的中间环节,成为外贸发展的新抓手。 5ArP60gz0q97HkwDbw/fwVelRhFhHNAMRbaWslgdtCMAwDGXZDlJNEqiLXOiMw1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